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8秒
所有结果149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艺术市场:大佬操纵的路径
相关描述:  简单从金钱这条线上去找,大佬,就是拿钱最多的人。   文化学者、作家吴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件高仿明清官窑,成交价100万人民币,那么谁拿了大头?   成交价:100万;   出厂价: 4万,约占成交价4%,由制假者获利;   各项鉴定费用:3万,约占成交价的3%,由鉴定专家获...
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值得收藏?
相关描述:  编者手记:李彦君先生成长于黑龙江巴彦县,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十几年前来到北京打拼,一手创办了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现为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玉器珠宝专业委员会主任。尽管来京多年,乡音依旧未改,谈话间常带有东北式的幽默。记者刚落座,李先...
拍卖“拒付”事件折射行业诚信危机
相关描述:   2月8日下午,“阿特小白”在新浪微博爆料“十年前,美国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国内拍卖行拍得几百件艺术品后跑到美国,后以不喜欢艺术为由拒付画款,并遭起诉。”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不小的波澜,“拍而不买”再次被提及。   “拒付”现象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甚至已经...
艺术品市场丑闻为何接二连三
相关描述: 汉代玉凳   相关链接:   天价“汉代玉凳”拍出收藏乱象   艺术品鉴定行业混乱 拍卖市场水深   近日,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被质疑为赝品,再次激起拍卖市场的千层浪。质疑声从汉代玉凳的真伪,延伸到拍卖方涉嫌拍假,有洗钱、骗贷之嫌,再到文物鉴定行...
罔顾常识 藐视监管
相关描述:  汉代连凳子还没发明出来,所谓的“汉代玉凳”难道是穿越而来?“作假不专业”的天价汉玉凳,与其说是,不如说是,监管有多无力,作假就有多猖狂。当下,假鉴定、假拍卖已经不单是艺术品收藏界的“风花雪月”,而是成为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权益的一颗毒瘤,到了非治乱不可的时候了。   不少专家从汉代礼制...
汉代玉凳“穿越”而来?
相关描述:  龙年伊始,热得发烫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被泼上了一盆凉水——不少网民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发帖称,2011年以2.2亿元成交、创下玉器拍卖纪录的“汉代玉凳”是赝品,拍卖方涉嫌拍假,天价拍品背后难逃“洗钱”、“骗贷”之嫌。   新华社“中国网事”就此事采访当事各方最新获悉,由于艺术品鉴定本身...
2.2亿汉代玉凳其实是个局
相关描述:  体积:化妆台127.3×81×47.8cm,坐凳45×45×32cm   重量:化妆台265.2斤,坐凳72.7斤   成色:玉质青黄色,间有糖色成分   结构:以大小玉板按照榫卯结构组合而成,玉制家具中极为少有   样式:台桌由十扇围屏拼合构成,围屏梁上浮雕螭纹。坐墩面板及四...
天价“汉玉凳” 缺位是监管
相关描述:  春节期间,一条“汉代玉凳”在贴吧、微博等网民聚集地引发热议。这套“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拍出2.2亿元的天价,成为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很多网友指出,在汉代,我们的先人还是席地而坐,到唐代坐凳才出现!(1月28日《现代快报》)   不少专家从“汉代礼制...
2.2亿拍卖赝品汉代玉凳是在戏弄谁的智商?
相关描述:  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   拍卖市场好不热闹,从造假的金缕玉衣开始,徐悲鸿的画、宋徽宗的字,再加上这个天价玉凳,...
拍卖市场知假卖假须严惩
相关描述:  2.2亿元!一条天价汉代玉凳,日前引发了一场热议。此前据媒体报道称,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一跃成为去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近日有网友和专家质疑,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
汉代玉凳折射艺术品市场零监管
相关描述:  造假泛滥,源于监管之失。与其他市场相比,国内艺术品市场可以算得上是“零监管”的市场,多年来一直放任自流,“作假不专业”的“汉代玉凳”就是对监管的嘲讽,当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重典治乱的时候了。   春节期间,除去红红火火的过年新闻,一条“天价汉代玉凳”在贴吧 、微博等网民聚集地引...
投资艺术市场规避风险乃首要
相关描述: 倪瓒《江亭山色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今艺术品拍卖可谓热闹非凡,各地不同规模的艺术品拍卖槌声不断,参与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人与日俱增,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艺术市场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四假”上。所谓“四假”是指图录造假、天价造假、宣传造假、气氛造假。   眼下,由于艺...
透视中国艺术品拍卖之乱象
相关描述:  七个月前,一个莽撞小贼潜入故宫博物院走了一遭,无意中掀开了“皇帝新装”的遮羞布,无数的秘密被接连抖落出来。来自故宫2011年8月的一份内部会议内容显示,“十重门”后,故宫期待着一个舆论焦点。   这个对象很快到来。8月下旬,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个全称叫唐长沙窑人物贴塑大执...
去年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近600亿元
相关描述:与房产、股票、基金持续低迷形成强烈反差,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相当火暴。上半年近乎疯狂,下半年趋于理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接近600亿元。其中保利拍卖全年总成交额高达121亿元,位列第一;嘉德拍卖以112.3亿元紧随其后。文交所遍地开花、“金缕玉衣”骗贷案、拍卖公...
艺术品市场由疯狂到理性
相关描述:  与房产、股票、基金持续低迷形成强烈反差,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相当火暴。上半年近乎疯狂,下半年趋于理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接近600亿元。其中保利拍卖全年总成交额高达121亿元,位列第一;嘉德拍卖以112.3亿元紧随其后。文交所遍地开花、“金缕玉衣”骗贷案、拍...
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关键词:份额化 天价瓷
相关描述:  回溯2011年,春拍的火爆、秋拍的回调、对天价的震惊、对伪作的质疑……无不牵动人心。这一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历史最好业绩,这一年,各种负面报道屡见报端也让整个艺术品市场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此,本版借2011艺术品市场关键词盘点,还原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   份额化   2...
伪作不“伪”亦难言真 画家不认可委屈满腹
相关描述:  当代画家段正渠“假画门”事件半个多月以来引来了业内人士的种种猜测和质疑,近日,随着媒体的报道、当事人出面澄清、画家发布回应博文,事件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   2011年12月31日,上海聚德拍卖油雕部主管查海蓝决定开设网络微博,发布信息,应对此次“假画”危机的种种质疑。   查海蓝...
关于拍卖行业相关的涉税问题
相关描述:  随着我国民间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个人通过拍卖市场转让各种财产(包括字画、瓷器、玉器、珠宝、邮品、钱币、古籍、古董等物品)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在拍卖市场逐步火热的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对于拍卖市场中涉及的税收问题也越加关注。对于藏品拍卖涉及的流转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在1990年就曾进行过明确。...
假古董真拍卖:揭秘收藏骗局
相关描述:  到地摊上花个百八十块钱买件假古董,然后找家拍卖公司以古董的名义上拍,估价起码10万,你相信它能拍出去吗?面对大量鱼目混珠的假古董,藏家哪儿那么容易上当受骗?按说东西没卖掉,拍卖公司就没有佣金可赚———而这可是全世界所有拍卖公司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然而,某些拍卖公司压根就不在乎:整场拍卖...
如何避免陷入“假货”泥潭
相关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徐悲鸿的《人体蒋碧薇女士》还是张晓刚的《小女孩》,无论是已经上拍的还是即将上拍的,赝品、伪作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近年来,国内拍卖界多次爆出“买假”“拍假”等纠纷,买卖双方甚至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2008年的“230万拍吴冠中假画案”:一位买家花25...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