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1秒
所有结果118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南京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描述: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南京泥人……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今年下半年,南京将制定出台《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望通过立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
中国手艺人如何保存传统手艺
相关描述:  日本民艺作家盐野米松来到中国,和《汉声》杂志社的创办人黄永松一起分别在西安和北京做了两场讲座。这两位与中国大陆关注手艺和手艺人的前辈聚在一起,向读者们介绍了各自对于“留住手艺”的理念。   在西安做活动的时候,他们遇到一位做蒸笼(连带盖子的一组称作蒸笼,单独的一层称作笼屉或笼格)的手...
旧时手艺人恪守行业准则 所做锡壶无毒
相关描述:   新近得到这把锡壶,民国之物,壶底有“泰县李同兴造”及“大花”等款字。字很端正,款亦别致,商号款在方框内,下面有象征“福禄”的葫芦形印,内中印文“大花”应该是壶的型号。款识不仅使壶增色不少,同时也让壶的价值有了提升。   去年就已经在网店看到了锡壶,奈何山东卖家的索价超过了我的心理...
“道方壶”将亮相何道洪紫砂艺术特展
相关描述:  2016年7月15日至7月1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的“大道至简 巧思如玉”何道洪紫砂艺术特展上,将展出一只由何道洪制作的绝世大壶——“道方壶”,此壶如果沏茶,能盛水80斤,约40升即40000毫升,按每杯茶20-40毫升算,足够上千人同时饮用。   何道洪 道方壶   不仅仅...
何道洪大师扛鼎力作,沏一壶茶可千人同饮
相关描述:  试想一下,如果上千人一起品茶,但只沏一壶,一般的壶岂能做到!于7月15日至7月17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的“大道至简 巧思如玉”——何道洪紫砂艺术特展上,将展出一只由何道洪大师制作的绝世大壶——“道方壶”,此壶如果沏茶,能盛水80斤,约40升即40000毫升,按每杯茶20-40毫升算,...
四川“非遗文化”成都漆艺的凤凰涅槃
相关描述:   余光全师傅在整理存漆   5月初,2016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上,四川省成都漆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和成都银花丝大师倪成玉跨界合作漆艺·银花丝吊坠,吸引了不少观者驻足。漆艺的细润光泽和绚丽图彩,与银花丝的晶莹剔透、典雅高贵,令这批首饰挂件顿生别样风采。   尹利萍制作漆器...
文房古玩收藏手册
相关描述:  文房古玩也即古代文人书斋里用于写作、画画的用器。由于文化人的参与,文房古玩历代以来都是最受青睐的收藏品。如今,收集珍藏文房古玩,再也不是个别文人墨客的行为,藏家日渐增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收藏群体。   文玩器具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和藏家的宠爱。原因有三:其一文玩具有浓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卓凡:中国书房——从工匠精神谈起师大讲座
相关描述:   2016年6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卓凡,在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06讲堂为“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第一期寿山石雕培训班”的学员们做了一场名为《中国书房 从工匠精神谈起》的专题讲座。从四个方面探讨工匠精神。 卓凡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雕塑家,...
看现代神手如何让文物起死回生
相关描述: 故宫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察看修复的香炉 赵晓龙与妻子张晓珑利用显微镜对文物的成分进行分析   今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随着它在网上热播,这些国宝守护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藏家在关注各类精美艺术品自身的各类价值之余,也开始关注起它们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它们是如何经过历...
现代“神手”如何让文物起死回生
相关描述: 故宫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察看修复的香炉。新华社发 赵晓龙与妻子张晓珑利用显微镜对文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新华社发   今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随着它在网上热播,这些国宝守护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藏家在关注各类精美艺术品自身的各类价值之余,也开始关注起它们背后的故事...
非遗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相关描述:  一群好奇的观众,围着一个80岁的老头,只见刻刀翻转起落间,一个关羽的形象初现模样,这一刻仿佛只属于他和他的皮影世界。   年事已高,说话已不再流利,谈起皮影雕刻技艺,张老打开了话匣子,对皮影雕刻技艺的情感源源不断地向外涌出。   11岁那年,张魁接过父亲手里的刻刀,开始了自己70年...
