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070条信息
- 把中国手工艺品数字化这事儿还得靠 Google
- 相关描述: 今年 8 月 1 日将北京总部从五道口的科建大厦搬到融科资讯中心后,Google 中国又短暂地出现在了中国人的视野里,此时距离 Google 进入中国已经过去了 10 年。虽然 Google 中国在前 4 年里让自己的产品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离开中国后我们却很少听见它的消...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4/n860460.html
2016-08-24 11:33:41
- 【雅昌快讯】打造中国手工艺术基因库 Google文化学院与6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线上展览
- 相关描述:
发布会嘉宾合影
2016年8月23日,Google文化学院中国民俗艺术合作伙伴发布仪式在Google北京办公室举行,Google 大中华区总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Google文化学院项目经理Simon Rein、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中国非遗产业...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3/n860178.html
2016-08-23 20:06:40
- 折扇:注定是文人门风中的枝叶
- 相关描述: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书法或是绘画最好是附在折扇之上。越过唐风宋雨、明水清山,出落成那一顶民国的松上夜雪,才衍生几许魂魄,几许灵通。
多神呀!既可纳凉又可展示书卷气的折扇!
曾经,折扇作为文人们贴心贴身的饰物,一袭长衫之下,打开的是才子佳人的风情,写不尽人间冷暖,画不完山水自然...
-
http://news.artron.net/20160823/n859735.html
2016-08-23 09:04:10
- 钱松喦画语:画中四难
- 相关描述:
钱松喦 今日江南分外娇 124×193cm 1974年 无锡博物院藏
相传画有四难:“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这是前人从创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但是究竟难在哪里?
“画人难画手”,人的面目不一定比手容易画,但是大家对面目特别注意,连小孩子画的人,面...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22/n859245.html
2016-08-22 08:55:27
- 他把“雅集”开在LV楼上,原来在武汉也有人过得这样风雅快活
- 相关描述: 多年前,武汉城市天际线还没有越长越高的时候,沿江大道兰陵路口的时代广场可谓是一座神气的地标建筑,它不仅是当时沿江大道的第一高楼,还吸引到了武汉首家LV专卖店的入驻。
当时,能在时代广场写字楼上班的白领多少是让人有心生羡慕的,毕竟每天和一线江景、LV相伴,在凡夫俗子眼中,这种“尊贵...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9/n859061.html
2016-08-19 17:46:41
- 【雅昌精编】600岁故宫卖萌 一年卖出10个亿
- 相关描述: 提起故宫,总给人以严肃庄严的感觉,在封建时期也是权力的象征。然而近几年,故宫开始也紧跟时代潮流,变得“萌萌哒”,久居深宫的后宫娘娘戴上了VR眼镜,高冷的皇帝成为游戏主角,“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成为网红式的金句……其一贯高冷而神秘的形象也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卖萌瞬间变得温情起来。
...
-
http://hn.artron.net/20160818/n858469.html
2016-08-18 14:31:27
- 西安不倒翁设计 激活陕西本土文创产业
- 相关描述:
西遇纪系列原创现代陶瓷挂件Q版“胖胖兵马俑”卡通萌物悬挂风铃
西遇纪系列原创《陕西十大怪》明信片套装
编者按:有着600岁高龄的故宫堪称文创产品界第一“网红”,“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雍正御批”胶带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已然成为年轻人的潮范儿必备。毫无疑问,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6/n857388.html
2016-08-16 10:03:57
- 一场难以消化的艺术盛宴
- 相关描述: 《内美静中参——黄宾虹书画精品展》,这场注定是深圳博物馆本年度或者是近年来最重头的展览,8月12日正式开幕。对于很多艺术业内人士来说,这场展览令人欢欣雀跃,决计要前往一睹。而对于广大普通观众来说,黄宾虹的这个一等一的艺术巨匠的名字似乎却颇陌生。而在开幕当天的展场内,也有观众发出“似乎并...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816/n857264.html
2016-08-16 08:34:15
- 明代文化繁荣 折扇广泛流传
- 相关描述: 根据汉代班婕妤的题诗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老媪书扇的故事,说明扇子在汉、晋时代有的已成为艺术品。长期以来,扇面绘画成为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一种形制,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组长潘深亮称:“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题诗作画为风雅,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宋代宫廷扇兴盛造型多样
...
-
http://news.artron.net/20160815/n857004.html
2016-08-15 09:47:25
- 扇面市场今年走高
- 相关描述: 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天在会稽遇见一卖扇老太太,他问:“此欲货耶?一枚几钱?”老太太回答:“二十许。”于是,王羲之拿起了其中一把扇,并取出毛笔直接在扇子上书写了五个字,老太太不解,甚至感到惊恐称:“老妇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羲之笑笑称:“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老太...
