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8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专家解读张大千:从地狱里带出新中国画
相关描述:  张大千,上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中国艺术家之一,对近代中国画技法的传承起到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敦煌壁画的拯救性临摹和宣传贡献巨大。3月5日,原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省博首席专家魏学峰,就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意义,在成都博物馆做了主题演讲。   魏学峰告诉记者,先不说敦煌技法对张大千本人的影...
敦煌壁画数字化 科技与文物的“碰撞”
相关描述: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敦煌莫高窟总是和一幅照片联系在一起,在这幅莫高窟158窟释迦牟尼涅槃像的照片上,释迦牟尼佛脸上的表情就像安然入睡,一束柔和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佛像的头部,这幅照片的作者就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昨日,在“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上...
文创新解:从创意到创作到创造
相关描述:  博物馆文创,一个当下的热词,也是一桩热事,更是一个热情沸腾的新产业。专业名词解读有各种词典和搜索引擎在,茶就不复赘言了,说说个人理解,以供围观。   一 叶   看见喜爱的文物/馆藏/展品,想着和自己的生活能发生什么样的关联,灵光乍现,脑子里想着能做成什么或者用在什么地方。这,便是...
3D打印敦煌雕塑 连尘土都可还原
相关描述:  “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正在成都博物馆举行,吸引着来自全国观众的关注。保护敦煌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不凡的艺术宫殿——敦煌莫高窟经千年风雨正在消失,如何用最快的方式将它留下来?怎样在不伤害壁画的同时记录下所有细节?昨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做客成...
文物修复师职业相关标准编制项目进展顺利
相关描述:  2017年2月21日,由我院教育培训学院承担的《文物修复师职业相关标准》编制项目初稿讨论会在我院召开,国家文物局专家与培训处处长佟薇、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汪万福、中国丝绸博物馆汪自强、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李永革、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付永海等参加了会...
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石窟保护在和时间“赛跑”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文物总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我们的保护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它的‘衰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月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保护”是敦煌永恒的主题   王旭东提出,任何一个物质到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敦煌的“消失”不可阻挡。敦煌的保护者...
保护敦煌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文物总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我们的保护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它的‘衰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保护”是敦煌永恒的主题   王旭东提出,任何一个物质到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敦煌的“消失”不可阻挡。敦煌的保护者和研...
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石窟保护和时间“赛跑”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文物总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我们的保护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它的‘衰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月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保护”是敦煌永恒的主题   王旭东提出,任何一个物质到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敦煌的“消失”不可阻挡。敦煌的保护者...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敦煌石窟保护在和时间“赛跑”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文物总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我们的保护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它的‘衰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2月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保护”是敦煌永恒的主题   王旭东提出,任何一个物质到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敦煌的“消失”不可阻挡。敦煌的保护者...
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谈“新馆效应”:梵高画作或将来蓉展出
相关描述: 高质量的展览从来都不愁没有观众 成博开馆,观众蜂拥而至成博开馆,观众蜂拥而至   2月11日元宵节,市民张民带着女儿来看敦煌艺术大展,一不小心成为幸运观众,获赠文创礼品——2017年成博日历和俳优俑摆件。   而从2016年6月开馆试运行以来,成博新馆开馆8个多月之间,连续用...
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石窟保护在和时间“赛跑”
相关描述:  “敦煌石窟文物总有一天将全部消失,我们的保护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希望最大限度地延缓它的‘衰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保护”是敦煌永恒的主题   王旭东提出,任何一个物质到一定时候都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敦煌的“消失”不可阻挡。敦煌的保护者和研...
敦煌莫高窟旅游“淡季反旺”祈福和文化体验升温
相关描述:  春节期间,前往莫高窟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呈现出“淡季不淡”的态势,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单日客流量一度达到往年同期莫高窟游客接待量的高峰。新春祈福、参观文化遗产地,体验民俗文化等特色各异的自驾游项目明显升温。   农历丁酉鸡年,敦煌研究院在春节前专门制作了《敦煌壁画鸡年年历》,与公众...
陕历博举办“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
相关描述:   2月7日至8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丝路与长安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承办,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敦煌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
专家考证:“馒头”一词或来自佛经
相关描述:  喜食面食的西安人饭桌上常常离不开馒头,但您知道“馒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在2月8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主办的“长安与丝路学术论坛”上,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认为,这个中国人熟识的词汇最早可能源自佛经。   坊间传说   “馒头”一词源自诸葛亮   “馒头”一词从何而来?...
苏伯民揭秘如何给敦煌壁画“治病”
相关描述:  近日,长期从事壁画保护研究工作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在成都举办讲座时,揭秘了作为敦煌“御医”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是如何给壁画“治病”的。   敦煌保存了四世纪到十四世纪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是全世界保存壁画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这些壁画历经十个朝代,跨越一千年,反...
丝路之魂文物展火爆春节 每天近两万人参观
相关描述:  春节期间,众多游客在成都博物馆参观“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 记者 衡昌辉 摄   春节期间,成都博物馆门前每天排队等候入馆的队伍,成为天府广场一景。记者2月3日从成都博物馆了解到,从正月初二至初六,前往成博参观“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
敦煌“名医“抢救壁画的那些事儿
相关描述:  1月15日下午,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500多名听众聆听了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的专题讲座《敦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   讲座中,苏先生为大家科普敦煌壁画所面临的各种病害,并介绍了敦煌研究院在保护敦煌壁画方面所做的各种尝试和努力。   参加讲座的听众纷纷惊叹:敦煌壁...
敦煌研究院成石窟保护“航母”
相关描述:  由甘肃省文物局召开的省直石窟管理机构整合移交仪式,1月17日在兰州举行。通过此次整合,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石窟资源将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三处,再增加三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和北石窟寺。整合后的敦煌研究院将成为甘肃石窟保护利用的“航母”,带动重要石窟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工作提质、上档、升级...
甘肃去年文物保护利用亮点纷呈 尚存“顽症”待破解
相关描述:  2017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1月19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梳理过去一年甘肃文物工作成果时表示,主要指标稳中有增、科技创新可圈可点、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甘肃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达330个,采集登录文物数据42.34万件套,实...
甘肃去年文物保护利用亮点纷呈 尚存“顽症”待破解
相关描述:  2017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19日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在梳理过去一年甘肃文物工作成果时表示,主要指标稳中有增、科技创新可圈可点、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2016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甘肃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达330个,采集登录文物数据42.34万件套,实际数...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