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1秒
所有结果61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沈周王原祁珍贵原作入藏上博
相关描述:原标题: 翁同龢后人所捐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入藏上博,年内展出张熠 /文1月24日下午,翁同龢后人翁以钧携夫人柳至善代表翁万戈先生将两件翁氏家族重要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两件重要家藏分别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图轴》。捐...
【雅昌快讯】翁同龢后人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沈周”和“王原祁”
相关描述:捐赠仪式现场2019年1月24日下午,翁同龢后人翁以钧先生携夫人柳至善女士代表翁万戈先生将两件翁氏家族重要家藏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分别为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画巨轴》。翁万戈是清代翁同龢的五世孙,本人是一位中国书画收藏家、鉴赏家。翁氏家藏的核心部分由其...
翁同龢后人捐赠两幅珍贵明清书画已运抵国内
相关描述:​记者日前从上海博物馆获悉,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的第五世孙翁万戈向该馆捐赠了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画巨轴》。目前两幅画作已运抵国内,初定本月24日在上海举办交接仪式。据翁万戈的侄子翁以钧透露,这次捐给上海博物馆的两幅画作,算是翁万戈的最后一次捐...
意是写意花鸟画的灵魂
相关描述:写意花鸟画,顾名思义首先是要有好的“意”,从欣赏的角度去看,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感染人,来源于作品本身的内在美,而这种内在美是通过形式美表达出来的,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画家在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真实体验中获得的“意”。这种意能与欣赏者产生共鸣,打动你的心。然而“意”的表达总是要借助于形。“...
写意花鸟画的欣赏
相关描述:随着书画市场的日益兴起,繁荣,各行各业关注书画事业的人越来越多,收藏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对书画艺术品的欣赏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画简称“国画”,又称宣画,是利用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等工具,通过诗书画印四个部分有机组成的艺术品,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按技法分类可以分为写意、工笔、没骨;按照题材分类...
高居翰与止园
相关描述:止园模型​近日,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来自美国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止园系列研究展开研讨交流,还原了从《止园图册》到止园模型建立的中美学者友好合作的历程。《止园图...
江寒汀《红雀新篁图》赏析
相关描述:红雀新篁图(国画) 100×44厘米 1936年 江寒汀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16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28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年流寓上海,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江寒汀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著名的...
文人画传统与匠画传统的互动——马麟与“宋元之变”艺术史分析(一)
相关描述: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关键时期,王国维在其《宋代之金石学》中不无感慨地写道:“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①而有宋一代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议题。研究宋代绘画艺术者,往往喜欢以所谓“宋元之变”作为研讨主题。数百年来,关于这一主题不乏精彩之论...
明代《稻蟹图》
相关描述:​“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诗歌创作应情志并重,既要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同诗歌一样,中国传统画论也有类似观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十分强调绘画的社会教育功能,认为绘画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
【雅昌快讯】高居翰与止园的温暖故事——中美园林文化交流会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12月8日,“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主办,对止园和高居翰的故事进行了回顾,对止园发现与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对止园作为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地位进行了肯定,并讲述了止园模型制作历程。研讨会现场...
明代画家沈贞《秋林观瀑图》轴
相关描述:​沈贞(1400—1482),一名贞吉,号南斋、陶然道人,长洲(今苏州)人。明代中叶画家,“吴门画派”领军人物沈周的伯父;善画山水、人物,山水取法五代画家董源,善作景色富丽的着色山水,用笔细密沉着,画风清新秀润,略具烟林清旷、平淡天真的意趣。图为沈贞早年所绘的一幅《秋林观瀑图》轴,纵143...
预告丨“高居翰与止园:中美园林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相关描述:  浩浩中华,名园万千,南秀北广,古秀今妍。然而多少美轮美奂的历史名园湮灭于时间的洪流中,为了再现和展示中国古代园林的风采,中国园林博物馆策划组织了“消失的历史名园”课题研究,常州止园作为明代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成为了研究系列的首篇佳作。张宏《止园图册》“止园全景图”...
明代画家眼中的“天地山水”
相关描述:​《华山图册》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之多样、画法之新变,超过了宋元两代,更为明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开辟了新道路。无怪乎人们都说,看中国山水画就要看明代!1、《华山图册》明 王履 纸本设色 纵34.6厘米 横50.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藏王履(1332—?),字安道...
中国山水画与英国风景画的空间对照
相关描述: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文化和艺术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中英两国同为文化大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都曾创造灿烂辉煌的艺术。中英两国有着共同的经历,在历史长河中,两国以各自独特的智慧和创造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次展览为观众展示了英国风景绘画跨越300年时间的发...
程大利 | 中国画离开世俗越远越好!
相关描述:  古人崇尚清奇、简静、淡雅的画风,追求笔墨的纯净与透明,就像其追求心性之高洁一样。有成就的画家的生命态度往往保持着一种低调。低调是一种境界。那是一种信仰:艺术与生命合一,艺术应该是生命的展开与完成,而不能成为换取世俗利益的手段。所以,真正的大家不仅是一位笔墨实践家,更是一位有人文关怀精神...
中国画的意境
相关描述:  画者用写“意”的方式将“境”移至纸上,成了画。赏者见画之境,或恬静,或愉悦,或伤感,或赏心悦目,或无动于衷。画者与赏者的共鸣是件极其难的事,如同伯牙、子期之遇,需要境的重合,重合多来源于审美的一致。   蔡元培说:“审美观念是随着修养而进步的,修养愈深,审美程度愈高。”艺术源于生活,...
春日里我思我想
相关描述: 邓肇成的小品   画中选录(宋)王安石诗意   飞来山上千寻路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月的广州,天气阴中间晴,时而春雨绵绵,时而春光明媚,我心自然随气候的起伏而起伏。岁月在四季中轮回,世间在变化中渐行渐进。   自古画者多愁善感...
凌云志——李亚画鹰作品欣赏
相关描述:   李亚,1977年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鹤庐。先后毕业于河北正定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国画主攻花鸟、人物,书法擅长篆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兼助教、河北省中国画研...
【雅昌带你看展览】如何用一个展览解密中国传统山水画?
相关描述:相对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似乎更难让人“看懂”,欣赏也不知从何下手。 内行人对着一幅山水画不断砸舌,口中不断蹦出诸如“气韵生动”“笔精墨妙”“意境幽远”之类的词汇,外行人仍是一脸懵,抓耳挠腮,睁大眼睛使劲看仍看不出个所以然。 看不懂怎么办?也许是因为对它所知太少。不妨曲线救国,绕到画面...
黃今·画画·说说(五)
相关描述:  历代大画家都将读书当做绘画的第一要素。明代画家王绂说:要腹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张大千说要去俗气,除野气,有逸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还是读书。陸严少说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读书,是画家具备综合素养的最好途径。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