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31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太后园居——颐和园珍藏慈禧文物特展在常州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10日,《太后园居——颐和园珍藏慈禧文物特展》作为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之一,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展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坐落在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是皇家的行宫御苑,也是著名的...
从宋徽宗到慈禧,看800年来帝王的收藏品味
相关描述:   这些横跨八个世纪、四个朝代的宫廷收藏,欣赏绘书、画法、织品、陶瓷器、漆器、珐琅器、青铜器、玉器和图书文献之美,同时藉由九位统治者——包括北宋徽宗、南宋高宗、元朝忽必烈、明朝永乐、宣德二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以及清末慈禧太后——的艺术品味,感受十二至二十世纪初期文化艺术的精致...
【雅昌讲堂3193期】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娱乐生活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吴德寅:“塑说”北京——老北京风情泥塑         【雅昌讲堂】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商贾文化         【雅昌讲堂】吴德寅:从泥塑看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雅昌讲堂】吴德寅:用泥塑讲述老北京的市井文...
“借山亦好”:齐白石的“北漂”生涯
相关描述: 枫叶鸣蝉图 荷花蜻蜓图 螃蟹图 贝叶知了图   齐白石(1864─1957)是现代最为人所熟知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可谓家喻户晓。然而,一代艺术大师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坦途,他本意要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却始终流连京城;他的成长与改变,浪漫和精明都与北京的生活...
慈禧文物特展在常博开幕 见识下老佛爷有多壕
相关描述:  慈禧太后当年使用过哪些生活用品?她生活中有哪些喜好?曾过着怎样的奢华生活?9月10日至11月16日,“太后园居——颐和园珍藏慈禧文物特展”将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展厅举行。   记者昨天获悉,6日下午,慈禧太后曾使用过或收藏的珐琅器、金银器、瓷器以及西式钟表等105件珍贵文物从北京颐和园...
北京匡时2016夏拍推出溥心畬精品
相关描述:   溥心畬先生像   今天恰好是溥心畬先生诞辰的120周年,在近现代画坛之中,虽以画闻名,却不愿承认自己是画家的人,他大概是唯一 一个。天潢贵胄的显赫出身与南张北溥”的画坛盛名,使得我们总是对这个旧日皇孙而津津乐道,人们都喜爱讲他的俊逸空灵与超然世外。关于他的身世,关于他的书画,关于...
多位清代帝后书画珍品亮相沈阳故宫
相关描述: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的康熙、雍正、乾隆、慈禧太后等多位清代帝后创作的书画作品于近日在沈阳故宫展出,让观众一睹清代帝后书画真容,从中管窥清代帝后的皇家品位。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说,清代帝王历来重视书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勤习书画成为宫廷风尚,皇族尤其如此。清代...
沈阳故宫推出“清代帝后书画展”
相关描述:  9月1日,“清代帝后书画展”在沈阳故宫拉开帷幕,共展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同治等6位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书画作品46幅。   清代帝王历来重视书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勤习书画成为宫廷风尚,皇族尤其如此。清代帝后书画各具风格,特色鲜明,其存世作品较为丰富,是沈阳...
慈禧背后的全才画家 连皇后嫔妃都称其为“先生”
相关描述:  慈禧太后是个颇好风雅的人,闲时喜欢练字习画,“宫内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筠,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白石老人自述》这样写到,换言之,慈禧的书画多由他人代笔,钤上慈禧专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慈禧的代笔画家不少,其中最有名的两个“枪手”是:宫廷女画家缪嘉惠与男画家屈兆麟。 ...
【雅昌专稿】来自江河海洋的珍珠--从权势到优雅
相关描述:  【编者按】“世间所有首饰中与各种服装最相配的、每个女人衣橱中不可缺少的配饰,就是一串珍珠,这是最理想的项链,每个女人都应该拥有一串珍珠项链。”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珍珠总是充满魅力的,就如同贝壳中出落的维纳斯那样:美丽、神秘而优雅。2016年9月底,“珍珠:来自江河海洋的珍宝”展览将在中...