-
http://news.artron.net/20160815/n857001.html
2016-08-15 09:44:47
- 【雅昌专稿】101件工艺精品带你领略明清两代皇家御用苏州工艺巅峰之作
- 相关描述:
“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海报
导言:在明清两代王朝里,苏州工艺得到了更到了皇室的极大认可。当苏州博物馆新馆十周年之际,2016年8月13日,“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中,故宫博物院特遴选出所藏的86套(101 件)苏作文物集结回乡,为观众展现明清两代宫...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811/n856081.html
2016-08-11 09:02:59
- 扇·境
- 相关描述: 扇面画,实际上就是被中国文人认可的一种国粹。和对现实精神生活追求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儒、释、道所追求的,所谓“仙风道骨”的一种精神表象。说白了,就是人们借以的一种载体,来表现其儒雅风度的一种人文文化。
自古到今,扇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实际的现实生活。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现实的历...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0810/n856270.html
2016-08-10 15:33:11
- 文人津津乐道的团扇
- 相关描述: 团扇纨扇从一开始便是哀怨的符号,像明代大画家唐伯虎《秋风纨扇图》用图画加诗词的形式,更加明晰地表达了以往的寓意,从而使“秋风纨扇”成为一个新典,比喻秋日凉风至扇子弃不用,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唐伯虎在这画上跋曰:“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这真真是...
-
http://news.artron.net/20160803/n854927.html
2016-08-03 09:09:50
- “一把扇骨能换五台空调”正常吗?
- 相关描述: 随着盛夏的来临,又到一年玩扇季。随着电扇和空调的普及,折扇的使用功能已经大幅萎缩,前些年经营折扇的店家难以为继。但不料时来运转,近年来,扇子但行情风生水起。现在一把稍有名气的师傅做的玉竹扇骨,动辄上万元,三四万元的很常见,至于凤眼、湘妃等名贵竹子做的扇骨,其价格更是令人咋舌。而纵观目前...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729/n854263.html
2016-07-29 16:53:30
- 张捷:风物在手——传统扇面艺术
- 相关描述: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扇画是传统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语言和艺术奇葩。扇子在古代有“摇风”“凉友”等别称,在电风扇、空调普及之前,扇子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暑良助,自始画家和文人在扇子上绘画书写之时,扇子开始从单一的实用性而走向功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从而变为文人...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729/n854241.html
2016-07-29 16:01:59
- 台北故宫藏折扇特展:藏在袖间的微型山水
- 相关描述:
七月,正式的伏天袭来。
这样的天气去看一场“清凉”的展再好不过——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馆藏明清折扇珍品,38件成扇及扇册,取名“惠风和畅”。
没有冷气的古代,古人凉爽有何秘招?全在这“怀袖之物”中了。
扇从日本来
折扇,古代叫“聚头”,又叫“聚骨”、“蝙蝠...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60728/n853943.html
2016-07-28 15:05:24
- 一把好扇自生风
- 相关描述: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这是唐代诗人项斯所写的《古扇》,真能发思古之幽情。的确,在我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岁月里,扇子便是夏季最为主要的纳凉工具。宋代陶谷的《青异录·器具》中有“净君扫拂尘,凉友招清风”句,将扇子称为“凉...
-
http://news.artron.net/20160728/n853898.html
2016-07-28 11:03:45
- 总有“凉友”送清风
- 相关描述:
天气入伏,正是烈日炎炎的时节。这个时候,自然是躲在空调房里最为舒适惬意。“甜”外思“苦”,难免生出“没有空调的时候人是怎么过的”这样的感慨来。其实没有空调,还有一位节能环保的“夏日之友”,至今日依然兢兢业业地在不少人手中服役,它就是——扇子。
扇子,其名似乎有点通俗,宋人有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26/n853384.html
2016-07-26 11:55:19
- 走出象牙塔是文创产品的制胜之道
- 相关描述: 7月6日,腾讯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新开发的产品让久居深宫的后宫娘娘戴上了VR眼镜,高冷的皇帝成为游戏主角,“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成为网红式的金句……随着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对文化衍生品潜心开发,一些承载丰富文化内涵并具有突出使用价值、欣赏价值的文化创...
-
https://news.artron.net/20160726/n853298.html
2016-07-26 09:09:51
- 鼻烟壶渐成拍场重要板块 玉质鼻烟壶成交价高
- 相关描述: 近年来,鼻烟壶在各大拍卖活动中频繁出现,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家都收藏有大量的中国鼻烟壶,国外还专门成立有鼻烟壶协会。其中后起之秀“内画鼻烟壶”,它将工艺技术与传统书画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使鼻烟壶除其实用性外,更具有了一种微型工艺品的特质,至今仍是人们争相购藏的藏品。业内人士分析称:“...
-
http://news.artron.net/20160725/n853108.html
2016-07-25 13: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