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45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画意摄影展杭州举行:照片跟水墨画几乎无异
相关描述:  昨天下午,在武义县文化馆,一场名叫“吟寂于心”的特殊摄影展正在举行。   这些照片都装裱在卷轴里,看起来也像一张画,挂起来供人观赏。   举办这个展览的摄影师叫李建康,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摄影师。   他的作品将摄影语言和传统文化进行了融合,观念先锋。像中国水墨画一样,...
视觉之旅3——摄影的视觉语言与表达技巧
相关描述:   ISBN:978-7-115-33233-2   作者:[美]David duChemin   定价:88元   开本:20开   页数:260页   出版日期:2013.11   国际摄影大师教你用心摄影,突破影响表达的极限!告诉你摄影师必须掌握的视觉语言!不同凡响的...
《摄影之友》神迹佛光 反转云冈石窟
相关描述:  反转本是摄影中不多见的一种技术,史民峰在不间断的云冈石窟摄影实践中,通过这种技术找到了自己表现历史遗迹的摄影方式。残缺不全的千年佛像经他“反转”后,变得更有韵味。   一、《摄影之友》编辑观点   对于摄影圈来说,史民峰的名字是陌生的。当我接到展览邀请时,还在纳闷此人为何方神圣。可...
与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的谈话
相关描述:  1、首先,我想了解一下你这次展览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第零空间?你还有没有在国内和海外有过艺术展览?   这次展览属于机缘巧合,随着2011年《镜子中的地平线》个人摄影作品集的出版,可以说作品展的雏形已经成熟了。我不迷信缘分,但相信缘分的存在——随缘。一方面第零空间做过很专业、...
基于触觉的摄影(方式)
相关描述:  浮雕般的、画像砖拓片式的,一种突出部位的映像,其不再是摄影的光与影的“真实”视觉复制,而是基于触觉的更加真实实在的,仿佛可以触摸的影像。突出的部分由于受光,变得浓重,而细节分明;靠后的部分、位于缝隙中的部分,由于受光少之又少,变得透明甚至显现纯粹的纸基,其视像不再是真实世界、不再是光影...
摄协主席李瑞雨先生摄影讲座开讲
相关描述:  由天津图书馆、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海津讲坛 文化系列讲座》2014年开篇第一讲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瑞雨先生主讲。题目为《摄影艺术创作的感悟和解读》。李瑞雨先生是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摄影理论家和摄影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书介绍——马克·柯恩的《黑暗的膝盖》
相关描述:  马克·柯恩(Mark Cohen,1943— )的《黑暗的膝盖》被LensCulture摄影网站评为2013年推荐的好书。编辑说,同时还有他的个展览在巴黎展出,让他大开眼界。这位新出现的他最喜欢的摄影家之一,其实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拍摄照片了!   编辑说,我喜欢这样一种...
“人人都是摄影家”,摄影如何打破“九宫格”
相关描述:  去年一年间,80多位摄影艺术家分批次进入宁夏西吉县沙沟乡阳庄村的上圈组,和当地村民一起进行了一次影像实验:给村民们分发相机,让他们自己拍自己的生活。这次影像实验后来被誉为是一次对摄影“重新归零”的认识,后来又被持续发酵——先有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和艺术家再次进入上圈组,多次参与影像...
多媒体进入主流视野“元影像”搅动记录话题
相关描述: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女性”主题类金奖作品《渔家女》(孙长健摄)   多媒体影像的发展,是摄影在新的科技、传媒等条件下产生种种新变化的一个生动例证   多媒体影像开始频频闪现于各大主流摄影活动,成为今年摄影界的重要现象之一。   这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当属今年1月进行...
张巍:《临时演员》记录着我探索摄影语言的过程
相关描述: 张巍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下文章来自《青年视觉》杂志对张巍的采访:   BY 张巍   与生命成长的过程相似,《临时演员》记录着我探索摄影语言的过程,探索表达的过程。   《临时演员》中的人都是在北影门口找的真的临时演员。   在北影附近借来的房子里,每天10个人在我...
