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308条信息
- 肖明水彩画作品展举行
- 相关描述: 月9日10时许,肖明水彩画作品展在通化市美术馆举行。展览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陶世虎,中国当代油画院院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郭晓光,中国著名水彩画家、长白山水彩画院院长李振镛等业界大腕云集。此外,展览还吸引了延边、白山等地的众多水彩画爱好者前来观展,这不但是通...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9/n931792.html
2017-05-19 09:31:27
- “风骨魁奇”杨长喜山水画品读
- 相关描述: 杨长喜先生字悦之,别署一山,号卧云斋主、逍遥翁。山东东营人氏。齐鲁大地土厚水深、民风淳朴,自古多慷慨之士,先生的故乡,更是黄河入海之地,河川壮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常言道:山东出好汉。长喜先生便具有典型的山东好汉性格。他为人刚正,工作上克己奉公,事父母至孝,对朋友则至诚至义。朋友们都喜...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18/n931683.html
2017-05-18 16:53:44
- “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
- 相关描述: 不久以前,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一位去世四十年,被时代遗忘的画家德朗举办大型回顾展。画展的题目是“现代的混乱”,它出自超现实主义者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一句话:“现代的混乱,既悖论又奇妙地被感觉到。”法国《艺术的知识》月刊为此回顾展发行专号,编者在简介中劈头质问:“四十年来...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517/n931374.html
2017-05-17 15:01:58
- 书法应在可读辨的前提下 讲究笔墨之美
- 相关描述: 上周,陈传席文章直斥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是外行胡搞。”引起了对吴冠中书法的广泛争议。他更反问:“他对于西方色彩下过功夫,对于世界惟一的中国书法,下过功夫吗?没下过功夫怎么行呢?没有功力怎么行呢?就想成为一代书法家,开一代风气,异想天开只能成为笑柄。”收藏周刊记者通过...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6/n931135.html
2017-05-16 15:04:15
- 书法应在可读辨的前提下讲究笔墨之美
- 相关描述: “原本就是缘于实用价值”,吴冠中曾表示:
上周,陈传席文章直斥吴冠中“写的字根本就不叫书法,歪门邪道,是外行胡搞。”引起了对吴冠中书法的广泛争议。他更反问:“他对于西方色彩下过功夫,对于世界惟一的中国书法,下过功夫吗?没下过功夫怎么行呢?没有功力怎么行呢?就想成为一代书法家,开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5/n930837.html
2017-05-15 12:26:34
- 海上升明月 画坛此香吟
- 相关描述: 沈香吟出身于书香门第,五岁提笔,游艺方家,拜中国著名画家卢禹舜先生门下研习山水,后又求艺于张松、唐辉等先生。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深造于中国国家画院。香吟始终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渗透和表现,她的画作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语言,而且寓意深厚,具有极强的艺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5/n930778.html
2017-05-15 11:35:08
- 七旬老人痴迷“非遗”传承 32载手扎风筝两千余只
- 相关描述:
陈士荣正在风筝布上精心绘制黄鹤楼图样
5月12日,73岁的陈士荣正在风筝布上精心绘制黄鹤楼图样,最近他正着手制作一只高约1.27米,宽约1.3米的黄鹤楼造型风筝,以便于向更多人展示这...
-
http://ca.artron.net/news_detail_
2017-05-14 00:00:00
- “重彩江南——旅美画家吕吉人个展”5月18日亮相上海画廊
- 相关描述:
旅美画家吕吉人
2017年5月8日,“重彩江南——旅美画家吕吉人个展媒体见面会”在上海画廊举行。 据悉,吕吉人个展将于2017年5月18日在上海画廊开幕。展览由上海画廊主办,将对公众呈现吕吉人60幅作品,创作涵盖1994年至今的新工笔重彩画,其中有12幅古镇枫泾、新作等。观者可从...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2/n930255.html
2017-05-12 10:58:40
- 百草园——陈东维的艺术秘境
-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2017年5月19日,艺术家陈东维将在中赫时尚艺术空间举办个人展览,此次也是艺术家陈东维与中赫时尚艺术空间的第一次个展合作,展览将持续至7月19号。
作为艺术史的研究者,陈东维沉醉于和古代大师的神会交游,在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作为以...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0/n929796.html
2017-05-10 13:04:09
- 红楼人物之媚如秋月
- 相关描述: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迷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曾以“千红一窟”的香茗和“万艳同杯”的琼露来款待宝玉。此茶“以仙花灵叶所带之宿露而烹”,而“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酿成,令人仅从文字间便能感其清香甘冽、绝美异常。而这钟造化之神秀的玉液,又如何不是集万灵于一身的红楼女...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10/n929714.html
2017-05-10 09:42:01
- 春山澹冶而如笑——郭熙《早春图》
- 相关描述:
早春图(中国画) 郭 熙(北宋)
