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21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邵彦:绘画史(书画史)为什么难学?
相关描述:  2014年2月14日,高居翰(James Francis Cahill,1926-2014)教授以87岁高龄(按中国算法,虚岁八十九)逝世于美国加州柏克利小城的家中。这位学者的离世无疑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个时代,绘画史是美国的中国美术史学科中最活跃、最灿烂的部分,绘画史学者也被视...
郝量“潇湘八景”:对中国传统山水秩序的图像回应
相关描述:  绢本重彩、古意盎然、荒诞诡谲,80后年轻艺术家郝量以此标榜着自己在当代中国画界的风格和形象。初识郝量绘画,强烈的重彩设色会给人留下第一观感,颇似唐宋之际的青绿山水格调,他也把古画对于山水万物的精巧转述到位,远而观之,有一种在当下创作古代绘画的距离感。他也确实是以古为师的,画面充满诸多中...
【雅昌专稿】80后藏家朱斌峰:我为什么要推广古书画修复?
相关描述: 朱斌峰(右)   台湾知名藏家姚谦收过一张陈进(台湾女艺术家)的画,修复过程中常和朱斌峰互动。作为一位80后藏家,朱斌峰近年沉浸在中国书画用纸的研究中,并逐渐对藏品保存问题有所触动,他不仅自己建造了一座宣纸厂,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考察了亚洲、北美、欧洲几乎所有顶尖保存科学的院校和博物馆...
嘉德2016年秋拍推出北宋曾纡《过访帖》
相关描述:  曾纡,文豪曾巩之姪。曾纡的父亲曾布是王安石等新党中人物,曾当过宰相,权倾一时,曾纡善书,同时汪藻说他“篆隶行草,沉着痛快,得古人用笔意。江南大榜、丰碑率公为之。”此件《过访帖》北宋纸本,行草书十行,为曾纡存世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   曾纡(1073-1135) 过访帖 镜心 水墨...
简谈海外书画鉴定家 李霖灿、方闻、傅申
相关描述:  在致力于中国古书画鉴定研究的专家里,还包括一批华裔书画鉴定家,他们较早地接触并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研究方法和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古书画鉴定研究中,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李霖灿(中国台湾)、方闻(美国)、傅申(美国)等人。与谢稚柳一样,李霖灿也是画家出身,...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
相关描述:  作者简介   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海内外著名的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学者。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等职务。195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艺术与考古方向的博士培养项...
方闻:艺术即历史
相关描述:  我们如何开始观看古代的中国绘画?一个答案是:我们以考古学的视角研究出土的文物,并以艺术史的视角,研究那些挂在博物馆展墙上的艺术作品。 方闻   中国与欧洲,拥有两个最古老的再现性绘画的传统,但他们各自遵循迥异的轨迹——对于涉及解释这两种图像系统的学术传统也是如此。在西方,经过考...
方闻|艺术即历史
相关描述:  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自序   我们如何开始观看古代的中国绘画?一个答案是:我们以考古学的视角研究出土的文物,并以艺术史的视角,研究那些挂在博物馆展墙上的艺术作品。   中国与欧洲,拥有两个最古老的再现性绘画的传统,但他们各自遵循迥异的轨迹——对于涉及解释这两种图像系统的学术传统...
尹吉男:古画鉴定学中的时代风格与标型——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之一
相关描述:  一、鉴赏与鉴定   按照考古学式的理解【1】,把留传至今的古代画迹还原到它们的创作时代及真实作者那里,这就是一种鉴定意识。有效的还原方法正是鉴定家彼此认同的鉴定方法。也就是说,鉴定学是以考古学式的理解为本义的。把一幅古画放置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坐标与空间坐标中正是鉴定的自身目的。我们先不...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一周(7.11-7.17)热点新闻排行TOP10
相关描述: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热点新闻点击排行,对于最hot的艺术新闻,小编加以整理与归纳,定能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2016.7.11-2016.7.17)的热点新闻吧!   1、中国山水画:在林泉与都市之间寻找转型...
