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4秒
所有结果185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北院区已经获批
相关描述:  2016年,创造了“故宫跑”的石渠宝笈特展迎来了17万观众,很多人慕名而来“围观”清明上河图。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10月,清明上河图将“动起来”进行世界巡展,动态展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此外,提出多年的故宫北院区也已经获批,...
拇指博物馆“中西医”为纸质文物“疗伤”
相关描述:  纸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最脆弱的文物之一。说到给纸“看病”,南京博物院也是业界翘楚。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被外界称作“文物三甲医院”。它成立于1960年,有数十间文物修复工作室和实验室,提供专业的诊断、治疗、预防一体化系统服务,是我国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近现代纸质文...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相关描述:  一部呈现故宫“文物医生”日常工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挑起了很多人对这一神秘职业的兴趣和向往。3月1日,全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   该学院在现有“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未来还将适时设立金属(...
中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成立
相关描述: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轴等,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画作,为何还能保存下来?除了源于一代代修复师的精心呵护,也源于科技进步让文物得到更科学的修复与保护。   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如何完美结合?国内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如何?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日前在深圳...
皇室收藏青铜器成传统 铜器收藏仍需观察
相关描述:  中国历史上,青铜器不仅是“重器”,而且还是“贵器”。在周代,作为礼器的青铜器也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甚至上达天子下至士大夫所用青铜器的数量和规格都有定制,如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超出即为僭越。正如考古学家所说,“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中国文保窘境令人忧:藏品腐蚀严重 保护人员奇缺
相关描述:   图说: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修复。来源:新华网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大国,然而眼下,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告急!3月1日上午,中国高校首家本科层次“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记者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获悉,几乎全国所有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古籍、书画...
78家博物馆(含文物所)获批文物保护方案 大量为预防性保护
相关描述:  国家文物局近日密集批复了各地博物馆呈报的文物保护及修复方案,大多为预防性保护方案。我们从这些批复函中获悉,这些方案大都获得国家文物局同意,各地文物局可以开始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相关的预防性保护工作。也有个别博物馆所报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文物局建议这些博物馆谨慎使用高锰酸钾清洗文物,修复...
故宫文物修复故事走进深圳盐田
相关描述: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漫长、繁杂的文物修复过程。2月25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修复师李筱楼,在深圳市盐田紫禁书院举办了一场文化沙龙,讲述故宫博物院对传统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该活动由盐田区委宣传部、盐田紫禁书院联合主办,深圳...
福建推动文物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描述:  2月23日,福建省文物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部署新形势下文物工作。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于伟国分别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尤权批示,要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保护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文物管理水平。深入挖掘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统筹推进文物的合...
上海成立专门学院培养“科班”文物修复师
相关描述:  旨在培养“科班出身”文物修复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3月1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揭牌成立。   2016年最火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纪东歌、李筱楼等技艺精湛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为大众所知。他们平实的慢生活状态打动了无数年轻人。   一堆碎瓷片、一件千疮百孔的古书画,经过名手的...
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卧佛启动原状整体修复
相关描述:  中新网重庆3月1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日从重庆大足区获悉,该区目前正式启动了对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卧佛的整体修复。预计整体修复完成时间在八年以上。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是一处大规模摩崖造像群。其中名为释迦牟尼涅槃图的佛像是...
中国文保窘境令人忧:保护人员年龄老化 后继无人
相关描述:  【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大国,然而眼下,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告急!今天(3月1日)上午,中国高校首家本科层次“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记者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获悉,几乎全国所有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古籍、书画修复工作都面临人员数量不足...
四川博物院邀你一起来“修文物”
相关描述:   3月4日晚7点至8点,已试点每周六延时开放的四川博物院,再度践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推出6大便民主题活动。届时,公众不仅可以有充足时间观展,还可以听专家鉴赏文物、看神秘的文物修复、并把精美文创产品带回家。   告诉你如何修文物   今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推动更...
博物馆运营已全面进入文创时代
相关描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文化产业,以IP(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泛娱乐布局正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6年,一系列政策法规密集出台,鼓励文博创意产业发展,对传统文化优质IP资源觊觎已久的互联网巨头们,在完成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的IP布局后,终于把触角伸到文博行业...
故宫186万件文物有百余专属医生
相关描述:  一部讲述故宫文物修复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修复背后还有什么故事?2月25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中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装裱修复师李筱楼现身深圳紫禁书院,揭秘“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那些事。   故宫藏有186万件(套)文物,其中有不少文物...
文物修复师职业相关标准编制项目进展顺利
相关描述:  2017年2月21日,由我院教育培训学院承担的《文物修复师职业相关标准》编制项目初稿讨论会在我院召开,国家文物局专家与培训处处长佟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汪万福、中国丝绸博物馆汪自强、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李永革、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付永海等参加了会...
专业链对应文化链 “活态”传承非遗
相关描述:  文化的传承源于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使命,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正是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非遗传承对接职教新路,主动担当,为保护中...
中国文物保护趋于预防性保护 督察效果良好
相关描述: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公布。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接受《中国文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设计布局了27个关系全局,其中文物保护工程12个,文物保护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   刘玉珠表示,“十三五”时期,文物保护要实现“...
我国将完成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
相关描述:   国家文物局官网日前发布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推动文物保护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角莅临深圳 讲述“文物医院”那些事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修复师李筱楼近日来到位于深圳盐田的紫禁书院,和听众畅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那些事。   宋纪蓉现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院刊》主编、《紫禁城》编委会委员,兼任故宫学院院长、故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