《诗经》有诗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豳风·七月》),说的是春天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往来行人的身上,道路两旁的黄莺发出清脆的啼叫声。可见,春天是一个令人心生愉悦的喜庆时节。花朝节、上巳节等节日也都在春天,无论男女老幼,皆外出游春,又或称为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9/n929494.html
2017-05-09 09:18:19
- 立艺术高峰 唱大江东去
-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谈潘天寿
大师即是一部宝典。
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眼里,立心立命、继往开来——潘天寿先生的艺术及其思想,正是中华艺术传承和拓展意义上的宝典。
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大师。他的绘画,代表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高峰。这高峰一边连着唐宋绘画的博大气度...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70508/n929291.html
2017-05-08 10:56:33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谈潘天寿:立艺术高峰 唱大江东去
- 相关描述:
潘天寿 晴霞图 中国画(指墨) 178.5×148cm 1961年
潘天寿 梅月图 中国画(指墨) 182×152cm 1966年
大师即是一部宝典。
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眼里,立心立命、继往开来——潘天寿先生的艺术及其思想,正是中华艺术传承和拓展意义上的宝典。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8/n929123.html
2017-05-08 08:59:56
- 【雅昌快讯】“繁衍的作品”&“作品的繁衍”:米空间首展“繁衍的器官”开幕
-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5月7日,米空间首展“繁衍的器官”在米之米艺·国际艺术中心米空间开幕。蔡应、蔡宇亮、代炼、何姗姗、李创、马浩然、马少林、汪燎、王铁军、晏倚天10位青年艺术家携作品亮相,以作品作为其“繁衍的思想”,创造了一个让观众独自面对的展览。
“繁衍的器官”嘉宾合影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8/n929099.html
2017-05-08 00:46:33
- 丁乙:每个艺术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原点
- 相关描述: 很少有人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三十年,当代艺术家丁乙是其中一位。在5月19日即将于伦敦泰勒画廊开幕的个展中,丁乙带去的仍是其最新创作的十示系列作品,而这一系列从1988年算起,已经创作了二十九年。
泰勒画廊呈现的七张作品中四张是绿色调,三张是红色调,从半浮雕到慢慢发散,从沉静到强烈的爆...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7/n929070.html
2017-05-07 21:45:19
- 丁乙:“每个艺术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原点"
- 相关描述:
本报记者 许望 上海报道
很少有人能把一件事坚持做三十年,当代艺术家丁乙是其中一位。在5月19日即将于伦敦泰勒画廊开幕的个展中,丁乙带去的仍是其最新创作的十示系列作品,而这一系列从1988年算起,已经创作了二十九年。
泰勒画廊呈现的七张作品中四张是绿色调,三张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7/n929219.html
2017-05-07 10:10:24
- “就此别过——刘鼎与韩东”双个展开幕
- 相关描述:
“就此别过——刘鼎与韩东”双个展于2017年5月4日至6月25日期间,在798艺术区魔金石空间举办。
这是又一次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尝试。这个展览的主角是两位交往近二十年的朋友,自认识以来,两个人第一次有机会在同一时空里重现各自创作轨迹中的片段与痕迹。这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有...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70505/n929010.html
2017-05-05 18:33:33
-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得之象外 寄情其中
- 相关描述:
米氏父子的“米家云山”代表作
中国绘画从写真发展到追求意境、意趣,为文人画的孕育准备了土壤。到宋代,一批骚人墨客又以画寄情,借物抒情,遂产生了文人画。
以苏轼、文同、米芾父子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他们都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5/n928802.html
2017-05-05 13:46:00
- 唐承华笔下的别样“写生”
- 相关描述: 站在他的作品面前,你能感受到什么?睁开眼睛,是四面笼罩而来的汹涌生命;闭上眼睛,则是交织纵横的眩晕风景。这支画笔是任性的、挥洒的,却又是含蓄的、思索的、耐人捉摸的。吸引我们去捉摸的,不仅仅是如云色彩的铺陈和乐章般的点线跳跃,因为我们仿佛看到了风景,却又希望看到风景背后的离奇。
画...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4/n928645.html
2017-05-04 21:23:14
-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得之象外 寄情其中
-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从写真发展到追求意境、意趣,为文人画的孕育准备了土壤。到宋代,一批骚人墨客又以画寄情,借物抒情,遂产生了文人画。
以苏轼、文同、米芾父子等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他们都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质信笔...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04/n928392.html
2017-05-04 0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