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737条信息
- 艾可:里约热内卢有他们的身影
- 相关描述: 运动为艺术提供灵感,同样艺术也为运动增添了乐趣。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前后,多位在世界艺坛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为奥运会“量身打造”了艺术作品,如安东尼·豪为奥运火炬设计的“风力雕塑”(有关安东尼·豪的介绍见本刊第24期《风中摇曳的钢铁:安东尼·豪和他的“风力雕塑”》),阿德里亚娜·瓦勒让为奥运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0892.html
2016-08-25 10:35:41
- 艺术不需要翻译:玛塔·米努吉的行为装置
- 相关描述:
玛塔·米努吉《通天塔》25m,2011年
近年来,艺术史家、评论家与收藏家们在重新梳理、审视以英美为中心的波普艺术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波普艺术家,尤其关注女性艺术家在波普艺术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阿根廷艺术家玛塔·米努吉(MartaMinuj...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5/n860853.html
2016-08-25 10:03:54
- 在太阳王的领地中漫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凡尔赛
- 相关描述: 继去年在维也纳欧根亲王冬宫里举办个展之后,冰岛裔丹麦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受邀在法国凡尔赛宫及其花园中进行在地创作。本次凡尔赛展览中的实体展品共8件,5件设置在宫内,3件在花园中,其中观看陈设在宫殿里的作品需按博物馆设置的游览路线进行。在宫殿繁冗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4/n860425.html
2016-08-24 11:10:20
- 山中美术馆|赵要:宇宙黑在旋转
- 相关描述:
“山中美术馆”是四方当代美术馆的长期在地项目“地形学”的第二回。这一次,我们将目光投向美术馆自身与其所在山区-老山山脉的历史与现实, 并讨论这一场所中人与物的境遇。参加本次展览的 20 位艺术家,全部以委托制作的形式,将作品散布在美 术馆展厅、湖区、工地、荒野、遗址及山林间,从...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7/n858079.html
2016-08-17 17:32:25
- “上下”2016秋冬系列家居新品发布
- 相关描述:
千秋–八足转盘圆桌
可以让一家人团聚围坐的大圆桌,是重视家族文化的中国人家中最不可缺少的家具之 一。吃饭是大事,一家人吃饭便是最隆重的节日。早早已开始准备的大盘小碟、菜肴糕 点,匆忙结束了各自的事务,往一个方向赶来的大人小孩,满心欢喜,只为了会聚圆桌, 向心而坐的那个时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7/n857803.html
2016-08-17 10:07:08
- 人体摄影把3000人全裸涂成海洋色
- 相关描述: “自然、柔软、脆弱的人体和坚实的世界对抗,这里创造了一种力量让我着迷。”拍摄大型公众裸体照 24 年,美国艺术家 Spencer Tunick 说。
海滨城市最担心的自然灾害离不开台风、洪水,或几十年后被淹没在海平面之下。上周六,3200 人就在英格兰东部海滨城市赫尔(Hull)...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7/n857653.html
2016-08-17 08:49:34
- 陈春木:福建于我,是故乡,也是异乡
- 相关描述:
陈春木,1981 出生于泉州, 现居住于北京
《孤独的空气》 布面综合材料 160X200cm 2011
《媽媽,我想回家》布面丙烯油画(3拼)200x480cm 2012
《不安分之夜》 布面丙烯油画 121X95CM 2013
“我画菌类的东西,植物类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2/n856639.html
2016-08-12 09:14:39
- 杭州祖孙俩的油纸伞情缘:传统手工艺有了国际化梦想
- 相关描述:
刘伟学在制作油纸伞。纸伞之家提供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有一对祖孙,做着传统的余杭油纸伞,延续着一段纸伞情缘。
余杭油纸伞曾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备雨具,至今已有230余年历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了杭州最早的油纸伞店,当时有渔船伞、文明伞、大...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8-10 00:00:00
- 朱其:张羽——水墨的现代主义终结(图版)
- 相关描述: 扇面系列(1984-1989)
张羽 游在空中的鱼,纸本、水墨,1984
“扇面系列”的重点是一种装饰主义的画面结构,一类是对比色的块面结构,另一类是散布式的形象拼贴。后者的人物及物象在画面上的关系是象征主义的,但形象是一种装饰主义形式,比如用短皴构成山体,用散线勾勒变形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03/n855022.html
2016-08-03 11:42:48
- 卡琳桑德Karin Sander作品展日前在柏林Johnen画廊举行
- 相关描述:
Venue: Johnen Galerie, Berlin
Date: June 3 – July 8, 2016
卡琳·桑德(Karin Sander)作品展日前在柏林Johnen画廊举行。
展览展出的一件新作回顾了这间画廊的展览历史,艺术家还回顾了自己创作于1...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60729/n854166.html
2016-07-29 10:52:11
- 展评 | 杨健:在语言和无穷之间
