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17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形似船桨却不是桨,原来这是丧葬礼器“翣”
相关描述:  “我现在刷的是生漆,是为了把之前断裂的部分更好的粘接起来。”8月31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内,修复师陈福梅正对一件长2.08米的“桨形器”进行修复。黑底红漆,一端面上绘有卷云纹和勾连纹,这支形似船桨的木漆器静静的躺在工作台上,等待新生。   这件诞生于距今2200多...
说说文物修复那些事
相关描述:     河南省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文物修复专家王琛在修复文物   修复师通过三维建模方法修复文物   修复师在修复字画文物   市民游客代表在陕历博文物修复室里体验“修复”字画   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暑期推出了“孰制匠之”文物修复特展,向公众展示了文物三维信...
陕历博:“三维技术”为文物保护修复注入“新活力”
相关描述:  陕西省通过“三维扫描”和“三维建模”工艺,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和修复,为珍贵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尊佛像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修复师就可以得到这件文物的表面信息。而在一旁的3D打印机...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室火了
相关描述:  陕西历史博物馆今年暑期推出了《“孰制匠之”文物修复特展》,向公众展示了文物三维信息采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科技+文物修复”的新概念、新形式吸引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兴趣,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对文物修复工作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文物修复从后院搬到展厅放大公众关注度   陕西是我国...
陕西省博协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
相关描述:   为充分发挥专业平台和行业协会的引领指导作用,推动全省文物科技保护工作,5月13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在西安召开了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蔡理华,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长侯宁彬,副会长王炜林、李举纲、谭前学以及来自全省37家文博单位的近90名代表...
广美修复研究专家许炀: 应该会在全省推广文保知识下乡
相关描述: 油画作品修复前后对比 1月17日是腊月的第一天,广州美术学院教职工早已在两天前正式放了寒假,但文物保护与修复室的工作人员还在有条不絮地加班修复一批潮州木雕。工作室聚集了六位修复助手,助手多为广州美院的在读学生,主要负责木雕的状况调查和清洁环节,为后续的修复工作做前期准备。记者了解到,...
书画修复现状小议
相关描述:  书画文物修复是一门对专业、技术和经验都要求很高的学问。在一个修复项目的开展之初,首先需要对作品的材质、年份、画派、装裱方式等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复杂的修复项目,还需要对作品的微观构造、原有的修复状况加以检测,必要时还要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例如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来确定材料中微量元...
孔达达:书画修复现状小议
相关描述:  书画文物修复是一门对专业、技术和经验都要求很高的学问。在一个修复项目的开展之初,首先需要对作品的材质、年份、画派、装裱方式等进行分析。对于一些复杂的修复项目,还需要对作品的微观构造、原有的修复状况加以检测,必要时还要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例如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来确定材料中微量元...
中国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出木制双连耳杯
相关描述:   记者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获悉,在对青白江双元村墓地154号墓葬出土遗物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木制双连耳杯。根据已经公布的考古发掘资料,该器型的发现在中国尚属首次,十分珍贵。   “耳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种很常见的器物,在蜀地出土说...
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出木制双连耳杯
相关描述:  记者12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获悉,在对青白江双元村墓地154号墓葬出土遗物进行清理和修复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木制双连耳杯。根据已经公布的考古发掘资料,该器型的发现在中国尚属首次,十分珍贵。   “耳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种很常见的器物,在蜀地出土说明当...
“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3月29日上午,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广州美术学院校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劲堃,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王跃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生导师、工艺美术理论家杨坚平,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潮...
著名收藏家季崇建三本新著出版
相关描述:   著名收藏家季崇建的三本新著《收藏学论》《中国古代书法品鉴》《重读中国佛像雕刻史》,近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本著作将作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修讲堂系列读本,供学员们学习使用。   季崇建,笔名宗山,号虫斋,别署长乐居主、慎独斋主,筑室建业文房。曾任职于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
攒功夫,养“文心”,培养合格“文物医生”,国内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类专业学院这样做
相关描述:   一部呈现故宫“文物医生”日常工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很多人对这一神秘职业的兴趣和向往。去年3月,国内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类专业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成立,首年招生45人。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再推新举措:依靠海内外一流顶尖文物、博物馆和收藏方面的专家...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4月起推文修讲堂 在理解基础上修复文物
相关描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推出新举措:依靠海内外一流顶尖文物、博物馆和收藏方面的专家资源,今年4月起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推出文修讲堂。文修讲堂共分专家系列10讲、博物馆馆长系列10讲、收藏家系列10讲,并将出版文修讲堂系列读本,希望为培养优秀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传...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出版文修讲堂系列读本
相关描述:  季崇建所著《收藏学论》《重读中国佛像雕刻史》《中国古代书法品鉴》3种图书,近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上海首发,这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修讲堂系列读本的首批著作。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是中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类的专业学院,在建院一周年之际,从今年4月起推出文修...
中意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技术研讨会在渝开幕
相关描述:  本报讯  中意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技术研讨会于3月26日在重庆开幕,来自意大利和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就文物保护与修复进行探讨,共同提高两国文物保护水平。   意大利和中国都拥有大量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文物修复技术研究及项目实践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多年来,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
2500年前神秘符号助复原古蜀漆床 系现存最早漆床
相关描述:  2500年前神秘符号助复原古蜀漆床   该漆床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 神秘符号或助力破解古蜀文字   一张2.55米长的大床,床上绘制了各式各样的纹饰,顶上还有类似悬山式屋顶的顶盖,近日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内就摆着这样一张床。令人惊讶的是,这张漆床...
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与西北大学签约合作
相关描述:  本报讯  (驻陕西记者任学武)1月19日,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与西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丝绸之路博物馆、周秦汉唐考古与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文化产业孵化创新支撑平台等项目,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   据介绍,丝绸之路博物馆将以在建的咸阳博物院为平台,在突出秦代咸阳城遗址展示...
被“妙手回春”的天价名画
相关描述:   日前,达·芬奇遗失多年的画作《救世主》以4亿美元的价格落槌,刷新了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而这幅画在被修复以前,不得不隐匿多年。   事实上,任何一幅油画作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不可逆转的“生命衰竭”。在每幅流传至今的名画背后,几乎都蕴藏着油画修复师的“妙手回春”。   ...
陕历博受邀参加首届国际文化与遗产论坛
相关描述:  2017年11月29日至30日,由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首届国际文化与遗产论坛暨海上丝路文明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西安召开。陕西历史博物馆受邀参加本届论坛,与各方专家一起交流学习,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议题。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意大利高等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院Barbara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