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8秒
所有结果292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你知道博物馆为何都在今天闭馆么?
相关描述:  暑期到来,烈日炎炎之下,博物馆、科技馆等室内场馆就成为了大众重要的参观选项。而周一集体的闭馆休整,却让博物馆参观群众失望而归。博物馆该周一都闭馆吗?博物馆闭馆的时候都做什么呢?   溯源——周一闭馆由何而来?   据原中国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委员会...
“我的家在紫禁城” 一个不动用文物的展览
相关描述:   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同举办的“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出版主题展览,昨天在故宫景仁宫开幕。展览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以宣传故宫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宗旨,由展板、立体模型及多媒体影片构成。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游宫院”、“看宫殿”、“皇家树”和“动起来”。观众可以从...
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暑期引导青少年趣学满文
相关描述:  “妈妈是‘额涅’,爸爸是‘阿玛’,你好是‘西赛运’,再见是‘西尔嘛阿查克一’。”7月2日,5年级的小学生谢玉成有板有眼地说着刚刚学会的满语。   当日,清东陵景区暑期研学季启动暨天子课堂开课仪式在景陵举行。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教授给青少年们讲解了少年天子康熙皇帝读书学习情况和康熙皇...
台北故宫从日本美术馆借文物展览展台掉落摔坏
相关描述:   日本《朝日新闻》7月19日报道称,台湾“故宫博物馆”南院分馆(嘉义县)19日证实,一件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暂借的展品遭到损坏。   报道说,遭到损坏的古董是一件制作于江户时期1660年至1670年的磁盘“染付柳鸟文皿”,市场估价约为2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  ...
台北故宫从日本美术馆借文物展览 展台掉落摔坏了
相关描述:   [环球网报道]日本《朝日新闻》7月19日报道称,台湾“故宫博物馆”南院分馆(嘉义县)19日证实,一件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暂借的展品遭到损坏。   报道说,遭到损坏的古董是一件制作于江户时期1660年至1670年的磁盘“染付柳鸟文皿”,市场估价约为2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
圆明园公共考古的启示:共享这份刻骨铭心的历史
相关描述: 精美的粉彩瓷砖。张景华摄/光明图片   “这次我们在考古发掘中的意外收获是:在如园遗址发现了大面积过火证据。这更直观地唤起了公众的历史记忆。”提起圆明园考古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的张利芳博士首先想到的是考古对公众的意义。   开放式的考古   现场探查、布探方、发掘、...
【雅昌快讯】欢迎你来紫禁城 体会与故宫的“全接触”
相关描述: 我的家在紫禁城   暑假期间,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都纷纷来到北京,进入故宫博物院,可是文物总是只能看看,既不能摸更不能亲密接触。那么从今天开始,带着孩子参观故宫的家长们增加了一处必去之地——景仁宫。 卡通版的宫女招呼你:“欢迎您!welcome” 阿哥、格格、太监、...
张贵玲:巡展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相关描述: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罗马的国际会议上,主要是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布朗迪 ,在20世纪中叶提出预防性保护问题,目的是,通过对文物材质状态及文物所处环境,这两个影响文物稳定,相互作用的因素的研究,正确地掌握保存文物及与其相适应的周围环境。   文物的...
国家级专家学者赴渭南博物馆开展文物鉴定工作
相关描述:   为了进一步规划博物馆展藏展示,5月16日下午,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组成的文物鉴定小组赴渭南博物馆,对馆内藏品进行了鉴定工作。   专家组一行来到渭南博物馆,实地察看了馆内文物展览情况,详细了解了渭南博物馆在文物收藏、文物保护、展示展出、文化宣教、科学研究等方...
巡展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相关描述:  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0年罗马的国际会议上,主要是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布朗迪,在20世纪中叶提出预防性保护问题,目的是通过对文物材质状态及文物所处环境,这两个影响文物稳定、相互作用的因素的研究,正确地掌握保存文物及与其相适应的周围环境。文物的科学保护是指通过...
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刷新考古纪录
相关描述:   7月12日,在新郑市郑国三号车马坑发掘现场,经过5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已清理出了3辆车,随之出土的还有车上的青铜部件等装饰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车轮、车辕、车舆等,其中,一辆为大型安车(古代高级官员或贵族坐乘的马车),尽管在地下埋了2400多年,但经过考古人员的清理,两...
林梅村教授做客《历博讲坛》
相关描述:     7月11日下午,第34期《历博讲坛》邀请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讲述《西域都护府与汉代丝绸之路》,林梅村教授这些年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斐然。讲座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主持。博物馆职工、志愿者等200余人聆听讲座。   林梅村教授的讲座...
吉林省博物院藏清满族服饰 首次进京展出
相关描述:  7月5日,由中国园林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一袭衣衫 岁月流年——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这是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首次进京展出。   此次展览通过异彩纷呈的民服、官服和琳琅满目的佩饰、八旗甲胄四部分,为观众展示了吉林省博物院精选的100余件旗...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2017年度策展人学术交流项目报名通知
相关描述:  为进一步深化中法两国博物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博物馆展览学术研究水平,开拓博物馆专业人员国际视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将于2017年11月4日至12月3日(暂定),在法国、瑞士合作举办2017年度策展人学术交流项目。   一、项目背景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南宁地铁站变身博物馆:城市新型文化空间的塑造
相关描述:   最近,途经南宁地铁1号线民族广场站的市民会发现,整个地铁站焕然一新,古朴的青铜器与精美的瓷器元素,以及“一带一路”重要的广西历史文物元素装点其间,吸引市民驻足;“广西历史沿革”“广西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南宁交通发展历程”等生动的展示图表,让观众在地铁站厅里就能触摸历史;在地铁站台...
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展
相关描述:   日前,由镇江市文广新局主办,北京鲁迅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联合承办的“鲁迅的艺术世界”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在镇江博物馆书画展厅开展,展览展出了鲁迅先生收藏的版画、拓片、书信、文稿、绘画等展品共89件(套)。本次展览的展品均为鲁迅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原件。
“南海一号”文物首度“出海” 海上丝路珍品亮相汉堡
相关描述:   6月8日,“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8日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市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承办,...
90件唐代文物重回长安
相关描述:   携带着唐风唐韵,重新回到了大唐的原点。近日,西安市文物局、深圳市文物局等单位主办的“瞻礼大唐——‘一带一路’背后的器用展”,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幕。90件(组)唐代文物,展现出大唐风貌和生活百态。其中不少文物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据悉,这也是深圳文物机构所藏唐代器物首次系...
香港举办故宫养心殿文物展
相关描述:  “八代帝居——故宫养心殿文物展”29日起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届时将展出养心殿的陈设及皇室用器,呈现养心殿在清朝历史的地位和意义。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在展览开幕礼上致辞表示,养心殿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舞台,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辉煌盛世。养心殿内部摆设体现...
寓教于“博”:馆校如何开启“博悟之旅”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认知系列课程   编者按: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中引述了博物馆VR技术的材料,博物馆题材一度在教育领域引起关注。今年,博物馆题材再次受到高考命题人的“青睐”,北京语文卷试题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高达24分值,从而引发社会对博物馆与教育相结合的话题讨论。为此,本报特选取...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