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23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湖南图书馆展出1500年前敦煌写经
相关描述: 9月7日,敦煌遗书观摩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展,展出了一批从南北朝至唐朝的珍贵敦煌写经。   近日在湖南图书馆发现的9件敦煌写经,今天起在该馆古籍鉴赏室展出,读者可近距离观摩这些罕见的敦煌遗珍。   展出的9件敦煌写经,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妙法莲华经》、《大般...
湖南展出9件敦煌遗书 手抄经文弥足珍贵
相关描述:  9件从敦煌石窟密室流散出来的珍贵手抄经文——敦煌遗书,7日在湖南省图书馆甫一与观众见面,立即引发轰动。   敦煌遗书是5至11世纪古写本及印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一个叫王圆篆的道士在莫高窟一藏经洞内发现,据查有5万件以上,涉及宗教典籍、官私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书等,...
额济纳文物流失海外纪略
相关描述:  20世纪初,中国有轰动世界的四大文物考古发现,即殷墟甲骨文、黑城西夏文书、敦煌遗书、居延汉简的面世,而其中西夏文书和居延汉简两大发现均在我区额济纳旗境内。   这两大发现一是自西汉迄于北魏600余年的古居延文化,二是自西夏到元代300余年的古黑城文化。在沉寂了千年之久之后,西方的探险...
两千年前的护照:阳关关照
相关描述:  我们重走中国西北角在横穿罗布泊途中的第三天,西出阳关。   在阳关遗址博物馆,我们见到了“两千年前的护照”—据传大约西汉时期开始签发的阳关关照。这种汉朝的通关文牒,或许就是现代人们经常使用的护照的祖先,并偶然造就了我们日常交际中常说的一个用语。   阳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南70余公里...
保护古籍,也要保护人
相关描述:  古籍修复工作者一直被看成是“古籍医生”“古籍美容师”。老化、虫蛀、鼠咬、水渍、霉斑……泛黄残破的古书,经过“医生”的揭、洗、补、衬、裱,就会奇迹般地恢复原貌。因此,古籍修复工作也被称为“拯救艺术”。由于易感染皮肤病和鼻炎,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门“拯救艺术”。近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为62...
关注:“走近敦煌”专题系列讲座
相关描述:  讲座预告(讲座预告随时更新,请在11月15日前保持关注):   1、讲座时间:10月23日上午10:00点   讲座题目:敦煌石窟与唐代艺术   主讲人: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研究》编辑部主任赵声良   讲座地点:炎黄艺术馆 北京   2、讲座时间:10月24日 上午10:...
古籍传承何时坐热冷板凳:公众缺了解 专业人不足
相关描述:   《新序十卷》(局部),(汉)刘向撰,宋刻本     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厅里,宋代司马光当年撰写《资治通鉴》时留下的一段460字的残稿,刚刚进入世界记忆名录亚太地区名录的《本草纲目》最早刊本,以及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好的元刻《黄帝内经》,还有曾经在百年间被认为...
公众认知缺乏 “古籍”传承何时能坐热冷板凳
相关描述:  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厅里,宋代司马光当年撰写《资治通鉴》时留下的一段460字的残稿,刚刚进入世界记忆名录亚太地区名录的《本草纲目》最早刊本,以及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好的元刻《黄帝内经》,还有曾经在百年间被认为已经消失的日本第一批使用西方印刷术刊印的拉丁文《金言集》,极...
公众认知缺乏 "古籍"传承何时能坐热冷板凳
相关描述:   《新序十卷》(局部),(汉)刘向撰,宋刻本   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厅里,宋代司马光当年撰写《资治通鉴》时留下的一段460字的残稿,刚刚进入世界记忆名录亚太地区名录的《本草纲目》最早刊本,以及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好的元刻《黄帝内经》,还有曾经在百年间被认为已经消...
上海图书馆被确定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相关描述:  从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华古籍总目》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将依省区、机构、类型、文种等多个分卷进行编纂,至此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关注的重大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此外,通过专家的现场考察和评审,以及经文化部批准,会议还宣布包括上海图书馆在内的12家古籍收藏单位被确定为...
《敦煌遗书》再现历史镜像 被称第四次敦煌书写
相关描述:  依托敦煌文化,并在文学手法上多有创新的小说《敦煌遗书》日前出版发行,小说将中国传统文化、神话原型和历史事件放置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了重述。著名作家、符号学家、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终身讲席教授敦赵毅衡先生谓之“第四次敦煌书写”。   敦煌遗书原本是指敦煌藏经洞所出的从公元五世纪至十...
北京地铁延展城市艺术新空间
相关描述:      穿红衣的时尚女郎、直立枝头的小鸟、清新扑面的怡人风景……29幅油画印刷品如今正“分乘”4号线地铁的两列列车,每天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与上上下下的四方乘客“偶遇”。季大纯、洪浩昌等6位画家参与的这一公益项目叫“车厢美术馆”,上月底由京港地铁和北京二月书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策划...
中国古籍影印出版成果集中亮相
相关描述:  汇集珍贵古籍影印本1200余种共15000余册的“文明的传承——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印出版成果展”,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本次展览是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印出版图书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国图四大“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赵城金藏》的影印...
捐助古籍修复可望书中留名
相关描述: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试点工作在南京图书馆启动后引起各方关注,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兼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马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南图在进一步加大古籍修缮力度的同时,鼓励社会捐助,捐助者的姓名将通过古籍的传承而为后人所知。   修复或将面向市场   在采访中马宁透露,作为全国第...
万千古籍善本“可远观不可近读”
相关描述: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开展的“善本特藏汇报展”云集了包括《敦煌遗书》和《赵城金藏》等在内的40余种善本图书,可谓国图90多年来在古籍善本收藏、保护和刊布等方面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宣传。几乎同时,“册府琼林——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古籍善本展览”也在香港开展,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的47种、111册古...
敦煌遗书特藏库在国家图书馆启用
相关描述:
首页< 上一页8 9 10 11 12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