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78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海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曾侯乙墓是20世纪世界重要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9月19日,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参加过曾侯乙墓发掘、整理和研究的考古工作者,相聚曾侯乙编钟的陈列、收藏地,交流碰撞,发表真知灼见,大家一致认为,曾侯乙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
海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曾侯乙墓”是20世纪世界重要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9月19日,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参加过曾侯乙墓发掘、整理和研究的考古工作者,相聚曾侯乙编钟的陈列、收藏地,交流碰撞,发表真知灼见,大家一致认为,曾侯乙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擂鼓...
陈望衡: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
相关描述:  【编者按】本期学术月刊针对当前国家意识、重大题材、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陈望衡的《中华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之源》讨论的是中华民族意识的起源和形成问题;董雷的《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与重建——新现实主义美术的当代叙事》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结合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对当下的现实主义美术进...
谈书法的传承、唯美和大众之路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最具特征的艺术,也是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被誉为东方美学之魂。熊秉明先生说过:“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林语堂先生也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苏士澍先生更是大力提倡“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可以说,书法在中国优秀传...
河西走廊西部玉矿遗址
相关描述:   不仅有采矿选矿区,而且有岗哨防御区,公元前一千纪河西走廊西部的采玉也是戒备森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河西走廊西部玉矿遗址是国内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采矿聚落址,从实物层面展示了公元前一千纪的采玉活动。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古玉矿遗址考古信息。自20...
探访黄河故道下的汉代聚落
相关描述: 绘图/王伟宾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东晋陶渊明记述的乡村景象,简朴恬淡,似乎是我们对古代农人生活的全部想象。那么生活在陶渊明之前,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农人又是如何劳作、怎样生活的?它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直到2003年6月,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的...
【展览预告】国庆看“盛筵”:西南5省重磅青铜器首次集结重庆
相关描述:   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   2018年9月29日,“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即将开展。展览作为2018年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代表性原创展览,是西南地区5省市重磅青铜器首次集结、中国西南地区文化主题大展,由中国西南博物馆联盟首次联合出品。展品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失传的扁鹊绝学?老官山汉墓920支医简震惊考古界
相关描述:  2012年,成都北郊天回镇老官山,在修建成都地铁三号线时,发现了一座墓葬。经过长达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后,共清理出3座汉代墓葬,其中有一座墓葬是夫妻合葬墓。   清理过程中,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块已经炭化的竹制品。“我当时隐隐觉得有可能是竹简。”负责这次考古发掘具体实施工作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清冶铜华以为镜 莹光如水照佳人 战国四山纹铜镜赏析
相关描述:  战国 四山纹铜镜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铜镜作为古人正衣襟、饰面容的生活用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战国时期,四山镜较为多见。这枚四山镜为平板式,镜体直径13厘米。镜身呈黑漆古,造型规矩,呈圆形。铸造精良、纹饰华丽,为典型战国早期楚式铜镜。  楚式铜镜  战国时期,日益成熟的青铜铸造...
小镇大赛丨蒋喜:喜臻万玉,精雕细琢四十载
相关描述:  喜臻万玉视履考祥  01  ▼  蒋喜,1964年3月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从业三十多年,蒋喜已是苏邦玉雕标杆性的人物。  他为苏邦玉雕创造了诸多的第一:苏州玉雕界第一位“...
胡建君:岂木匠乎
相关描述:  心手相连,做喜欢之事,终究是幸福的。《诗经》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从小与木头亲近,大概因为爸爸是个木匠。确切地说,他是个能工巧匠,既能设计,也能动手。只要我看见过、说得出的东西,他都能做出来,比如公园里的那种秋千、木马、摇椅、木轮车等,我悉数拥有。有次我心血来...
朱关田:用刀如笔——林剑丹
相关描述:  唐贤孙虔礼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篆刻一事,其篆其刻一如古书契之作,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老也哉,文质三变,历生巧而升华,毕显作者情性与学养。   林兄剑丹,长我两年,“七龄思即壮,九龄书大字”,至今一甲子,已近杖朝,诗书画印四全。风流倜傥,远居东越,不忮不求,澹然自乐,知之者目...
离骚:山鬼——穿越时空的艺术体验
相关描述:     “离骚:山鬼”是艺术家程然的最新个展,展出艺术家与展览同名的影像作品以及多件媒体装置作品。程然多年以来长期从事多媒体艺术创作,他以西方大众文化以及文学为题材所创作的一系列录像以及装置作品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赏识。   2016年,程然短期旅居纽约时制作的“狂人日记”系列作品,曾...
河西走廊西部玉矿遗址展示公元前一千纪采玉活动
相关描述:  新华社兰州9月4日电(记者连振祥)不仅有采矿选矿区,而且有岗哨防御区,公元前一千纪河西走廊西部的采玉也是戒备森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河西走廊西部玉矿遗址是国内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采矿聚落址,从实物层面展示了公元前一千纪的采玉活动。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西部...
美女脸极简史:从仕女图看国人审美变化
相关描述:   在古代什么长相才算作美女?肤如凝脂、眸似秋水、沉鱼落雁……古代美人,多见这些形容,只是文字未免太过抽象,幸好还有仕女图给我们管窥一二的机会。   “仕女”曾称“士女”,原指男女二人,秦汉之后多指女子,虽然也有宫女或官宦人家妇女的意思,但更多指中上层社会的美女,虽然不能说,所有“仕...
庄电一:宁夏博物馆文创大赛“复活”馆藏文物
相关描述:  西夏陵出土的鸱吻、妙音鸟、鎏金铜牛,战国时期的虎噬驴透雕铜牌,唐代墓门上雕刻的胡旋舞,雕凿在贺兰山上的神秘岩画……宁夏博物馆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借助正在举行的宁夏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纷纷“复活”,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设计图案,进而有望在近期变成承载宁夏历史文化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颇具观...
考古表明公元前一千纪前后河西走廊西部玉矿资源已被开采利用
相关描述:  最新的考古信息显示,公元前一千纪前后,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玉矿资源已经被开发利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认为,河西走廊西部是内地早期文化中玉器玉料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玉矿遗址考古信息。自2007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
台湾大学生吴映蓁的大陆考古实习记
相关描述:  “考古实习让我收获很大,学会如何判别灰坑范围、地层有多深、夹砂陶与夹炭陶的区分……”谈起最近一个月的考古实习经历,吴映蓁说出一套套考古术语,俨然沉浸其中。   7月中旬,“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首个教学点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并迎来首批28名台湾师生交流参访。   刚从台湾...
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召唤我——台湾女大学生在鄂的考古情结
相关描述:  挖土、刨坑、测量、绘图……在他人看来枯燥的考古发掘,一名来湖北实习的台湾女大学生却乐此不疲,还立为人生志向。8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荆门屈家岭采访吴映蓁在湖北考古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接触古尸手在颤抖   7月17日,湖北省首批“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在屈家岭国家考古遗...
中国目前出土最大的漆翣保护修复工作基本完成
相关描述:  记者31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获悉,历经12载,对2006年四川蒲江飞龙村船棺墓出土漆翣(sha)的保护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 图为漆翣。钟欣 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馆员杨弢介绍,这件漆翣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距今2200年至2300年之间,长...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