【雅昌专访】于洋: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西学引入”与“本土演进”
相关描述: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最显著的一个变化,是受到西方现代学科方法的影响,出现了艺术史与文化史上传统派、革新派以及中西融合派等阵营之间的论争,这些现象与问题辐射至今,其实也是中国美术界一直都在面对的命题。对于中国美术史学而言,更是在百年的时间内,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
【雅昌快讯】香港佳士得春拍:钱维城《春暖回舟津门江国图》1108万港元成交 超估价7倍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5月30日上午10:30,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国古代书画”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共推出107件拍品。其中,清代钱维城《春暖回舟津门江国图》以1108万港元成交,超最低估价7倍之多(拍前估价:HKD1,500,000-2,000,000)。   Lot09...
“漂流的文明”专场模式引关注,专家鉴读中国古画
相关描述: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界艺术云图系列首展“漂流的文明”开启专场模式,于2月20日下午特别邀请了著名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连起先生,作为首场专场活动的主讲嘉宾。 图为主讲人王连起先生   专场模式,是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特别推出的看展新模式。它是一种针对预约主体的多...
《杭州记事》后记
相关描述:  黄宾虹有题画款:“唐画如缂丝,宋画黝黑如椎碑。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而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   学画之初,东西兼有,偏西画,所以我对笔墨不甚了了。进得美院,国画系让我辈“专业转弯”,意即去除西画光影造型和以方求圆造型的干扰。直追笔墨出结构,笔墨出造型。何为笔墨,...
茶究竟起源于何时 中国出土最早茶具为东汉烧造
相关描述: 清·钱慧安《烹茶洗砚图》   方健   关于茶的起源问题,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将茶道奉作“国粹”的日本认为茶乃佛祖释伽牟尼所“发明”,与此异曲同工的神农发明茶之说在我国广泛流传,迄今对此深信不疑者仍大有人在。正是这种虚妄的茶起源说使海内外的学者产生了困惑,也为多起源说起了推波助澜的...
心境随行——尚平君抽象艺术的心灵实践
相关描述:  世界的世俗化似乎莫可阻止,艺术也随之在现代艺术之后开始了社会学转向。但抽象艺术却是在寻求艺术不可见的幕后真理。两者交错而行,抽象艺术背时逆流而上。抽象艺术在此代表了基于艺术本体的精神高地,但它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却背离到一个实用、工具的庸俗社会学逻辑中。由此带来的抽象艺术困境成为当代...
【雅昌专栏】陈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台湾传统艺术的坚守与探索
相关描述: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逐渐被冷落、被忽视,但并未从此销声匿迹,尽管在主流之外,仍有一批画家坚守传统精神和绘画语言,在此基础上力求取得拓展。在21世纪初,随着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入,台湾水墨画创作也悄悄然恢复生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术创作中,仍有一部分作品值得...
石涛作品的鉴藏朱良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一(下)
相关描述: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   41.3cm×100.8cm 上海博物馆藏   在石涛作品的流传历史中,有不少人为石涛作品的鉴定贡献着他们的智慧。艺术家中,从乾嘉以来的何绍基、伊秉绶、戴熙,到近现代的任颐、吴昌硕、金城、张大千、黄君璧、陈半丁、唐云等,他们从石涛作品中获得创作滋养,又...
中国藏家要有国际视野
相关描述: 图为毕加索十九件银盘   上海佳士得不久前以940万元落槌的毕加索十九件银盘,据说是由中国藏家竞得。对于这套银盘的价值市场人士有不同看法,一时令不少买家对收藏西洋艺术品感到难以做出精准的判断。由此更凸显出目前我们艺术品市场需要“国际能见度”。   这套银盘是由毕加索构思、由弗朗索瓦...
石涛作品的鉴藏朱良志——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系列之一(下)
相关描述:   清 石涛 细雨虬松图   41.3cm×100.8cm 上海博物馆藏   在石涛作品的流传历史中,有不少人为石涛作品的鉴定贡献着他们的智慧。艺术家中,从乾嘉以来的何绍基、伊秉绶、戴熙,到近现代的任颐、吴昌硕、金城、张大千、黄君璧、陈半丁、唐云等,他们从石涛作品中获得创作滋养,又...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