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59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喻军:陶渊明的“逆袭”
相关描述:六朝文人中,陶渊明是首屈一指的大家。他的门庭不低,其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曾为武昌太守,也属地方大员;但到他父亲陶逸这一辈家道即告中落,所谓“淡焉虚止,寄迹风云”(陶诗《命子》),甚至家族中出现了厮斗分裂的败家之相,以至于彼此不相往来。好在他“委怀在琴书”“游好在六...
南京青年美术赋
相关描述:  中华名城之列,南京独具特色。金陵、秣陵、建康、建邺,此城古称也。始皇忌惮疏王气,易名秣陵开秦淮。龙蟠虎踞诸葛言,石头城建仲谋功。东吴东晋发其端,宋齐梁陈承其源,南唐大明接其脉,天国民国顺其流。沧桑大地百转沉浮,悠悠历史几多变迁。华夏正朔数次护传,天下文枢广被教化。南北思想汇聚糅合,中西...
艺盘入驻丨王贵华:用笔墨诠释生命
相关描述:  1.艺术家简介  王贵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九三中央画院副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山水画导师  北京水墨行动组委员会副主任  九三河北省画院副院长  中国画艺术创作院主讲导师  2.艺术评论满壁江山作卧游山水间的歌者——王贵华山水画赏析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
通今古之变,判雅俗之别
相关描述:在今天的中国绘画界,相当普遍有一种“时代论”的思维方式。就是说,到了现代、当代,绘画应当有一个新发展、新面貌,应当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时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维方式。追根溯源,“时代崇拜”来自两百多年前产生于西方的“进步论”。而新之崇拜,是一种革命、革新、决裂、破旧...
笔墨之外的再思考
相关描述:秋林远眺(国画) 清  任伯年​中国当代学者常把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认识观而倍加推崇,并认为这是一种中国艺术精神的再现,有着不可缺失的文化意义。诚然,笔墨表现的特性造就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貌,树立了经典艺术的丰碑,形成了千年沿袭的拥有广大受众的文化气场,但细品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后会...
笔墨之外的思考
相关描述:   中国当代学者常把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重要的认识观而倍加推崇,并认为这是一种中国艺术精神的再现,有着不可缺失的文化意义。诚然,笔墨表现的特性造就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貌,树立了经典艺术的丰碑,形成了千年沿袭的拥有广大受众的文化气场,但细品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后会发现,中国画从表现到内蕴...
刘正成|圈外没有人表扬,圈内又没有人批评,这个艺术的发展是我们要感到忧虑的
相关描述: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社会大众对书法的批评 ——在《传统与创新十人谈》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8.10.11) 刘正成     1、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社会大众对书法的批评   现在任何风格的著名书法家,不管多大的官,只要上到今日头条上去,一片骂声,很少有人表扬书法家的,这是一个普遍...
缶庐老人一生的艺术之交
相关描述: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节,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展览,丹青溢彩,翰墨飘香,金石流芳,颇有历史情怀。   一个人,归道山已有九十一年了,人们依然缅怀着他。一个人与他的一群朋友,远行已近一个世纪,但岁月还是惦念着他们。那么,这个人与他的一群朋友一定是“海内存知己...
现代性隐忧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相关描述:  从古今通变的意义上说,传统并不意味着亘古不变的过去,真正的传统应该鲜活地存活于当下,同时也孕育着未来。惟其如此,传统才会充满生机活力;而正因充满生机活力,传统才堪称伟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传承绵延、历久弥新,至今依然作为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文化砥柱。文化传统...
展讯·思接千载——2018天津·汤立·尹沧海大写意作品展
相关描述:“思接千载·2018·天津·汤立、尹沧海大写意作品展”开幕丨Opening2018.09.14 10:00展期丨Exhibition Date2018.09.14-09.23地址丨location天津美术馆三楼5、6展厅Tianjin Art Museum Third Floor Hall...
经典连环画不妨新演绎
相关描述: 石猴诞生(连环画) 张旺   中国连环画的历史并不是太长,我不认为可上溯到汉代《二桃杀三士》画像石、隋唐壁画及明清绣像,这些都只能说是一种艺术雏形,无需过度附会。一般认为,1895年5月5日,美国人布利特契尔在《奥尔德》杂志发表小淘气系列漫画,才是连环画这一画种的真正诞生。连环画之所...
《智者创物》国际当代漆艺南昌首展 作品异彩纷呈
相关描述:   ▲展览开幕式现场,艺术家以及嘉宾合影   8月19日,《智者创物》国际当代漆艺展在江西省美术馆拉开序幕。展览延续的题目:“智者创物”语自周代《考工记》-《寿笺》篇,意为大智慧的人善于创造物象,并发扬广大。展览集中体现田世信、梁远、沈克龙、王向阳等28位中外艺术家60多件各类大漆艺...
【雅昌专栏】陈孝信:“超写意”中国个案之白明
相关描述: 物语·思辨·形式   白明属于中国后89一代艺术家,但却一贯特立独行。他在大学时代就崭露了头角,而且是“双管齐下”——既做现代陶艺,也创作抽象油画。在两个不同的领域里,他的起点都高于一般的艺术家。尤其是在抽象油画的领域,他具有了非凡的才智。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他就在台湾一位杰出艺...
“神遐想 物我两忘”刘铭国画作品展
相关描述:   刘铭,1964年生于陕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和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美展,并获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多幅作品被选送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
“满壁江山作卧游”山水间的歌者——王贵华山水画赏析
相关描述: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人于山水之爱,发乎心而铭于骨,借其形而寄其情,自古至今,一脉相承。   似乎,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尽管是我们从没有去过的名山大川,但读到那些灿烂的诗句和氤氲的笔墨,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因为在山水之中有我...
中国画 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著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响深远。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着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方闻通过对“道统”“文统”与绘画的关系,画家观照自然视角的历代变化以及画家诉之以形与求之以神等多方面的变迁梳理,勾勒出一条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迹。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是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方闻先生的经典着作,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次再版,影...
让平实变为灵动——读高玉杨的画
相关描述:  高玉杨是一位有特点的油画家。   从具象中国2017年的展品看,高玉杨的作品几乎全都取材于他故乡沂蒙山的生活。那里有一串串色彩饱满的柿子,有淳朴勤劳的农民,有村头静卧的石碾子,有俊俏的少女和温柔的农妇,也有飞上半空中的碌碡和雄奇辽远的群山,等等。他的这些作品给人吹来一阵阵只有大山深处...
周汝昌:《兰亭序》之谜
相关描述:  我的拙见,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序》《文心雕龙》《红楼梦》,皆属极品,后人永难企及——更不要说超过了。我不提吴道子、顾虎头,也不提鲁班、师旷,因为真品实迹已失,无法研究;也不能备举经、史、子、集,这容易理解。所以特标三大国宝者,又因为三者皆有研究上的“多谜性”,异说多,争议多,难解...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