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88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中期评估会在甘肃武威召开
相关描述:  8月5日,甘肃省文物局在武威市组织相关专家召开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中期评估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省文物局有关处室及武威市文化文物部门、凉州区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察看了已完成修复的壁画和彩塑、文物修复场所及保存环境,...
智慧文博亮相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相关描述:  8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展会,从2018年起,每年在重庆市举办一届。本届智博会以“智能化:为经...
东西方古今文献艺术品齐聚甘肃敦煌
相关描述:  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免费对外开放的此次展览为期3个月,分为“书的诞生”“书的演变”“书的温度”“书之问”四个部分,由多件文物和艺术书籍组成。   据了解,此次...
敦煌壁画披露古人“花样泳姿”:擅泳不忘炫技
相关描述:   出现在莫高窟北魏第257窟窟顶后部平棋东南角的画面,描绘了莲池中游泳嬉戏的场景。敦煌研究院供图   8月23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处暑,敦煌研究院当日解析壁画上的处暑:至乐在游泳。   在莫高窟北魏第257窟窟顶后部平棋东南角的画面,“斗四莲池童子,作游戏状”描绘了莲池中...
镇馆之宝“带回家” 智慧文博邀您体验
相关描述:  扫扫二维码即可“带回家”文物你见过吗?可“透视”识物的设备你想看看吗?与白鹤梁的VR互动你想亲身感受一下吗?如果你想,本次智博会上国家文物局都将一一满足你。   据记者了解,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在智博会上展示关于智慧文博行业的最新行业情况及前沿科技。据介绍,智慧文博展区将分为行业概况、智...
“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在敦煌莫高窟开展
相关描述:  8月1日,“平山郁夫的丝路世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文物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此次展览是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览项目之一,由敦煌研究院与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举办,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承办。   平山郁夫1930年生于日本。自1979年首...
【雅昌讲堂4143期】常沙娜:我与景泰蓝工艺美术设计的结缘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常沙娜: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1931年生于法国里昂,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是中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常沙娜  导语:  1950年,在梁思成的倡导下,建立了景泰蓝创作专门研究小组和实验工厂,清华大学建筑系牵头景泰蓝...
“面壁”敦煌62年 壁画修复专家望再续千年辉煌
相关描述: 在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深处,敦煌莫高窟伫立千年。   敦煌的石窟艺术已经流传千年,李云鹤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再续千年辉煌——   【劳模故事】“面壁”敦煌62年   85岁的敦煌研究院石窟壁画修复专家李云鹤先生,已经在莫高窟工作了62年。   面对“千年伤病”缠身的石窟壁画和塑像...
“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在敦煌开展
相关描述: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展览项目之一,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联合举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承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7月31日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开展。   展览分“书的诞生”“书的演变”“...
“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在敦煌开幕
相关描述:  7月31日,作为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展览项目之一,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承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开幕。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在致辞中指出,这...
互联网巨头争抢头部文博资源,合作探索新模式
相关描述: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   从几度脱销的朝珠耳机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再到《博物奇妙夜》,这些纪录片或综艺节目让那些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文物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走进了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视野。   据国家...
王旭东: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平衡发展
相关描述: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日前在甘肃天水举办,论坛以中国传统雕塑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设有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研究、中国雕塑史与思想史研究、新时代下文化遗产的活化4个分论题,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甘肃是石窟大省,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
东西方古今文献艺术品齐聚甘肃敦煌 呈现古丝路交流例证
相关描述:  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三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书写的温度——从古代文献到书籍艺术》展览在敦煌莫高窟陈列中心启幕。图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致辞。 孟捷 摄   中新网兰州7月31日电 (记者 冯志军)7月31日,由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构建数字文化生态圈
相关描述: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传统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开始迈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吸引全民参与和消费的数字文化时代。广泛链接、融合协作、系统发展的数字文化生态圈逐渐明晰。   数字文化生态圈代表了一种新兴的融合协作经济及合作网络的建立,多元因素和力量的高度统筹融合...
致敬丝路文明——“中国艺术新视界”走进敦煌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20日,“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走进敦煌,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甘肃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文,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慧君,敦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兆文...
粉壁丹青入梦来——走进毗卢寺壁画艺术展
相关描述:  7月27日,千年古刹毗卢寺及其水陆壁画再次惊艳世人。当天,由河北博物院、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主办的“粉壁丹青——毗卢寺壁画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这是毗卢寺自2017年启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代技术修复工程以来,首次面向公众进行整体展示。   诸多实物资料首展,多角度阐释古寺壁画...
“香港青年敦煌实习计划”启动
相关描述:  7月12日,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敦煌研究院支持的“香港青年敦煌实习计划”在甘肃敦煌莫高窟举行了启动仪式。该计划将面向香港大专院校招募15位青年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培训和实习。   实习计划包括2周的密集培训和4周的岗位实习。其中,在2周的密集培训中,学生们既可以跟随敦煌专家学者多角...
BAT“争抢”文博资源:合作模式仍在探索,博物馆不应放下身段
相关描述: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 从几度脱销的朝珠耳机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再到《博物奇妙夜》,这些纪录片或综艺节目让那些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文物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走进了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视野。 据国家文物局数...
数字创意让文化“活”起来
相关描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创意扑面而来,从手机里的音频、视频到电视、电影的制作,从场景的模拟到环境的沉浸,从语音的转换到音乐的下载,从信息的存储传输到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字技术正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方便文化内容的传播、精准锁定文化消费者、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   近日,山东曲...
数字创意:开掘传统文化“富矿”
相关描述: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数字创意扑面而来,从手机里的音频、视频到电视、电影的制作,从场景的模拟到环境的沉浸,从语音的转换到音乐的下载,从信息的存储传输到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数字技术正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方便文化内容的传播、精准锁定文化消费者、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   近日,山东曲...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