《太后园居——颐和园珍藏慈禧文物特展》即将在常州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10日,《太后园居——颐和园珍藏慈禧文物特展》作为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动之一,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展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文昌阁   坐落在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是皇家的行宫御苑,也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更...
足尖收藏刮起民族风 蒙古族刺绣长靴收藏价值高
相关描述:   满族鞋饰精彩的不仅是“花盆底”   据我市收藏爱好者齐建国介绍,在清代,汉族女人穿着弓鞋,满族女人穿的则是木制平底鞋和高底平头鞋,人称旗鞋。   旗鞋木底是其特色,它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木...
足尖收藏刮起民族风
相关描述:   在塞外青城的藏家手中既有蒙古族的刺绣长靴、满族富贵人家的花盆底,还有各种绣花布鞋、千层底……脚上的鞋子是人们衣饰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这些藏品也体现着不同地域中不同的民族风情。   满族鞋饰精彩的不仅是“花盆底”   据收藏爱好者齐建国介绍,在清代,汉族女人穿着弓鞋,满族女人穿的...
足尖收藏刮起民族风
相关描述:   满族鞋饰精彩的不仅是“花盆底”   据我市收藏爱好者齐建国介绍,在清代,汉族女人穿着弓鞋,满族女人穿的则是木制平底鞋和高底平头鞋,人称旗鞋。   旗 鞋木底是其特色,它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也是满族先民有“削...
高志忠做客大讲堂 讲宫戏宫词宫文化
相关描述: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高志忠日前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带来一场题为《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宫戏宫词与宫俗宫学》的讲座。   高志忠说,在紫禁城几百年的历史,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只有研究其中的文化才能真正的走进故宫,走进历史。在故宫留下来的诸多文化遗产中,宫词记录了不少重要的内容,...
清代皇宫里的御医们:选拔重书法水平 开药方只求无过
相关描述: 清道光皇帝禁针诏 清朝太医院旧址现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在地安门一带重建太医院。如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清朝太医院变成了住满了居民的大杂院:太医院大堂已不见踪影,太医院的药房则变成民居;太医院大门的基石虽在,却在原址上改建了餐馆和服装店;还健在的先医庙,被...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慈禧书画作品(上):“听政之暇”丹青癖
相关描述:  近百年来,关于这位女性的各种研究、野史层出不穷,然而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仍有其鲜为人知的一面。据相关统计,清代帝王、后妃流传后世的书画作品共有两万余件,其中乾隆皇帝一人便占了万件,而列居第二位的则是慈禧,共有五百余件,因此慈禧也可称为是一位“书画家”。 慈禧全身坐像 ...
清代十帝瓷器特征你知道吗?
相关描述:  顺冶一朝经历17年。顺冶朝的瓷器胎质,釉色,造型,纹饰,彩绘等各方面与崇祯瓷器相似。如胎体厚重,釉色白中略泛青,釉层较肥厚。形制古朴浑厚,彩绘浓重。既保留了明瓷特征,又有康熙瓷常见特点。有相当一部分顺冶器口部施深浅不一的酱黄釉。有人将其看作顺冶器的重要特征。   康熙一朝经历了61年...
慈禧背后吃官俸的国画女“枪手”
相关描述: 缪嘉惠作品   从历史上看,慈禧是个不亚于武则天的“事业女强人”,但其实她也是个矫情的女人,闲时喜欢写写字画点画,但你知道她背后其实有个“枪手”替她画画吗? 缪嘉惠作品   “宫内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筠,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白石老人自述》这样写到,换言之,慈禧的书...
“旧王孙”与“咸阳布衣”
相关描述: 驻骑眺归雁图(国画) 溥心畬   己卯岁(1999年)冬,南方某省文史馆编辑来京出差,电话问清皇室书画家溥心畬是否有一方闲章曰“咸阳布衣”,回答肯定;因为启功先生曾亲见此印并把赏过,应该属实。问:“溥心畬咸阳人乎?”答:“非也。”又问:“溥乃皇裔,称‘咸阳布衣’何意?”答:“咸阳,亦...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