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18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陕西:新技术为文物修复揭开“神秘面纱”
相关描述:  新华社记者  杨一苗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一台3D打印机正在安静地工作,喷头下一个“迷你”版罗汉俑正渐渐成形。那些在时光的侵蚀之下,或斑驳或残缺的文物,如今由新技术手段的辅助,正恢复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这尊小小的3D打印罗汉俑不足5厘米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访英取得丰硕成果
相关描述:  7月23日-7月31日,应斯特灵大学、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和大英博物馆的邀请,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率团赴英国进行学术交流。交流期间,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斯特灵大学、苏格兰历史与环境公共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局、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和大英博物馆,参观了相关科学实验室、研究设施以及修复现场,了解了英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走进秦陵博物院
相关描述:  8月5日,《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在秦陵博物院举办以“跟着国宝去旅行——青少年走近国宝”为主题的直播活动。这是继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播出之后,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纪录频道推出的“青少年走近国宝”系列移动直播。直播第一站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聚焦国宝级文物——跪射俑和铜车马。...
单霁翔:改革开放四十年 奋斗着幸福着
相关描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
成都春熙路宋代就有商业街,江南馆街遗址还原唐宋春熙路商圈繁华
相关描述:  炎炎夏日,如果想寻找一处清凉之地,博物馆无疑是不错的选择。正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   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解读...
油漆刷佛像是对文化缺乏敬畏
相关描述:  近日有网友发布微博,晒出了四川安岳南宋时期佛像石刻修复前后的图片,质疑“现代社会竟有如此保护”,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吐槽:   “是带了一批幼儿园小友去彩绘了吗”“超市门前摇摇车即视感”“眼怀慈悲神态安静的神佛生生被画成了地主家的胖儿子”……   修复前后照片修复前后照片   对...
文物保护“正规军”不可缺位
相关描述:  一张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石刻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近日在网上流传。修复后,原本朴素的佛像被涂上了色彩鲜艳的涂料。此外,还有当地文物爱好者表示,四川广安金凤山上的石刻也曾遭到重绘。虽然,安岳县文物管理局回应称,造像于多年前由当地群众自发捐资重绘,其余造像未被重绘,至今仍保持原貌,广安文管所工作...
“面壁”敦煌62年 壁画修复专家望再续千年辉煌
相关描述: 在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伫立千年。   敦煌的石窟艺术已经流传千年,李云鹤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再续千年辉煌——   【劳模故事】“面壁”敦煌62年   85岁的敦煌研究院石窟壁画修复专家李云鹤先生,已经在莫高窟工作了62年。   面对“千年伤病”缠身的石窟壁画和塑像...
中国“文物医生”在吴哥
相关描述:  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热爱、从热爱到分别……金昭宇站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五层台看着夕阳染红天际,心情既激动、又不舍。   茶胶寺的台阶不知爬了多少回,茶胶寺的石头不知摸了多少遍。金昭宇说:“历时8年的茶胶寺保护修复8月底就要结项了,我们正在做结项前的收尾工作,今年就会移交给柬方。” ...
幕后 | 博物馆里的神秘职业——文物囊匣制作
相关描述:  文物囊匣,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陌生。它是为文物“量体裁衣”制作的外包装容器,以保证文物的存放、运输安全以及存放环境的稳定洁净。文物囊匣制作,或叫制盒,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手艺。在上博,有人专门负责文物囊匣制作,现有的两位制作人员不仅是师徒,还是父子。7月26日,记者敲开了正忙于制盒的...
荆州博物馆首次修复纸质的文物
相关描述:  7月12日,记者在荆州博物馆纸质文物修复室看到,两名文物修复师正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对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的书法作品进行多达10余道工序的修复。   荆州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负责人毛芳介绍,此前荆州博物馆重点对青铜器、漆木器和丝织品等文物进行修复,对纸质文物修复尚属首次。  ...
新技术为文物修复揭开了神秘面纱
相关描述: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一台3D打印机正在安静地工作,喷头下一个“迷你”版罗汉俑正渐渐成形。那些在时光的侵蚀之下,或斑驳或残缺文物,如今由新技术手段的辅助,正恢复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这尊小小的3D打印罗汉俑不足5厘米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展厅里的热门纪念品之一。展示室...
山顶重逢: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相关描述:  一部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神秘的故宫连同神秘的文物医院、文物医生,一起走入大众视野。在金艺桥艺术空间的日常工作中,我也更多了解到了文物修复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文物是有生命的,文物修复的意义就是使其重生。而人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
说说文物修复那些事
相关描述:     河南省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文物修复专家王琛在修复文物   修复师通过三维建模方法修复文物   修复师在修复字画文物   市民游客代表在陕历博文物修复室里体验“修复”字画   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暑期推出了“孰制匠之”文物修复特展,向公众展示了文物三维信...
历史文物修复,谨防弄巧成拙
相关描述:  那岩“为什么古桥会被修复成这样?真是让人看不懂。”近日,有网友向媒体反映,有着170多年历史的温州平阳鳌江福星桥今年年初遭人为损毁,如今修复后却由原先的五孔桥变成了四孔桥,怪模怪样的,介绍牌上还出现低级史实错误。(《新京报》)   点评:前不久,四川安岳石窟南宋佛像“毁容式修复”被媒...
民调显示公众文物保护观念升级
相关描述: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有着多重意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给青年学子一个跨文化的视角——2018夏伯特艺术史研修之旅(欧洲段)回顾
相关描述: 中欧师生在柏林博德博物馆讨论特展的策展方法   7月15日至29日,14位中国高校学生(同济大学6位、复旦大学4位、南京艺术学院4位)和14位欧洲高校学生(瑞士伯尔尼大学7位、德国汉堡大学7位)在Peter Schneemann教授(伯尔尼大学)、Uwe Fleckner教授(汉堡大...
文物犯罪案件频发 打击文物犯罪须多管齐下
相关描述:  近日,在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的合作下,经过数月艰苦侦办,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告破。千年历史的热水墓群,如今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近年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盗掘、江口沉银遗址遭盗掘等一系列文物犯罪案件频频引发广泛关注。珍贵文物本是属于全社会的瑰宝,却成为一群群盗墓分子发...
陕历博:“三维技术”为文物保护修复注入“新活力”
相关描述:  陕西省通过“三维扫描”和“三维建模”工艺,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和修复,为珍贵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尊佛像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修复师就可以得到这件文物的表面信息。而在一旁的3D打印机...
浓浓热爱难话别——中国“文物医生”在吴哥
相关描述:  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热爱、从热爱到分别……金昭宇站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五层台看着夕阳染红天际,心情既激动、又不舍。   茶胶寺的台阶不知爬了多少回,茶胶寺的石头不知摸了多少遍。金昭宇说:“八年的茶胶寺保护修复8月底就要结项了,我们正在做结项前的收尾工作,今年就会移交给柬方。”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