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110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魏晋古墓——探乱世斑斓
相关描述:  房悦墓:境内出土瓷器最多的墓葬   房悦墓,亦称房公墓,讹传为"皇姑墓".位于高唐县城关镇县,房悦生活于东魏时期。   1972年春,生产队因抗旱打井用砖,将房悦墓掘毁,出土墓志铭一盒。墓志铭为边长0.565米的正方形,其上有孟顶形、四角各有一铁环的石盖,通高0. 175米.顶刻阳...
南京百年李鸿章祠堂屋顶被暴雨冲出大洞
相关描述: 南京百年李鸿章祠堂屋顶被暴雨冲出大洞   近日,有市民在网络上曝料呼吁称:“李鸿章祠堂后殿损坏严重,内部精美木雕被暴雨淋毁,急盼文保部门加强修复保护。”昨天,记者看到,这座百年老殿,因为近日暴雨,大殿的东侧破了几个大洞,而洞口的瓦片快要掉下来。而昨天,南京文物部门已经回应,称修缮方案...
从梅子青釉穿心炉争执看器型的断代
相关描述:  现今收藏界有一种认识,把器型作为古器断代的首要依据,这样的断代思路是不科学的。器型在各朝代之间都有模仿,简单地拿器型作为断代依据,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和错误。   若干年前,有位“器型断代论者”与笔者争执一件龙泉炉的年代问题,对方死抱着“器型断代论”不放。那件龙泉窑梅子青釉器物为“穿...
明城墙“龙吐水”是排水系统在工作 康熙时古桥被淹
相关描述:  清代古桥整体被淹,城南古民居进水、龙脖子段城墙喷出道道水柱……昨天的一场大雨,南京很多文物建筑也出现险情,有关部门积极应对,确保文物安全。   康熙年间的古桥,几乎要“潜水”了   昨天上午,雨花台区板桥街道的板桥老街被淹。坐落在板桥河上的板桥,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桥,其两侧还留...
南京遭暴雨 明城墙再现“龙吐水”景观
相关描述:   6月27日,南京地区再降暴雨,雨水渗入历史悠久的明城墙墙体内,经由其排水系统喷吐而出,形成了独特的“龙吐水”景观。   新华社发(王跃武摄)
南京暴雨明城墙现“龙吐水”:系包山墙 防山体塌方
相关描述:   三峡晚报讯 6月27日,南京地区再降暴雨,雨水渗入历史悠久的太平门段明城墙墙体内,经由其排水系统喷吐而出,形成了独特的“龙吐水”景观。   据悉,因为太平门段明城墙是包山墙,山上大量的雨水流淌下来,必须要通过城墙自身建造设计中的排水系统及水流冲刷形成的排水缝隙向外“放水”,否则积...
南京遇暴雨 清末城墙再现龙吐水
相关描述:  清代古桥整体被淹,城南古民居进水、龙脖子段城墙喷出道道水柱……昨天的一场大雨,南京很多文物建筑也出现险情,有关部门积极应对,确保文物安全。   康熙年间的古桥,几乎要“潜水”了   昨天上午,雨花台区板桥街道的板桥老街被淹。坐落在板桥河上的板桥,是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古桥,其两侧还留...
虢都上阳城
相关描述:  三门峡市区崤山路东段以南的地方,是西周期间分封的虢国都城——上阳城的遗址(今李家窑村)。这个沉积了几千年的地方,随着三门峡市城市扩建时考古工作者的精心发掘而向世人露出了真面容。   20世纪90年代初,位于市北郊的上村车马坑出土了大量的虢国贵族陪葬品,考古学家们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对当...
在景德镇享受陶瓷痛并快乐,在三宝村感受生活随遇而安
相关描述:  大雨滂沱,挂在玻璃窗上的水帘,让我们几乎看不清前路。   仲夏,却也有闹情绪的时候。景德镇瞬间变成了水城,安居在三宝的艺术家们,有的也练就了排水防涝的本领。王豫明在景德镇的家,距离三宝路口不远。一栋两层楼的农房,经过改造之后朴质而独具美感。进出三宝国际艺术村,必须路过这栋小楼房,尽管...
重庆主城首现南宋古城墙 长140米 条石规整排列
相关描述: 重庆主城首现南宋古城墙   重庆历史上有4阶段筑城,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南宋时期彭大雅所筑的重庆城,在彭大雅“不把人当人看,不把钱当钱看”的筑城思路下,冒着战火修筑而成的牢固宋代城墙,挡住了蒙古铁骑数十年的进攻。   数百年岁月过去,当时牢不可破的宋代城墙,一度消失在了时间的车轮下,让...