- 相关描述: 美国诗人与概念艺术家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这位上世纪70年代纽约实验艺术界的开山鼻祖,曾经尝试用文字和语言架构“建筑”。他创作诗歌,诗中的声音与音调、文字与图像都会唤起读者对空间关系、规划、体量以及其他结构要素的感知,构建出一个建筑和语言能够共存并互为镜像的即时空间...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60629/n848010.html
2016-06-29 09:56:29
- 我国古代在距今1万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
- 相关描述:>
图1 盖鼎
图2 指甲印纹钵
图3 红陶壶
图4 三足釜
(原标题:一组精美的北辛文化陶器)
据考古可知, 我国古代的先民至少在距今1万年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而陶器的出现,也...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6-24 07:45:00
- ron arad“犰狳茶亭”亮相迈阿密/巴塞尔设计展
- 相关描述:
迈阿密/巴塞尔设计展上的design at large项目包括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巨型作品和气势恢弘的建筑装置,均以历史和当代题材为背景。2016年的展览主题以“风景”(“landscape”)为重点,从文字、概念和技术的角度探索建筑界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作为2016迈阿密...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617/n845699.html
2016-06-17 16:29:28
- 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节选)
- 相关描述: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曾画过一个烟斗系列,在其中一幅作品,他写道:“这不是一只烟斗”。后来马格利特与福柯的通信时,附上了这幅作品的复制画,并在背面写道:“标题与画并不矛盾,它是在用另外的方式确认。”福柯借此阐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解读。
福柯
这儿有...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612/n844271.html
2016-06-12 17:28:35
- 梅瓶的历史起源
- 相关描述: 梅瓶是中国古瓷中常见的一种外型,是对小口、短颈、丰肩、窄胫一类外型瓷瓶的总称。梅瓶的近足处微外撇,形成了细长美丽的S形曲线,因而遭到人们持久喜爱,其外型还远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除了有许多梅瓶什物保存下来,在古代绘画和雕塑里也有一些反映古人运用梅瓶的场景,这些图象对咱们精确知道梅瓶用处、...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6-02 10:33:14
- 六人耗时十天 六万根牙签造出发光泰姬陵
- 相关描述:
牙签拼出的泰姬陵
5月28日晚,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七届巧手灵心手工技能大赛上,来自2013级的6位学生耗时10天,用6万根牙签制作出了“泰姬陵”,并在里面安装了自动灯泡。通过遥控灯泡开关,光从内部照出,富丽堂皇,最终获得第一名的成绩。不过,制作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学生们...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601/n842266.html
2016-06-01 14:49:41
- 六人耗时十天 六万根牙签造出发光泰姬陵
- 相关描述:
牙签拼出的泰姬陵
5月28日晚,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第七届巧手灵心手工技能大赛上,来自2013级的6位学生耗时10天,用6万根牙签制作出了“泰姬陵”,并在里面安装了自动灯泡。通过遥控灯泡开关,光从内部照出,富丽堂皇,最终获得第一名的成绩。不过,制作过程却是一波三折,学...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6-06-01 13:52:00
- 展评:罗智信“地板项目”
- 相关描述:
罗智信,“地板项目”展览现场,2016.
当观者一步步跟着阶梯走下位于地下一楼的展场,他们所得到的第一个的印象可能是:这是个正在生产、创作、布置和施工中的未完成现场。然而在塑料布尚未完全撕除的展览主墙上,却又提醒着展期已经正式开始,此时观者才意识到这应是艺术家在刻意暴露自身的创作...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60512/n836926.html
2016-05-12 08:58:38
- 蒋志鑫:我与恩师王文芳学习的生活趣事
- 相关描述: 王老师的“天”塌了
――与王文芳恩师学习生活趣事
1983年5月我在北京画院王文芳先生工作室进修期间的故事。王文芳老师住在北京的雨儿胡屯,那是齐白石老院子的东厢房里。屋子很小,屋内整个空间也就是八平方米。受光的西边是个窗户,两边是王文芳老师的两个书柜,东边是一张单人床,中间...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511/n836826.html
2016-05-11 16:06:18
- 陈云岗:一篇旧文悼培波
- 相关描述:
著名雕塑家王培波
【说明】昨晚夜半惊闻王培波兄骤逝于旅途之中,一时难以置信!经核不误。一早醒来,已是悼声满天, 令人扼腕
其实我与培波交往不多,只觉他为人温婉、随和敬业、做事认真。讲话时多面带微笑,小声低语且不强勉他人。去过他的工作室两三回,一切陈设井然有序,各种雕塑工具按...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426/n833063.html
2016-04-26 12: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