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176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墨者之路
相关描述:  画家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与成长的环境相关,格调、气息往往就来自于对成长过程中某种瞬间的在意与捕捉。有着这种认识的人,通过作品实际是很容易看清画面背后的画家的。当然,如果能具备多一些的专业知识,对作品的认识也可能会更充分一些,但缺少感情的专业人士,却未必能对作品有更多甚至更恰当的解读。 ...
陈艺双:丁敬与金农交往
相关描述: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脾气古怪,不愿“折腰向人俯仰”。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载:“冬心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   实际上,金农同志者不少,丁敬便是其中之一。两人同是钱塘人,住所仅隔数步之遥。杭世骏《道古堂集·丁敬传》中称丁敬“与金农相距一鸡飞之舍,与...
从“渴笔八分” 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相关描述: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著作较多,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等等。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冬心先生诞辰330周年,在时隔3...
清代丁敬与金农交往:只寄得相思一点
相关描述: 金农坐像   金农为“扬州八怪”之首,脾气古怪,不愿“折腰向人俯仰”。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载:“冬心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   实际上,金农同志者不少,丁敬便是其中之一。两人同是钱塘人,住所仅隔数步之遥。杭世骏《道古堂集·丁敬传》中称丁敬“与金农相...
“一官归去来 三绝诗书画——郑板桥专题展”在嘉兴博物馆揭幕
相关描述: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嘉兴博物馆联合潍坊市博物馆呈上“一官归去来 三绝诗书画——郑板桥专题展”,陪你一起度过大年。展览期间将推出相关配套活动,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   展览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淡如我辈成胶漆,狂到狂奴有...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郑板桥专题展
相关描述:   世人皆知郑板桥诗书画,称“三绝”。   他的诗直抒胸臆,立意高远,其书学古而不泥古,自树一帜;   他的画,师法自然,痴爱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作画必有诗,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将诗书画融为一体。   他自谓诗为一、...
黄慎笔下的女性世俗生活
相关描述:  黄慎(1687-1770),出生于福建宁化。因父丧家贫,而奉母命,赴建宁拜师学画,专习画像技艺。自康熙五十八年(1719)辗转福建、江西、广东等多地,卖画为生,以润笔赡养家人。自雍正二年(1724)起,寓居扬州十二载,画名大盛,“瘿瓢之名满天下”,与金农、罗聘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一官归去来 三绝诗书画——郑板桥专题展”在嘉兴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嘉兴博物馆联合潍坊市博物馆呈上“一官归去来 三绝诗书画——郑板桥专题展”,陪你一起度过大年。展览期间将推出相关配套活动,展览将持续至4月10日。   展览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淡如我辈成胶漆,狂到狂奴有...
“八怪”集结德基 重现画坛奇观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2月6日耀世开展
相关描述: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于2018年2月6日在德基美术馆正式开展,展期三个月,共展出扬州八怪十四位代表人物多达百余件(套)精品佳作。展览包含绘画、书法、文房三大门类;在作品题材上涉及山水、人物及花鸟;而在装裱体式方面,既有巨幅立轴,也有精致的册页、手卷,以此全面展现“扬州八怪”的艺术...
《杜氏草堂竹谱》正式出版
相关描述:  日前,当代墨竹画家杜振迎所著《杜氏草堂竹谱》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杜振迎,一九四八年出生,河北省衡水市王许庄人,擅画墨竹,宗法板桥。自建杜氏草堂书画院,号板桥门下,草堂主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习画墨竹,直追元明,尤喜板桥墨竹,至今研习板桥竹画法四十余...
独从淡简写妖娆 阿堵传神数瘿瓢 ——读黄慎《仕女图》册
相关描述: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八十四岁高龄的福建宁化人黄慎卒于县城本宅。(1)他曾两次寓居扬州,约有十七年的时间在扬州度过,(2)扬州成为了黄慎的“第二故乡”,是其真正意义上的“福地”。   从雍正二年甲辰(1724)夏,三十八岁的黄慎来到扬州,到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春,黄慎携...
画家书的成功典型 ——李鱓书法略说
相关描述:  “扬州八怪”之一的懊道人李鱓(1686-1762)出身于江苏兴化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经历与同列“扬州八怪”金榜的同乡郑板桥(1693-1765)颇为相象,均为举人出身而担任过七品芝麻官,后又集居扬州以卖画为业。当然,更为相同的是,两人都擅长写意花鸟画,且颇受时人青睐。   虽然,李鱓、...
卢辅圣:中国文人画简述
相关描述:  中国文人画是世界上唯一由知识分子所建构的绘画形态,并以其长达1000多年的演化发展过程,占据了中国美术史的煌赫篇章。      畅神适意的价值取向   早在魏晋南北朝,就有不少士大夫参与绘事,其中可见顾恺之、宗炳、萧绎那样的文化名人。到了唐末五代,擅画的文人更多,他们凭借自己...
阴澍雨│隐现的骨力——我的没骨花鸟画研究与创作
相关描述: 阴澍雨  秋茄  纸本水墨  65×45厘米  2016   中国花鸟画领域中,没骨花鸟画从五代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法体系。特别是从明清以来的花鸟画作品来看,没骨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当下的花鸟画创作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艺术资源。但是在当今的创作中,很难见到优秀的没骨花鸟作...
金农铭砚台亮相广州荣古斋
相关描述:  金 农 (1687一1763)。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号司农、吉金,冬心,又号嵇留山民,曲江居士。浙江钱溏(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晚年居扬州以卖画自给。嗜奇好古,善画梅,工书,分隶独绝一时。   金农嗜好藏砚,拥有佳石一百二十方,自号“百二砚田富翁”。著名砚铭...
【雅昌专稿】吴悦石:不问画技高深 先问读书一二
相关描述: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在吴悦石先生看来,是一则至理之诗,可通达书画。放在首位得就是“学问”二字,在书画里面的眼力、笔力,也是来自于此的积淀。 吴悦石先生   从少时就开始写字习画之路,在先生默...
【雅昌专栏】陈履生:对笔墨的探索和创新
相关描述:  答友人问之四   您对笔墨的探索和创新或者对于中国画技法、形式等方面的开拓创新发展或改进有哪些?   对于中国的笔墨,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奉为圭臬,有人视为零,各抒己见,各有所好。但是,有一点我是始终坚持的,笔墨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之上。首先“骨法用笔”非常的重要,如果你不能写...
如何一口气读懂中国绘画史
相关描述:  东晋顾恺之之后,开始了中国美术史的人物记载,展子虔让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山水画,李昭道建立了唐代青绿山水的标准图式;王维的“水墨最为上”开创此后千年的水墨文人画进程。近世西学东渐,素描的强行介入,中国画有了新的面貌,然而,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却至今仍然是一个问号。   顾恺之是记载的最...
从“渴笔八分” 看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相关描述: 清 金农 漆书文辞 立轴 绢本 53.5×152.6cm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著作较多,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著...
梅花心事几人知
相关描述: 布衣曲江客——金农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   自古中国文人喜爱梅花,认为它是不屈精神与高雅情怀的象征。   金农的画,造型奇特,尤其是画梅,为后世所称重。其入室弟子罗聘,号两峰,也是扬州八怪之一,继承了金农优点,亦工画梅。翁方纲,字正三,号苏斋等,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金石...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