传统手工艺的无用之道:原创生态品牌创始人马可
相关描述:  一走进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是中国知名服装设计师马可以服装为载体创作的艺术作品《土地》。马可曾是服装品牌“例外”的艺术总监,现在专注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调研及创新,此次参展作品展示了取自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呼应国家馆主题“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
清华“95后”女生调研“老北京” 红火表象后的隐忧
相关描述:  “之前,我一直以为老北京手艺传承得很好,像驴打滚、鼻烟壶,那都是连外地人也能叫出名来的京城特产,大栅栏、南锣鼓巷这样的繁华街区,大概随处可见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吧!”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调研访谈后,18岁的清华大一女生李钰涵改变了去年刚到北京时的想法。在她看来,热闹红火的表象背后,却处处是老...
知行合一 坚守匠人之心
相关描述:   获奖作品《 T4· Logo篇》截图   日前,国际视效传播协会奖颁奖典礼在英国举行。来自中国的深圳点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 T4· Logo篇》从400多部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场最高级别的金奖——视觉效果及图形动画金奖。   这是亚洲公司在本届比赛中获得的唯一金奖,也...
警惕“非遗”传承中的种种乱象
相关描述:  “非遗”现在成了一块闪亮的招牌,人人趋之若鹜。那些曾经被冷落、被封存甚至被遗忘的老手艺、老传统,借助“非遗”的招牌重见光明,再获生机。但眼下各地的非遗中也存在不少“乱象”。   “泰州第一刻图”宋金荣在今年的姜堰地区的“非遗”申请中败下阵来,拦住他的第一道门坎是一摞表格。宋师傅一向凭...
温州瓯文化需要更好传播
相关描述:   瓯窑文化讲座。刘伟 摄   在上周第三届温州民间藏品展开展之际,温州市瓯窑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学堂”专家讲师、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瓯窑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副会长陈景炜携《瓯窑文化和温州精神》讲座走进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向市民解说瓯窑与温州精神...
渐渐消失的抚顺琥珀蜜蜡雕刻加工老手艺
相关描述:   论琥珀蜜蜡的雕刻加工工艺,怎么着也是看中国的最顺眼,这就是文化传承,可是,中国琥珀蜜蜡雕刻加工的老手艺随着抚顺琥珀蜜蜡的枯竭,已经渐渐没落,消失了~~   中国抚顺,世界著名的琥珀蜜蜡产地之一,所以,说到中国琥珀蜜蜡的雕刻加工,抚顺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抚顺琥珀蜜蜡雕刻师傅们...
渐渐消失的抚顺琥珀蜜蜡雕刻加工老手艺
相关描述:   论琥珀蜜蜡的雕刻加工工艺,怎么着也是看中国的最顺眼,这就是文化传承,可是,中国琥珀蜜蜡雕刻加工的老手艺随着抚顺琥珀蜜蜡的枯竭,已经渐渐没落,消失了~~   中国抚顺,世界著名的琥珀蜜蜡产地之一,所以,说到中国琥珀蜜蜡的雕刻加工,抚顺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抚顺琥珀蜜蜡雕刻师傅们...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一周(5.16-5.22)热点新闻排行TOP10
相关描述: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新闻排行,对于最hot的“艺术新闻”按照点击量排行加以整理与归纳,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5.16-5.22)的热点新闻吧!   1、刘韡、胡向前、《世界3》分获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
琼德的画
相关描述:  刚回国就认识了琼德兄,一晃,二十多年了。见面不多——北京举办各式各样的画展,各式各样的艺术学术研讨会,不见琼德的身影。但断断续续看到他的作品。也许因为琼德年龄相近,我虽然不大懂艺术,琼德的画作却给我亲切之感。我知道琼德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最早亲历者,也听人说,他是85新潮中的西南艺术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