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9秒
所有结果784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四川首次同时发现20余座成汉时墓葬 出土大量文物
相关描述:  原标题:四川地区首次同时发现20余座成汉时期墓葬   记者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8个月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十里村6组的崖墓群中清理出东汉中晚期至两晋时期崖墓90余座,其中20余座可确认为成汉时期墓葬,为四川地区同时发现成汉墓葬最多的...
以“气息”观:物自在的存在状态——夏福宁绘画中的东方视域
相关描述: 最後的晚餐 210x160cm 油画 2018年   那些在时间中溶化的事物,在大气的呼吸中起身。   陈列在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之物,其物理性正在时光中打开,在打开中,一股精魂游离而出,犹如事物的火焰,焚余的烟云,点睛,隐於壁中破壁而飞的龙,一切众生的佛性,在宇宙轮回的静谧中,“惟恍...
传统书法中的“意象”
相关描述:  “意象”一般指可感之自然物象与虚化之思维情感,即“物”与“心”相融合,而被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艺术趣味的审美形象。书法之“意象”与其他艺术相比,更为丰赡、深邃和玄妙,这缘于书法以线条点画,在对外取象、自身成象中,对客观物象已作出既像又不像、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之取舍弃夺。传统书法重视“象...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多位民间收藏家无偿捐赠文物
相关描述:  每一件文物都是各个时期人们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见证,比如这108件传统木工工具,就能让人们想象先辈们如何营造出精美绝妙的房屋家具,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放在博物馆共享。”向博物馆无偿捐赠古玩文物的湖南民间收藏家卢运全如是说。   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文...
木雕艺术品的投资与收藏
相关描述:  在收藏界,有人喜欢金玉良缘,有人喜欢木石前盟。而说到“木”的收藏,就不能不提木雕这项技艺了。木雕是民间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主要有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   刘晓   历史 最早可追溯   中国的木雕艺术流传已久,在战国和汉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唐宋时有人物、鸟兽等木雕。明清时...
“第一把交椅” 为什么到宋代才出现?
相关描述:  “交椅”的称呼始见于宋代文献,目前虽未发现当时的实物,但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   《蕉荫击球图》中画有两小儿在击球戏耍,其后一妇人倚靠长桌,身后就是一把圆后背交椅;《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这种直后背交椅的形象,可知这种椅子在宋代十分流行。   交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流行,这与技术工...
当代篆书创作期待正大书风
相关描述:  傅亚成   去年7月,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贵州铜仁隆重召开,中国当代篆书优秀作品展也一同亮相。此展会集了老中青三代,皆是活跃在当今书坛在篆书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书家,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篆书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把整个展览看过之后发现,总感觉缺点什么,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难觅见功...
在历史遗存中探寻羌族的起源和文化
相关描述:  羌族,在中国文明史上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体系,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现有的文献看,羌的出现在商代中后期,但如果从更早的“史料”,即丰富的考古资料去追溯,便可看出,羌人及其文化系源于距今约5000年至3900年间新石器时代的渭河中上游地区,并向东西两个主要方向扩展。东...
【雅昌专栏】陈履生:汉画之美
相关描述:    【导语READ】   中国汉画大展精品巡展(贵州)  于4月28日下午三点在贵州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汉画学会、贵州省文化厅联合主办,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承办,此次展览是从587件(套)中精选出来的,共154件,分别来自全国23家文博单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
公众与考古的距离有多远
相关描述:  5月2日,“河南考古”官方微博晒出的三维扫描汉墓现场,已经引来数万网友关注;此前,该微博实时直播汉代陶仓发掘,陶仓盛放的是两千年前的大米和小米,更是吸引了18万网友参与讨论……如今,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跟公众互动已成我省文博界常态。   “为什么考古现场的土层上要画一条一条的线?”“挖...
泽州巴公镇发现大型文化遗址
相关描述:   近日,晋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泽州县巴公镇发现一处大型文化遗址。   据参与考古的晋城市考古专家裴池善介绍,4月21日,他们接到巴公镇当地村民的电话,称在该镇发现疑似古文化遗址。当天,裴池善等人冒雨前往巴公镇,经考察,发现了大量各时期标本,确认这处遗址为重要的文化遗址。   该遗址的...
青铜器知古鉴今:宋仿汉镜材质不同纹饰不清
相关描述: 汉代西王母神兽纹铜镜 资料图片   青铜器鉴定要了解青铜冶炼和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冶炼和铸造水平、表面处理技术都发生了变化,各时期的青铜制品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材质和表面处理的痕迹。   笼统地说,商周青铜礼器多为铜锡合金、铜锡铅合金。锡和铅的比例都不太高,主要是...
边耀南:为岳父收藏的青铜器找到最好的归宿
相关描述:   近日,朱昌言先生的家属捐赠的两件国宝级青铜重器入藏上海博物馆。它们中一件是造型罕见的商代晚期的兽面纹方觚;另一件是帮助刘邦打天下的重要军事将领郦商用过的信成侯鎏金方壶。   “这次的捐赠为岳父收藏的青铜器找到了最好的归宿。”香港已故收藏家朱昌言的女婿边耀南日前特意从香港来到上海,...
晋南东周考古的新突破——陶寺北墓地发现“卫侯之孙申子之子书”刻铭编钟
相关描述:  近些年,两周考古发现接连不断,关于两周时期的政治、地理、封国、文化等研究层出不穷。最近发掘的襄汾陶寺北墓地,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藉此契机, 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
河南开封发掘出我国古代都城中最早方形瓮城
相关描述:  历经5年努力,为重现开封“城摞城”奇观而进行的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发掘清理出我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填补了我国古代都城考古史的一项空白。   “这一发掘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八朝古都开封的城市发展史、黄河泛滥史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
南越王陪葬玉器为何残、断、碎?
相关描述:  西汉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完好的一座汉代彩绘壁画石室墓,出土文物多达1000多件(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是广州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评为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该墓随葬有大量珍宝、生活用器和15个殉人,充分反映了当时“事死如...
流传至今的宝剑,“宝”在哪里?
相关描述:  剑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属于“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剑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因其属于非常实用、常用的兵器,流行甚广甚长。   在古代,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
2017年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迁徙冶铜祭山神,先人们也很忙
相关描述:  “考古中最无价的是遗存中保存的人类信息。”社科院考古所所长陈星灿说。   1月16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公布了2017年六大“中国考古新发现”,这些发现中留存着上下4万余年的人类活动信息——燃篝火,种水稻,雕玉器,祀神明……古人所为与今人并无二致:美好地活着。   他们从远方来 ...
没 有 纸张之前
相关描述:  在原始社会,人们交换思想、交流经验,通过口耳相传,多半靠记忆行事。后来发展到“结绳纪事”,以帮助人类记忆。而绳结过于简单,不足以表达复杂的事物,于是有了文字画,可以画在树皮、石头或陶器上。后来文字画又逐渐演变成文字。19世纪末以来,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不少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
人工墨的出现与发展
相关描述:  西周时期,人工墨开始出现。据《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邢夷是西周宣王时期人,人工墨的出现使得墨的大量运用成为可能。   春秋战国时期,墨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同期出土的实物竹简、木牍、帛书上的文字,经考证有很多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   秦汉是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