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523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考古还在用洛阳铲挖挖挖哇?不,很多高科技已让考古“酷炫”起来
相关描述: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是在广袤无边的土地上,考古人员将洛阳铲从泥土中提起,仔细辨认着铲中的土质;还是在实验室中,戴着手套一丝不苟地拭去文物上的杂物?   “一把洛阳铲走天下”,这可能是中国早期考古人员的写照。殷墟等著名古城址,都是一铲一铲挖出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手...
欢迎迈入考古学之坑 尽管我已经跑了
相关描述:  你的大学专业很可能和未来工作没什么关系。文史哲类专业很难许给人土豪版未来,但也不会直接导致学生毕业以后啃老一生。   选择考古学的理由   第一节专业课的第一个提问是: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考古?   答案五花八门,有被调剂的,有喜欢文物的,有热爱探险的,有看了考古纪录片觉得实在太有趣...
全景式扫描古蜀文明的时代变迁
相关描述:   爬龙柱形青铜器  范立  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关于古蜀文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感叹古代蜀国茫然不可知,也就是说早在唐代,关于古蜀文化的记忆已经非常朦胧了。古蜀文化是怎么样的?7月19日至9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西城墙发掘工程完工
相关描述:  日前,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城墙发掘项目顺利通过了山东大学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验收,正式完工。   邾国故城遗址位于峄山镇纪王城村,面积约6平方公里。201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大学承担该城址为期十年的田野考古项目,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了大量陶器、铜器、钱币、印章等,遗存的年代多数属...
云南壁画学习交流团来陕历博壁画基地交流座谈
相关描述:  8月1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中心主任马波一行9人,组成云南古代壁画修复业务交流团,来陕历博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交流座谈,并洽谈合作方向。陕西省壁画保护基地常务副主任晏新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基地办公室副主任王佳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加。   王...
浙江:南宋临安城考古十年间取得系列成果
相关描述:  “双峰插云”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而在历史上,西湖南北高峰上还各有一座高塔。在11日开幕的2018年杭州文史论坛暨中国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唐俊杰介绍,继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发掘后,他们也有计划调查北高峰塔遗址。   2017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成都老官山汉墓发掘出织机,力证蜀锦的真实存在和锦官城称号的来历
相关描述: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中,似乎能窥得,千年前,一场春雨下的成都城是怎样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也能体会到杜甫当时面对这春夜雨景时闲适欢喜的心境。   成都,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杜甫诗中的锦官城。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四川古称“蜀国”、“蚕丛之国”,...
成都春熙路宋代就有商业街,江南馆街遗址还原唐宋春熙路商圈繁华
相关描述:  炎炎夏日,如果想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博物馆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正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   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解读...
成都考古界福将谢涛,与成都地下4500年的“一期一会”
相关描述:   一城一事,一期一会。   成都,几米深的地层内,埋藏着4500载岁月的更替。2000万人在这4500年的土层上居住、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他们每天脚踩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但是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几乎是天天跟这些土层打交道,他们研究这些土层中曾经发生过的变迁,从...
考古学家提议郑州设立“建城纪念日”
相关描述:  为商都郑州确定建城纪念日,全城市民一起为郑州“庆生”,你支持吗?8月10日,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主持人李伯谦回到家乡郑州,为听众分享了题为《郑州商城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的讲座。讲座中,李伯谦以家乡人的名义,提议“...
考古专家透露辽上京遗址五大新发现
相关描述:  正在内蒙古赤峰召开的“中世纪都城和草原丝路与契丹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向外界透露了辽上京遗址考古的五大新发现。   辽上京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玉”上的书法(上)
相关描述: 《侯马盟书》   上古时代的中国,陶文和甲骨文金文之外,能以最正规最严肃最慎重的方式施以书写镌刻者,是玉册,又曰玉版、玉片。在书法史上,我们习惯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竹木简牍之书,缣帛之书;纸张之书更是横贯两千年。反观这“玉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侯马盟书》出土...
让遗产“活”起来(文明之声)
相关描述: 城头山遗址博物馆外景。   在去年世界建筑节上,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的外围景观获得唯一世界景观奖。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古城池遗址之一。6000年前,城头山人种植水稻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里有全世界发现最早而且保存最完整的水稻田。设计者对考古遗址最小干预,用各种...
考古发现:约3700年前河西走廊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相关描述:     现在都知道河西走廊气候很干旱,但是河西走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干旱的?考古发掘的木本植物木炭显示,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在历时8年的发掘中,西城驿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木本植物...
木本植物木炭告诉你河西走廊何时开始变干旱
相关描述:   考古发现:距今约3700年河西走廊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现在都知道河西走廊气候很干旱,但是河西走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干旱的?考古发掘的木本植物木炭显示,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
考古发现:距今约3700年河西走廊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相关描述:  新华社兰州8月6日电(记者连振祥)现在都知道河西走廊气候很干旱,但是河西走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干旱的?考古发掘的木本植物木炭显示,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在历时8年的发掘中,西城驿遗...
河南栾川孙家洞“直立人儿童化石”研究公布新成果
相关描述:  新华社郑州8月6日电(记者桂娟)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栾川孙家洞发现“直立人儿童化石”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公布,为解读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提供新证据。   “初步推测,距今约73万-30万年的栾川直立人,可能已经具有接近或相似于现代人的生长发育模式和生活史特点,体现了栾川直立人的...
考古发现西北地区距今4000余年土坯建筑
相关描述:  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早的土坯建筑是什么时期的?考古发现,河西走廊西城驿文化时期的土坯建筑,距今4000余年,是西北地区所见土坯建筑年代最早者。   经过8个年度的发掘,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西城驿遗址考古工作有了重要收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   ...
考古发现:距今约3700年“河西走廊”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相关描述:  现在都知道河西走廊气候很干旱,但是河西走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干旱的?考古发掘的木本植物木炭显示,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信息。在历时8年的发掘中,西城驿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木本植物木炭。“这些...
稀世珍宝曾侯乙尊盘为何难复制
相关描述:   曾侯乙尊盘。(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由央视、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新视角、微表达、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国宝“活起来”,其中,我省4件文物亮相,稀世珍宝曾侯乙尊盘复制之谜,备受关注。   8月2日,湖北省博...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