关于“图像化时代的生存与记忆”
相关描述:   “东脉西像--傅榆翔/巴西雷双个展”现场   导语:2013年12月21日晚20时,“东脉西像——傅榆翔 、巴西雷双个展”在53美术馆隆重的派对庆典上拉开了帷幕。展览展出了来自重庆的艺术家傅榆翔与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马迪奥·巴西雷(Matteo Basile)的作品共计60...
世界著名摄影家的暗房介绍
相关描述:  人类从黑暗中走来,但又惧怕重新回到黑暗中去,就像有些从事了多年暗房工作的人发誓再也不进暗房一样。可是我们不要忘记黑暗正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像在土壤和海洋里。   在摄影发展的初期,摄影和暗房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摄影者们常常要背着沉重的相机和暗房在追寻他们的梦。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的摄影者...
释藤: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平台
相关描述:  这个微凉的初秋,关于“新锐”的话题再次被关注——笔者有幸受邀担任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的观察员,见证了又一批入选作者的诞生,最大的感触是:包容、开放、多元、学术、公正、透明。   首先是评委阵容的丰富性。从理论家、图片总监、策展人、艺术家到自由摄影师,7位评委的身份和...
严明:今天,你新锐了吗?
相关描述:  我从一件小事情讲起。   大概是2009年的某天,一个摄影师朋友告诉我,他被一个展览录取,他说:“我收到了那个录取通知的电子邮件,一个晚上我至少点开了15次去看!”可以想见他当时的激动与欣喜。是的,做一个苦逼的草根摄影师,面对此时此事,能平静的,都是神。   我想,TOP20•中国...
朱大可:有思想的摄影才能成塔尖
相关描述:  当代着名文化学者、作家朱大可,受邀担当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的学术主持。尽管朱大可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摄影的“门外汉”,但凭借多年对公共影像研究的经验,他对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年展举办期间,杨逸记者就当前文化语境之下,摄影艺术应如何适应并力求创新,对朱大可进行了专访。   “有...
朱大可:有思想的摄影才能成为令人震撼的塔尖
相关描述:  采访者:杨逸   受访者:朱大可   当代着名文化学者、作家朱大可,受邀担当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的学术主持。尽管朱大可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摄影的“门外汉”,但凭借多年对公共影像研究的经验,他对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年展举办期间,杨逸记者就当前文化语境之下,摄影艺术应如何适应并...
朱大可:人本主义关怀是艺术家重要品质
相关描述: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朱大可,受邀担当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的学术主持。尽管朱大可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摄影的“门外汉”,但凭借多年对公共影像研究的经验,他对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年展举办期间,南方日报记者就当前文化语境之下,摄影艺术应如何适应并力求创新,对朱大可进行了专访。   ...
美国20世纪70年代饱受争议的摄影师之一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相关描述: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饱受争议的摄影师之一。他拍摄大量黑白人像及花卉作品,运用绘画的方式完善摄影作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梅普尔索普将光线这一摄影语言运用到了极致。         ...
苑柳:从风景摄影到景观摄影
相关描述:  前言(10%)——概念的提出,解释风光摄影、风景摄影、景观摄影,以及解释论文题目,略述论文的逻辑及几大部分   第一章: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具体现象和艺术手法(40%)   一、 “风光摄影” 怎么了?   进入21世纪后,数字技术革命的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摄影团体的准入及商业比...
基于新中国个人摄影文化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
相关描述:  一、 研究背景   本论文中的“个人摄影”(personal photography)的概念即区别于专业摄影(如商业摄影、广告摄影及艺术摄影等),也非摄影爱好者的摄影创作,而指的是摄影者作为普通大众,利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为了留念、纪录或私人事物等目的而拍摄的图片。个人照片是人们构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