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3秒
所有结果5426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以艺术家的视角重新定义建筑的“生成逻辑”
相关描述:本文来源:2025年6月24日《北京青年报》,作者系该报记者王勉。作为成就斐然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潘公凯中学时期就对建筑设计有兴趣。任职中国美院院长和中央美院院长两大美术学院院长期间,他作为甲方,主持实施了五轮校园建设,并深入到了设计与施工的无数技术细节之中。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他自学了...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 | 映射生命的起起伏伏,彰显大河的雄浑伟力
相关描述:在当代艺术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艺术学院院长,同时身兼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等诸多重要职务的解安宁教授,是一位独特且耀眼的存在。他身上既有质朴谦逊的气质,又散发着对艺术纯粹追求的光芒。凭借四十载如一日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深耕探索,他成为艺术界的杰出典...
沙迦艺术基金会宣布第 17 届沙迦双年展策展人
相关描述:Angela Harutyunyan (左) 及 Paula Nascimento。图片由沙迦艺术基金会提供。沙迦艺术基金会宣布,Angela Harutyunyan 与 Paula Nascimento 获委任为第 17 届沙迦双年展策展人,展览将于 2027 年 1 月开幕。  Har...
逝者 | 著名建筑理论家、策展人王明贤逝世 享年71岁
相关描述:王明贤据悉,著名建筑理论家、策展人王明贤,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5年6月25日20时与世长辞,享年71岁。王明贤,1954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是一位在建筑与艺术领域深耕多年、成就斐然的学者与艺术家。他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此后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一路奋进,曾任...
现场 | 沉浸“书山”宇宙,探索艺术边界:第二季北京城市图书馆“睿寻-表达”公共艺术展圆满落幕
相关描述:  当翻开书页的沙沙声与艺术装置的光影交织,知识与美学的奇妙共振正在发生!由首都图书馆主办、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担纲策划的第二季北京城市图书馆“睿寻—表达”公共艺术展,于2025年6月30日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艺术展自2024年12月27日启幕,为期六个月,汇聚王之纲、邓筱、史金淞、邱志杰、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 | 吴琼:《文艺复兴艺术史写作的艺术学问题》回顾
相关描述:讲座海报2025年5月23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在研究生院6408教室进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张冰教授主持。张冰主持吴琼以文艺复兴艺术史写作为切入点,指出传统艺术史叙事存...
2025傅榆翔最新更新版简历
相关描述:傅榆翔|Fu Yuxiang国际跨界艺术家|国际独立策展人|多元文化场域叙事者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Artist | Independent Curator | Narrator of Cultural Spatial Fields艺术家简介 | ...
从黄河平原到伦敦:莫伟的文化旅程
相关描述:在伦敦东区的一间独立展览空间内,观众穿梭在由纸板箱、旧家具、织物和装饰品构成的“家”的场景之中。这些物件不属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生活实录,却共同构建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临时居所”。展览名为《临时居所:过境中的记忆与情感》(Temporary Dwelling: Memories and Em...
被美术史忽略的艺术家
相关描述:文/徐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说起来非常惭愧,虽然我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但是我今天还是第一次站在罗贻先生的画前,整个展览的规模都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近现代100年的美术史,怎么说、怎么写都是那些大师,今天徐涟说的都是群星璀璨的那些很亮的星星。我们的方法上有一些问题,这些大师好像就是一...
诚实心态和情真意切的表达
相关描述:文/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贻是一位诚实的画家,他潜心绘画创作,虚心学习传统,研究绘画原理和规律,掌握绘画的造型语言,以自然为师,努力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内心的感受,用以和社会大众交流。他对艺术的这种态度鲜明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我看罗贻的画,第一个鲜明的感觉,是它们具有平实的品格。艺术语言...
雅昌专稿 | 薛松 超越过往生命认知的新状态
相关描述:文 | 裴刚  艺术家薛松进入耳顺之年,进入更加自由的表达,渐渐从人们熟知的语言方式中跳脱出来,进入超越过往生命认知的新状态。艺术家 薛松  2025年薛松创作的“法自然系列”中,是疫情后薛峰用手机拍摄自然中的微观世界,从观看屏幕的视觉体验,微观的自然做了数字编辑,并利用数字化图像形成绘画...
