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3秒
所有结果296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谢晓泽:健康文化生态中的美术馆
相关描述:  自从我上大学以来,美术馆一直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真正开始学习西方现当代艺术,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北德克萨斯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读研究生时期。在离大学半个多小时车程的达拉斯美术馆,我第一次看到西方艺术史中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师原作。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在由具象走向...
2016年艺术理想国入围艺术家--杨华
相关描述: 时空演进系列 杨华  艺术家杨华   杨华   2002年-2005年 留学瑞士   2007年9月-2011年7月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新媒体艺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11年10月-2013年7月 德国基尔艺术学院,媒体艺术专业,师从于多媒体艺术家Arnold Dr...
“动力交叉——艺术乃感知行为”国际展中国站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该展览来自于2011 年美国Katy Martin 工作室立项的一个视觉艺术计划,经耶鲁大学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心推出.并开始结合第一个部分的两个摄影师开始全球巡展计划.首站美国,先在美国耶鲁大学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心展出, 然后在美国国家选片资料馆(Anthology fi...
“你看到的就是全部”李振华个展——表象与材料显现作品美感与深层含义
相关描述:  放置于地面及墙边的影像作品,大面积的红色墙面,似曾相识的花纹壁纸,没有展陈灯光的昏暗角落……一踏入展厅,似乎呈现的是一个尚未布展完毕的现场,墙壁上的一段话“我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我只想做一些艺术品。”似乎预示着李振华这位知名策展人个人展览的与众不同。   2016年3月17日李振华个...
“看得见的声音”艺术公益项目:用艺术叩响无声世界
相关描述:  从2015年的9月的第一次去到上海市第四聋校就被深深感动。墙上贴满的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美术作品,校长叫得出全校68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姓名,老师们关心每个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们的去向,每个孩子见到到访客人都会十分礼貌的打招呼……   在这里每个老师都温柔的跟他们示意,耐心的用手语和他们交流...
Art Central载誉归来
相关描述: 首届Art Central(中心艺术博览会)于2015年亮相时,已吸引了 30,000名世界各地以及本港收藏家、买家及艺术爱好者入场参观,新一届Art Central将于本月23至26日开幕夜预览:载誉归来,并从20个国家当中挑选了逾100家艺廊参展, 其中7成艺廊来自23个亚洲城市。A...
“对蛙行动”沈丕基独立艺术项目
相关描述:  2015沈丕基《对蛙行动》   这是一个独立与长期的艺术项目,艺术家沈丕基通过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城中村院子里,与蛙“对话”,建立起一个独立思考与实验创造的艺术态度,利用传统古琴与新媒体艺术,与自然界青蛙长期交流的形式,再现自己的艺术形态与生活态度。通过这个行为,反思了现代生活与魏晋...
新加坡中间艺术节:将城市化为艺术“实验室”
相关描述:  2月26日至3月1日,“中间艺术节:艺术与字节”在新加坡举行。作为新加坡第一个数字艺术节,中间艺术节希望通过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改变现有的文化类型,并通过互动活动将城市转化为艺术“实验室”和表演场所,从而鼓励数字艺术与互动艺术的创作。   数字艺术是指运用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程序等手段对图片...
余德耀美术馆发声 两个“雨屋” 孰是“李逵”或“李鬼”?
相关描述: 雨屋(Rain Room)的创作团队 英国艺术团体“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   在2016年2月29日16点26分,余德耀美术馆在官方公众平台发出关于“雨屋(Rain Room)”的版权声明后,一度使人们对3月1日“伦敦雨屋”席卷成都的原创性引发疑问。“...
别让艺术变成狗皮膏药
相关描述:  “莫奈四月来蓉”的热潮还未散去,“雨屋”又让成都热爱艺术的人们激动了起来。“一大波雨屋成都站门票等你来拿”近日刷爆朋友圈,称这个“下着雨不会淋湿任何人”的超大体量艺术装置将登陆成都,让观众体验“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   消息一出“群”情振奋,艺术圈人士却很是纳闷:“雨...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一周(2.22-2.28)新闻排行TOP10
相关描述: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热点新闻点击排行,对于最hot的艺术新闻,小编加以整理与归纳,定能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2016.2.22-2016.2.28)的热点新闻吧!   1、从古画中看古人们如何“闹”元宵  ...
