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1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风神高爽骨亦奇——吴悦石书画艺术品读
相关描述:  当今画坛,随着以传统绘画为根基的创作团队越来越受到关注,画坛也呈现出一派发展、繁荣的态势。中国画,必当有中国精神才站得住、立得稳。而在全国大展中占主流的当代新工笔绘画,其影像描摹、肌理处理以及特殊工具的运用,制作出的作品画面越来越好看,但是也越发丧失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文化诉求。对大多...
楷书的笔法该如何书写?
相关描述:  楷书书写笔法完备,有提按、快慢、轻重变化,初学者最适宜练习楷书。   点   点画是一些长笔画的浓缩,如一个字的眼睛,是一个字的精神所在。短小的点画书写要轻捷,轻入重收,不可粘滞太久,迅疾转入下一个笔画,这样点画才能写出神采;长点运笔相对要慢一点,这样才显得沉稳一些;如一个字有几个...
罗振玉书学观及其收藏管窥
相关描述:  罗振玉(一八六六—一九四〇),字叔蕴、叔言,晚年号雪堂、贞松老人,祖籍浙江上虞,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于古器物学、考古学、金石学、甲骨学、农学等方面皆有成就。精于收藏考释,著有《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前编》《殷墟书契后编》《殷墟书契考释》等,被誉为“开甲骨文识字之始”,是近代以甲骨文入书...
书之两翼 碑帖之争的背后
相关描述: 曾翔作品   碑和帖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清代以来有关碑学和帖学的分野与争论就不曾间断,在此提及,并无意于碑学与帖学的梳理和辩证。碑和帖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共同构筑了中国书法数千年的璀璨,是书法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均有所长,但无所谓优劣,更不可偏颇。   碑的点画是凿刻的,加上岁月...
吕显富:书法无界 笔墨传情
相关描述:  “知识不应有界限”“ 困难不是借口和理由”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了解书法” ……这是一个书法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梦想。重庆沙坪坝书法教师吕显富热心公益,积极加入到重庆市第二届 “九童圆梦,百家百校”的志愿活动当中,到沙坪坝区二塘小学担任书法校长,与校方一起共同努力,让名家进校园,让...
元画的风格与技法浅析
相关描述:  学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要宗法宋、元,这现在已经为大家所共识,所遵奉,但在实践中,目前学宋画且有相当成绩的不乏其人,而学元画的却不多。   虽然宋代和元代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时期,但从绘画风格而言,两个时代是迥然不同的。从绘画观念上看,宋画写实,山水画讲究气势。五代荆浩开创的“全景山水...
陆俨少诞辰108周年:看经典是如何演绎出来的
相关描述:  2017年6月26日即将迎来陆俨少先生诞辰108周年纪念日。为此,陆俨少艺术研究院将于当日举办“6.26晚晴雅集暨陆俨少艺术院与上海书画院共建签约仪式”。   今人提倡“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古人则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是强调艺术家既要满足表现现实,又要有自己真情实感的...
漫谈画家字
相关描述:  古人谈字论书常提到“书家字”、“医家字”、“道家字”、“作家字”、“画家字”等。之所以这样称谓,大概是因职业的不同而在书风上带出了较明显的群体性特征所致罢。比如,“医家字”往往讲究气脉连贯、不求规范,似乎草草匆匆;“道家字”氤氲嶙峋,字里行间有一番仙风道骨,透出清清泠泠;“作家字”温文...
沉雄朴茂,清敦豪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评郭志光花鸟画创作
相关描述:  花卉草木、鸟兽虫鱼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伴,是人类观看自然的感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人类最早感受自然美的客体对象。人类在观看花卉草木与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中,生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帮助形成人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中国的花鸟画正是这种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和对花卉鸟虫之形象美感受的视觉图像...