【热点】故宫就“裸体模特”事件说明 拍摄者作出回应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专稿)刚刚过去的5月,一组在故宫博物院内拍摄的裸体照片在网上流传,其中有一张裸身女子坐在故宫螭首上的照片,被认为是亵渎文物,引起争议。   6月1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对不雅照事件进行回应称,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公开进行如此摄影行为,特别是坐在文物建筑螭首上进行拍照,不仅违反社...
二里头遗址运用新技术进行全面精确测绘
相关描述:  原标题:二里头遗址首次运用航模、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全面精确测绘。   3月开始的“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接近尾声,与以往发掘不同,本轮发掘全面借助全站仪,并首次运用航模、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对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北部2号、3号、5号基址及1号巨型坑进行全面...
重庆钓鱼城考古重大新发现
相关描述:  合川,古时称为合州。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祜三年(1234年)为抗蒙兵,合州在州城之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州治所迁居钓鱼城。昨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最近在合川钓鱼城范家堰考古工地发掘中,发现了高规格的建筑基址群,初步推测这里便是南宋时期的合州州治所在地。这是我市近年来...
大渡口发现6具1600多年前白骨残骸
相关描述:  “大新闻!大渡口钓鱼嘴一带意外发现南北朝早期砖石墓葬,6具身份不明的白骨残骸惊现墓室内。”5月29日上午,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队员朱寒冰发出微博。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赶赴考古现场了解到,6具白骨残骸已历时约1600余年,其中有3具壮年成人骨骸、2具青少年骨骸和1具不超过10岁的幼...
九龙坡发现南宋涂山窑遗址
相关描述:  日前,考古专家认定,今年4月在九龙坡区走马古镇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清理出的一座古代窑址,确认属于南宋时期的涂山窑遗址。这对进一步探究重庆涂山窑的地域分布、窑炉形制、产品特征等具有重大意义。   4月12日,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接走马镇报告称,该镇慈云村金银山公墓施工现场发现大量瓷器残...
雨花台出土铜六面印墓主可能是东晋贵族
相关描述: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之后,市考古研究所昨天通报称,雨花台区铁心桥尹西村发现的一处古墓属于东晋家族墓,一号墓出土的一枚罕见铜六面印印文显示,家族墓的主人叫“张迈”,多半是一位有教养有身份的仕族人物。东方卫报记者 史骏   今年3月24日,雨花台区铁心桥尹西村一处停车场内,挖掘机在取土时发...
六朝家族合葬墓现罕见六面铜印
相关描述:  昨天,记者在南京市博物馆的会议室内,看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拿出几样“新鲜出土”的珍贵文物。据介绍,今年3月24日,在铁心桥尹西村后头山停车场内,挖掘机在取土时发现一道古墓砖墙。随后雨花台区文化局通知了市文化局和南京市考古研究所。至5月10日,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确认存在4座墓葬,属家族...
六朝家族合葬墓现罕见六面铜印 熏炉有烟灰痕迹
相关描述:  昨天,记者在南京市博物馆的会议室内,看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拿出几样“新鲜出土”的珍贵文物。据介绍,今年3月24日,在铁心桥尹西村后头山停车场内,挖掘机在取土时发现一道古墓砖墙。随后雨花台区文化局通知了市文化局和南京市考古研究所。至5月10日,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确认存在4座墓葬,属家族...
南京东晋墓金饰现高超掐丝焊珠技艺
相关描述: 张迈六面印 瓶形金饰 方胜纹金饰 对鸟纹圆形金饰 鱼形金饰   今年3月24日,一辆挖掘机在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尹西村后头山停车场内取土时,发现一道古墓砖墙。昨天下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就该处墓葬的考古发掘情况对媒体进行了通报,并展示了部分出土文物。其中,两座女性...
城口发现大型明代砖券墓葬 出土魂瓶和花纹砖
相关描述:  近日,记者从城口县获悉,该县在修齐镇村级公路修建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一穴六室”的明代古墓葬。该规模的明代墓葬群在重庆境内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据悉,墓群位于城口县修齐镇枇杷村5组一名叫“老鸹池”的地方,今年2月份就已被村民发现。但由于“忌讳”,村民又用泥土把洞...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