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45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揭幕
相关描述: 《纪念上海市摄影家协会50周年作品回顾展》开幕式现场   2012年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作为重要纪念庆典活动之一的《纪念上海市摄影家协会50周年作品回顾展》暨《上海摄影史》首发、赠书仪式于7月25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揭幕。   上海是中国摄影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摄影百...
释藤:走马观花
相关描述:   影像是有气质的,它应该和摄影师的修为、定力以及喜好有关。观看不同的摄影作品,如果细加揣摩,都能够窥见一些颇具个性化的语言隐含其中:比如摄影师的观点、气势、符号、态度等等。虽然这些影像是静默的,但是却总能微妙地传递出暗合的气息和思想。   摄影是一套视觉编辑系统,如何进行穗选,铺排...
认知与摄影创作
相关描述:  摄影创作的过程就是摄影家对拍摄对象的认知过程,认知对于摄影来说至关重要,是摄影的基本途径和功能。摄影需要深入细致的观察、独具慧眼的发现、扣人心扉的感动和运用自如的撷取,实现了这样的认知过程,好的影像作品也就自然可期了。   作为黑龙江人,我对哈尔滨的冰灯非常熟悉,但最近看到李桂春的《...
“原作100”二十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展成都开展
相关描述:  5月30日,“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二十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成都站)”在成都当代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110张来自美国华人收藏家靳宏伟收藏的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们的原作与成都公众见面。该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成都观众可免费参观。   在展出的摄影作品中,涵盖了20...
黄可华摄影作品:于细微处觅诗意
相关描述:  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在于它能让人的心灵与万物产生共鸣,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实现个体生命的自我超越。黄可华先生的摄影艺术承载天地大美之精华,记录了生命与造化相遇瞬间所产生的精神共振,是表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影像诗歌。   综观黄可华先生的摄影作品,可视为在东方意象、以形写神传统烙印下的创...
景语•情语—风光摄影拍摄感悟
相关描述:  关于风光摄影的意义   人们追求和向往美的东西: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环境,对生命有益的清新空气等等。人们通过大自然中美好的生态景观景象,自然风貌的展示来医治由于久居都市,快节奏生存给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并改善人类心态。要着眼于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就有必要启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
美在意象 黄可华的摄影语言
相关描述:  黄可华是一位有着独到视野的摄影艺术家,他融会丰厚的生活阅历,透过镜头,解读自然,表现生活,再现艺术,创作了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摄影作品,通过意象表现的图式,传达了当代艺术的审美境界。  一、率真的
杨元昌:上海当代摄影的“传说”
相关描述:   1979年,早春二月的一天,傍晚漫天大雪随风起舞,杨元昌从陈怀德老师家里走出来,在一条寂静的马路上,一老一少两个城建工人正在街头修马路,风雪中的人影让杨元昌举起了相机。这个发自摄影师本能而成的“决定性瞬间”,丝毫没有掩盖平凡与丑陋,是对当时“假大空”摄影风气的矫正。   文化...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
相关描述:     纵观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人经历了一场百年巨变。在这场巨变中,摄影为我们提供了中国社会最为丰富的视觉表征。近30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转型,各种问题和事件不断发生。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手段被更加的工具化。一大批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摄影家用一种记录性影像方式,重新建构与社会的...
陈世君:同黑格尔“学摄影”
相关描述:  为了一张好照片,很多摄影人都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有些人甚至不惜万金远渡重洋。当然,如果死守光该从何来、气雾如何表现、焦点如何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千人一面的现象非常突出,越来越让人有“视觉疲劳”之感——同是一个专题展览会上,照片上如果不是每幅注明作者姓名,很有可能让观者误以为是...
顾铮:“中国式风景—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展览序言
相关描述:  摄影是一种直接从现实汲取力量的记录与表现的手段。总的来说,摄影以现实为底本展开它的时代叙述。   当代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而又复杂的变化,激起了中国艺术家与摄影家关注现实、记录现实、表达个人见解的热情。与此同时,他们在通过摄影关注、呈现中国的社会现实的同时,也积...
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在伦敦开幕
相关描述:  2012年4月12日下午5点,“中国式风景——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沃夫逊画廊隆重开幕。这次摄影展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共同主办,是近年来在伦敦乃至欧洲展出的艺术家人数最多、艺术水准最高的中...
海杰:华赛姓什么 
相关描述: 《摇晃的财富——民间借贷风波下的温州》组照首幅   一个大场景开头,乌云笼罩,把整组片子基调先定下来。高耸的烂尾楼却是城市地标,CBD中心却有一个宝塔镇守。这是很荒诞很诡异的地方。——贾代腾飞   中国式新闻照片对观众的训导最为凶险的地方在于,长时间不更新摄影语言,导致观众视觉阅读...
天地 山河 人民——谈庄学本影像的意义
相关描述:  庄学本先生在这几本相册前言里写道:   在这么多年的旅行中,曾到过祖国西南边疆的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在北方,骑马驰骋过绿草如茵的内蒙古大草原。在青海,翻越过西北高原的脊梁巴彦喀拉山。在广西,进入过峰峦如画的大瑶山。并从皮筏、皮船上漂度过黄河之源‘玛曲’和长江之源通天河。又从溜索上飞...
营造个体风格的“理想国”——王静与吕顺的对话
相关描述:  To build a ‘Utopian Kingdom’ of personal styl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ang Jing and Lv Shun   王静(以下简称王):你曾谈到你对艺术有一种宗教式的信仰,这种信仰的感情应该是慢慢才能体会到...
英国摄影师保罗·格雷汉姆获2012哈苏奖
相关描述: 剪草的男人,匹兹堡,2004,“可能的微光”系列之一 保罗·格雷汉姆 摄   3月8日,2012哈苏国际基金(Hasselblad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Award)揭晓,来自英国的摄影师保罗·格雷汉姆(Paul Graham)摘得该奖,同时获得15万美元...
题材与手法:华赛评选中的角力
相关描述:  与众多的摄影评选一样,3月20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中同样充满着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评委之间的争辩与讨论,评选更像是一种观点和见解角力的过程。评委们的观点碰撞,让我们更好地见识了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艰难,也会发现属于评选本身的各个层面的角力。  ...
【访谈】塔可:诗山河考·天地洪荒
相关描述:  塔可拍摄《诗山河考》,是很具难度的。《诗经》时代是中国人的孩童时光,我们祖先在田地山野之中、湖泊河流之畔、街巷房屋之侧,采摘着快乐、忧伤、迷惘和梦想。《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就其赋、比、兴的写作手法而言,大多是思绪活跃不拘的铺陈、飘移、比喻、象征、联想,是超像虚灵的诗情,...
食人间烟火:摄影师的生存之道
相关描述:  前几日,几位年轻摄影师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做了一个分享会,主题是:如何持续创作并向潜在的客户推广自己的作品。多么世俗的讨论——其实就是分享自己的谋生之道。   参加分享会是美国摄影界新闻(PDN)评选出的PDN30强的几位,和美国大多数评选...
关于景观摄影(下)
相关描述: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经历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变,其人为改变的社会景观层出不穷,纷繁复杂。中国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有摄影家用较为客观方式有意识系统地拍摄这种社会景观。   相关阅读:   关于景观摄影(上)   关于景观摄影(中)   曾力从1997年开始,先...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