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4秒
所有结果18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故宫学院(苏州)举办 《细针密缕——故宫纺织品类文物的修复保护》讲座
相关描述:12月15日,故宫学院(苏州)举办了“故宫讲坛走进苏州”系列讲座第39讲——《细针密缕——故宫纺织品类文物的修复保护》,邀请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陈杨担任主讲。陈杨,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200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工作期间修复、保护院藏纺织品文物百余...
【雅昌圆桌】“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成为文献展的模板
相关描述:  这十年里,最近三年是张晓刚展览活动比较密集的,尤其是2018年,有四个个展。其中 “@武汉2018·舞台:张晓刚2008-2018”和“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双展12月15日的同期开幕,以文献展和新原作展两个路径共同构成艺术家个案的完整呈现,又是互为印证的关系。这样的方式也是首开先...
兵马俑已在41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展出
相关描述:​兵马俑坑。(资料图) 张远 摄记者19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了解到,自1976年开始,秦兵马俑独立或参与展览,已在美国、法国、英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城市展出。兵马俑。(资料图) 张远 摄1979年以来,从代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秦俑以及秦陵埋藏,以其...
兵马俑已在41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展出
相关描述:记者19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了解到,自1976年开始,秦兵马俑独立或参与展览,已在美国、法国、英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个城市展出。1979年以来,从代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秦俑以及秦陵埋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气韵,在对外交流与文明互鉴中,发挥了应有的...
陕西省文物局召开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业务座谈会
相关描述:​      12月20日,“2018年度陕西省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业务座谈会”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省内15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单位代表和部分文物保护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由省博协文保专委会主任委员郭向东主持。      贾...
新昌164件(套)文物经修复重获新生 
相关描述:近日,新昌博物馆一批馆藏书画、碑拓等纸质文物经过专业修复和装裱已进行验收交接。本次修复的文物主要为清代、民国时期的书画、拓片,共164件(套)320幅,5件为珍贵文物。这批文物包括对联、屏条、横幅等多种形式,其中不乏名家之作,有《蒲华行书对联》、《吕爚行书卷》、《方雪坡墨梅图》、《董邦达山...
“对话:多一点AI”:两位亚洲艺术家用作品温暖冬季古镇
相关描述:12月22日,“W国际艺术营”本年度最后一个篇章——冬季营驻地展览“对话:多一点AI”在浦东新区新场镇海泉街46号“缶+文创体验空间”开幕。本届艺术营项目由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新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艺术浦东(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参与驻地的两名青年艺术家周乐和Moon...
陕历博毕智穷工之公众体验活动圆满结束
相关描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季特展”开展至今已近一年,今年最后一季展览“毕智穷工”——陶瓷修复展即将结束,为了能让公众更加了解陶瓷修复,感受陶瓷修复师的日常工作,该馆于12月15日举办了以陶瓷修复为主题的公众体验活动。      本次体验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取十位公众代表...
中国官方设文物保护“驿站”共述丝绸故事
相关描述:“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5日挂牌成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说,这是该馆设立的第四个工作站,今年还将在俄罗斯设站,工作站的设立让中国的丝绸纺织品保护和修复更全面,促进中国在丝绸之路上讲好丝绸故事,保护丝绸文物。汉唐时期遗存的大量纺织品是甘肃省...
【雅昌快讯】昆明世博园非遗研学基地——张衡传拓研学馆对外开放
相关描述:张衡传拓研学馆现场2018年12月8日,由昆明世博园联合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携手打造的非遗研学基地正式对外开放,整个研学基地场馆总面积近2400平方米,囊括了传拓、面塑、剪纸、风筝、船模、刺绣、扎染等多达十九个非遗体验项目,可谓文化荟萃、琳琅满目。其中,尤以张衡传拓技艺研学馆...
人民日报:文物保护,修旧如旧是关键
相关描述:近年来,《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的持续热播,以及以故宫为代表的博物馆推出的系列高品质展览,极大提升了公众对文物的热情,文物保护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固然可喜。不过,保护的想法有了,更须有好办法,实施文物保护,头脑发热不行,一哄而上也不可取。上世纪初,山西省大同市得胜堡村古长城周...
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相关描述:29日,2018年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在山东曲阜圆满落幕。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经过遴选,共有111名选手参加竞赛,最终经过紧张比试,每项竞赛有1位、3位、5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
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相关描述: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会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国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高校、民营企业等130家单位的288名文物...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参加 国际文物修护学会-故宫博物院 2018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关描述:2018年11月1日至2日,IIC - The Palace Museum 2018 Beijing Symposium(国际文物修护学会-故宫博物院2018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际文物修护学会(IIC)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121人参...
全国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湘结业
相关描述:11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2018年度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在湖南省永州市博物馆结业。培训班于10月16日开班,总计6周、254个课时,来自北京、天津、广东等全国22个省市区的22位文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
“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全国漆艺邀请展在湖北举行
相关描述:​图为展览现场观众在欣赏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的作品《红金斑犀皮漆菱花盒》。 记者 王学思/摄影11月24日,“荆楚问漆——中日韩漆艺对话”2018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漆艺邀请展在湖北荆州举行。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指导,荆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旅游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描述:  ​中国文化传网记者 刘修兵11月28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旅游协会在北京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旅游协会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旅游传播、数字化建设、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
修文物更要修“ 匠”心
相关描述:​中国古陶瓷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但保存至今完好无损的古瓷数量很少,无论是出土器还是传世品,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古陶瓷修复师就是拯救他们的“职业医生”。37岁的张浩是衡水市为数不多的古瓷器修复师之一,许多古瓷器在他手下起死回生。走进张浩的文物修复工作室,一...
国宝级文物修复师: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
相关描述: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以匠心对待文物“让千年织物重现往昔光华”(关注文物保护与利用·修复师)湖北荆州,波光流转、杨柳依依的三国公园之内,“藏”着一座风格古朴的建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虽然低调而安静,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国宝级文物都在此修复,业内颇有名气。专攻纺织品修复的陈绍慧就在中心工作...
洪武瓷碗 御窑遗珍
相关描述:​御窑,即古时专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因为是由官方负责管理,故对瓷器烧制的工艺要求相当严苛。自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个官窑——浮梁瓷局起,一直延续至明清,有“东方瓷都”美誉的景德镇,一直都是三代皇家御窑瓷厂所在地,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瓷窑工匠和烧制原料,“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