王玉良:吴冠中先生敢于说“不”
相关描述:​韩朝、孙婧渝采访王玉良先生留影受访人:王玉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庞薰琹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采访人:韩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负责人)文字整理:孙婧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韩:作为吴冠中先生的学生,您对吴先生比较了解,您如何看待吴先生的艺...
对当代焦墨艺术的实践与思考:邵璞在邵阳、隆回、常宁、花瑶、武冈与湖南焦墨作者的对话
相关描述:诗人、焦墨画家邵璞2025年4月在邵阳首站焦墨艺术讲座现场邵璞本次关于中国当代焦墨继承探索中重要问题的讲座,从邵阳市开篇,跨两个月时间,持续至常宁、隆回、花瑶等地,反映出焦墨艺术发展和队伍的壮大,反映出各地焦墨艺术作者对焦墨艺术交流的需要。湖南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邵阳市美协焦墨艺术学会邵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 | 牛宏宝:《符号学的图像学:问题与理论路径》回顾
相关描述:讲座海报2025年5月9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在研究生院6408教室进行。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宏宝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张冰主持。张冰主持牛宏宝的图像学研究,与当下所言的视觉文...
原乡图像中的游历经验与心灵抒情:彭常安绘画的视觉庇护机制与记忆拓扑学
相关描述:文 / 傅榆翔摘要:本文以彭常安近年来的系列油画作品为个案,置于全球化与流动性加剧的当代语境,探讨其如何通过“原乡图像”与“游历经验”构建“视觉庇护机制”,承载个体心灵抒情与文化记忆的存续机制。文章融合海德格尔“栖居”论、巴什拉“庇护所”理论、王国维“意境”说,并引入德里达档案学、皮埃尔·...
栅格间:王贝伊的媒介聆听
相关描述:在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下,文化身份的流动性与混杂性已成为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议题。艺术家王贝伊的创作实践正处于这一理论脉络的核心地带,其艺术语言植根于身份流动性的本体论思考,通过物质性媒介的碰撞与转换,构建起一套独特的文化符号转译系统。王贝伊,《符号性回音》,2025,铝板,43 × 156 ...
粉墨春秋·画时代——上海粉画40周年作品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隆重开幕
相关描述:2025年6月21日下午14:00,“粉墨春秋·画时代——上海粉画40周年作品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不仅是上海粉画艺术的一次盛大展示,更是通过一系列精彩活动,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艺术体验的盛宴。展览现场开启“画时代”艺术之旅开幕式于下午14:00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2...
雅昌现场|人生有限 求知无尽:“大道箴言”邵大箴先生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院举行
相关描述:6月21日,“大道箴言——邵大箴先生纪念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邵大箴先生的学界同仁、故交挚友和历届学生代表,邵大箴先生家属出席纪念会,以学术的方式共同追念这位卓越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深切缅怀邵大箴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风范。纪念会现场学问,学问,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思考和研...
对话 | 张小芮&高铭璐 雪泥鸿爪与摄影随行
相关描述:  在这个以速度和效率定义节奏的时代,我们试图与一位正在“慢下来”的艺术家展开一场深度对话。当城市景观的“残影”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艺术空间里被捕捉、暂存与呈现,高铭璐的艺术实践向我们揭示了一种漫步山林般的感知路径。她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转向纽约的帕森斯观念摄影,在2024...
牟群:从50后到00后的艺术家和批评家
相关描述:文/牟群/四川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今天的艺术生态,呈现多元化多年龄层的混合状态。所以,过去那种艺术批评方法,以线性和断代的方法來面对,肯定就是有问题的。出自人类普遍的弱点。人们.一般都是按自己这一代的经验来看问题。瞧不起其他代际的人。如50后瞧不起70后,60后不屑于50后,更瞧不起80后。...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