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53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江苏镇江发现一件西汉时期的陶制古瑟
相关描述:   镇江梦溪博物馆馆长李崇安展示古瑟。王致同 摄 陶制古瑟。王致同 摄   一件西汉时期的陶制古瑟2月7日在江苏镇江梦溪博物馆亮相。据业内人士介绍,像这样历史久远,并且用民间制陶工艺做出的古瑟,在收藏界极其少见。   记者现场看到,古瑟保存十分完整,由陶土烧制而成,专业称之红...
从文献角度探讨曹操墓真伪 陪葬金玺或成铁证
相关描述:  河南安阳发现曹操的陵墓一事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在河南生活了半个世纪,又长期从事古典文献和建安文学教学及研究工作,听到曹操墓被发现的消息自然喜出望外。不过,感情倾向毕竟与学术研究的理性是两码事。有时,出土的文物必须与传世文献相印证才能得出比较符合事实的结论,这就是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
形具神生 大象无形——周鹏生山水雕塑释读
相关描述:  我与周鹏生君相识较早,大概近十年了。那时,我在文化部的一家杂志主持编辑工作,就曾编发过记者采写他的稿件。因他的作品不是俗流,为人也极为厚道,所以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近年来,我与他又有了多次交往,故自认为相知较深。   周鹏生君是湖南宁远人,湖南省雕塑院雕塑家,虽年近花甲,却精力充沛...
“抄底”雕塑收藏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的调整趋势随着秋拍的逼近逐渐清晰起来,不少投资者开始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将注意力集中到目前暂时还不为人们重视和热捧的雕塑领域。   由于担心当代艺术调整压力加大,喜欢买油画的vicky已经近半年没有在市场上购买油画了,上周去逛上海2008艺博会,她对油画也是只看不买。"我现在...
上海嘉泰:清康熙施釉彩山水高身方鐘壶
相关描述:  尺寸:长21.5cm 宽11cm 高20cm   说明:器形成方钟形,敛口短颈,直腹微侈,四方式盖,弧形钮,扁环状把,管状流,器表施釉彩绘山水。   同器形参南京博物院“炉钧釉高身方钟壶”“方形无釉高身方钟壶”“蓝釉博古高身方钟壶”。   清康熙时华凤翔为制高身方钟壶...
墙内开花墙外香 雕塑收藏正当时
相关描述:  雕塑起源于礼教,尊鬼神,敬天地,雕塑的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其立体感、唯美性使得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在陶器、青铜器以及玉器等艺术品在收藏界占主流地位的情形下,雕塑因其社会价值预期较低,而常常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   直到近几年,随着西风东渐,雕塑也“墙内开花墙外香”,...
晚清民国时期“鉴藏大家”罗振玉
相关描述:  晚清民国时候的收藏家们总有些类似,多半是鉴与藏并重。大概是因为当时玩得起收藏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仕途出身,饱读诗书,“文化水儿”比较足。罗振玉,就是典型的鉴藏大家,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还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而现在,我们提到罗振玉,首先想到的反...
鉴与藏并重
相关描述:  晚清民国时候的收藏家们总有些类似,多半是鉴与藏并重。大概是因为当时玩得起收藏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仕途出身,饱读诗书,“文化水儿”比较足。罗振玉,就是典型的鉴藏大家,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还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而现在,我们提到罗振玉,首先想到的反...
江宁大墓申报十大发现
相关描述:  本报曾连续报道的南京江宁区上坊镇大型孙吴墓,自去年8月结束抢救性发掘工作之后,后期工作全部结束。昨日,南京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王志高向记者详尽地介绍了整个考古发掘的全过程。王主任还透露,此项考古发掘正在申报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墓室结构复杂 为六朝墓葬之最   ...
中国最早的“三彩”:釉陶汉三彩
相关描述:  在中国“三彩”家族中,尤以“唐三彩”釉陶艺术最有代表性,它以其富丽堂皇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艺术为世人赞叹。但中国最早的“三彩”釉陶雏形诞生于汉代,它是在制作低温铅釉陶器技术广泛运用并不断成熟基础上,从单色釉品种演化创新出来的。   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就已掌握了铅釉陶的烧制技术,制作...
收藏不仅是为赚钱
相关描述:  一个酷爱收藏的人,内心的承载一定与常人不一样。他除了对别人不感兴趣的十分投入外,对爱不释手的东西搞不清真假、吃不准优劣却又必须做出抉择时,内心受折磨受煎熬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说,酷爱收藏的人,心累。   琳琅满目的藏品往往真真假假、鱼龙混杂,而寻宝人难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
教你一招:银釉可作鉴定依据
相关描述:  汉唐时期的有些铅釉陶上会生成一种银白色的沉积物,并多产生于绿色的釉陶上,过去古玩行中称之为“银釉”,带银釉的陶器比普通釉陶价钱要贵出很多。那么,银釉能否作为鉴定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人以铅配入釉中再经低温烧制,因铅釉陶有毒性,古代多用于制作陪葬明器,其化学稳定性差,入土后长期受地下水...
引人入胜的尤侃款大型犀角杯
相关描述:  图一:清初 岳阳大观图犀角杯 尺寸:长X宽X高  15.2X9.8X11cm   自古以来国人认为犀牛这种庞然大物的精粹在于其角,犀角之所以被雕刻成精美的容器,除了因为原料罕少外,更有辟邪镇凶护平安等作用。人们早就将犀角视为“物之珍”、“国之宝”。为求美观,犀角容器的表面多施以雕...
华辰春拍瓷器玉器杂项专场综述
相关描述:  200余件拍品置于华辰春拍瓷器、玉器、杂项专场,数量确实不多,但是如果将200余件买家能如数家珍的名品置于一个专场中,由其悉数归主,这似乎也才是春季大拍该有的风范。华辰在2005年的春拍中,正是如此体现的。   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
银釉可作鉴定依据
相关描述:  汉唐时期的有些铅釉陶上会生成一种银白色的沉积物,并多产生于绿色的釉陶上,过去古玩行中称之为“银釉”,带银釉的陶器比普通釉陶价钱要贵出很多。那么,银釉能否作为鉴定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人以铅配入釉中再经低温烧制,因铅釉陶有毒性,古代多用于制作陪葬明器,其化学稳定性差,入土后长期受地下水...
釉面显微观察法在越窑古瓷鉴定上的应用
相关描述:  古陶瓷鉴定以传统的眼学法为最基本的鉴定手段,始终在文博、古玩、拍卖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肯定地说,不管科学如何发达,也不管是明天或是更远的将来,眼学法仍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手段且无可替代。前辈们凭肉眼、凭经验来为器物断代以及判定器物的真伪,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他们的努力,一个坚实的技...
青铜器发展史简介
相关描述: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
南京举办《历史雕塑文物展》
相关描述: 国庆期间,一组罕见的五代殉葬俑在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历代雕塑文物展》上首次亮相,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眼球。昨日,该组瓷俑的收藏者池澄先生向记者细细介绍了他的这套心爱之物。   夫子庙卖主后悔8年   此次雕塑文物展上的全部展品都是池澄先生历年收藏的陶瓷精品。13件五代殉葬...
精致的春秋云纹陶环
相关描述:     这件小陶环白陶质,生坑,完整。外径3.9厘米,内径1.5厘米,好径1.2厘米,厚0.4厘米,内外沿微凸边廓。两面均满饰卷云纹,总体光滑,偶见小砂孔。   据《尔雅·释器》说:“好肉若一谓之环。”,《说文》释环为“璧属也。”环在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及广...
首页< 上一页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