方召麐的书法成就及其在绘画中的地位
相关描述:  有人言余之皴为长麻大缕皴,余以为然也。余并非有意为之者也。我至东奔西走,游历欧亚名山大川,笔下只是自己对这双眼之物的感受。至于技法,不过手段而已。艺者进入创作后,不再言技也。如武术家技烂熟于胸,方可用也。余此言说与赵无极(1921-2013),其哑然不语,不知认同否?八四年九月,梁溪方...
书法创作中的四组核心关系
相关描述:  一、迟速与疾涩之关系   “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为牵为撆,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牵掣,讲的是行笔速度。“迟”与“速”是根据行笔速度做出的区分,行笔速度的快慢与笔毫的顺逆相结合,体现在行笔中就成为“疾、涩”,疾则相对快,涩则相对慢,但疾涩不仅仅是速...
米芾《临沂使君帖》:写给临沂使君的信札
相关描述: 临沂使君帖(又称戎薛帖) 31.4×25.1厘米 米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米芾书迹,真、行、草、隶、篆诸多书体皆有涉及,然行书无疑代表其书法艺术成就。苏轼的“风樯阵马”、黄庭坚的“快剑斫阵”可谓的评。诚如苏、黄所言,米芾的行书纵横洒脱、跌宕多姿。   《临沂使君帖》为米芾写...
书融画意淋漓——申少君书法探微
相关描述:  一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画异名而同体”,概述了“书画同源”的本质。在书画诞生之始,“同体而未分”,“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之路上,在“书画同源”的理念之下,善书之画家与有书意之画作可谓众矣,故...
书法创作五大要领,想提高一定要牢记!
相关描述:  三大创作原则   1.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3.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
请循其本,上下求索——门外谈孙晓云的书法理论探索
相关描述:  有朋友转送我一本孙晓云女史的书法理论著作,我颇感意外。于书法,我不仅是门外汉,平时连留意也谈不上;以致这本已经出版了十多年,累计印刷十来万册的《书法有法》竟被我当成是一本普及书法知识的新书。但是读了几节以后,沉甸甸的学术分量已经显示出来了,我本能地意识到遇到一本好书了。虽然作者为了吸引...
罗振玉、傅增湘等跋《杨大眼造像记》现嘉德春拍
相关描述:  2017嘉德古籍春拍征得《杨大眼造像记》拓本一轴,罗振玉、傅增湘、吴士鉴、许承尧、张伯英、徐琪、章梫、宋伯鲁、张公潜等民国大家题跋累累。傅增湘赞其“笔意精鉴,峻健奇绝,高妙古拙,人间至宝耳。愿避水火、风鱼、虫咬,传于永世焉”,许承尧亦赞其“临杨大眼碑字,字拟古人,知之矣。笔笔自好,知者...
古韵留馨——梅花与梅花题材画概说
相关描述:  在中国人的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一种“移情”现象。美学家朱光潜在论述“移情”问题时是这样说的:“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如果...
石渠宝笈著录文徵明《新燕篇诗意卷》现北京保利春拍
相关描述: 文徵明  新燕篇诗意卷 手卷 设色绢本 1544年作   引首:104cm×27 画心:89cm×27 书心:375cm×27   估价:RMB 28,000,000-38,000,000   著录:   1.《石渠宝笈初编》卷六,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上海书店出版,...
张之洞《六言行书联》轴欣赏:笔意开阔 丰润自然
相关描述: 张之洞《六言行书联》   晚清时期,有一批大臣深感闭关锁国的国策桎梏,导致国力孱弱备受列强凌辱,遂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教育,练新军,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欲以此振兴中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张之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晚清名臣...
聊聊宰相刘罗锅和他的书法
相关描述:   帖学自北宋沿行至清代,似乎难以翻出新意,加上康熙喜董、乾隆爱赵,于是赵、董之书,一时风靡天下,陈陈相因,千人一面。故乾隆之设,一些书法家穷则思变,江湖上有金农、郑燮之辈,而廊庙上则要数刘墉了。由于求新变而异众,故自然会遭到苛刻的议论。当时有人认为刘墉的字“如枯禅人定”,笑他抛却前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