新媒体时代 造型艺术会终结吗
相关描述:  上大美院学生作品   旧岁新年交替之时,各大美术机构的年度展也纷纷开幕,展览一年来的创作和研究成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的《媒性的造型——2015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将于3月25日至4月28日亮相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题目中就充满了“学院派”的意味。何谓“媒性”,什么是“造型”,院...
新媒体时代,造型艺术会终结吗?
相关描述: 上大美院雕塑系教师的作品   旧岁新年交替之时,各大美术机构的年度展也纷纷开幕,展览一年来的创作和研究成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的《媒性的造型——2015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年度展》,将于3月25日至4月28日亮相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题目中就充满了“学院派”的意味。何谓“媒性”,什么是“造型...
2016艺考追踪:热点·难点·亮点
相关描述:  随着2016全国各省市艺术统考及部分院校校考的陆续开展,目前大部分考生已经历过各院校组织的第一轮考试。持续火热进行中的2016艺考都有哪些新亮点,考生专业水平如何?记者采访多个院校了解目前艺考的情况。   校考时间冲突,学生分身乏术   2月17日,考生小许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准备参加...
【雅昌专访】傅中望的“大木作”之变:从榫卯结构到观念形态
相关描述:   导言:曾经在画册上见到傅中望80年代末的榫卯木作,静默地立在草坪上,当时,傅中望不过30岁出头,我好奇为何一个充满热血的年轻人,看待事物会有与他的年龄不符的沉寂感。近三十年后,傅中望的新作却跳跃着纯真的色彩,以自由的形态脱离了傅中望的榫卯标签,又仍然以一致的美学观念与之前的作品相互呼...
【雅昌快讯】郑达“高•低科技艺术”拉开“Artist Forum未来的一个线索”论坛帷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2月21日晚,郑达以“高·低科技艺术”为主题拉开“Artist Forum未来的一个线索”论坛帷幕。肖般若、马浩然、严支胜、马少林、蔡应、李创、吴青、敖芳、高尚等青年艺术家以及郑达工作室团队参加了本次论坛,从事艺术批评的任建军、音乐制作人谭卫涛、艺术媒体雅昌艺...
【雅昌专栏】顾丞峰: 装置的“泛化”与“日常化”
相关描述:  2000年后中国装置艺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其标志是此后的中国装置艺术出现了几个关键词:一是合法化,二是日常化,三是泛化。合法化的问题这里先不谈,装置的日常化与泛化的现象是本文描述的对象。  所谓“日常化”是指装置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严肃主题、观念化中走出,非观念化甚至与商业的某种...
【雅昌专栏】顾丞峰: 装置的“泛化”与“日常化”
相关描述:  2000年后中国装置艺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其标志是此后的中国装置艺术出现了几个关键词:一是合法化,二是日常化,三是泛化。合法化的问题这里先不谈,装置的日常化与泛化的现象是本文描述的对象。   所谓“日常化”是指装置作品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严肃主题、观念化中走出,非观念化甚至与商业的...
【雅昌专稿】当艺术邂逅科技 2016年新媒体艺术热潮到来?
相关描述:  【编者按】“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将重心放在外表和其所代表的含义,今天的艺术关心的是互动、转换和出现的过程。”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在《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一书中如是说。依靠科技的强大力量,借助互动性、综合性和强烈的现场感,“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与架上艺术、装置艺术...
【雅昌快讯】聚焦东南亚!海图带你看2016艺术登陆新加坡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王林娇)正如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在创办之初所指出的“WE ARE ASIA”,艺博会着重于关注亚洲艺术的发展,促进亚洲区域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进入到2016年,本届艺博会首次设立了“东南亚论坛”,更加明确的主题讨论和口号正在形成。   艺术登陆新加坡创办人及总监罗伦...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