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50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相关描述:  对于“人之活动”,徐悲鸿是把人的身体、力量、心灵、精神、意志、学识综合并举。首先是身体与力量:“吾所期于人之活动者,乃欲见第一第二肌肉活动及筋与骨之活动,管他安置在英雄身上或豪杰身上,舟子农夫固好,便职业强盗亦好。因为靠着那几根骨头,那几根筋之活动,吾人方有饭可吃,有酒可饮,有生可乐,...
吴冠中:美术的功能像诗一样
相关描述:  吴冠中说,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美术的功能像诗一样,当然可以画插图,但这不是它的主要工作,主要的任务是创造美,创造精神世界。   吴冠中先生在写生   1992年,他73岁,大英博物馆打破不为健在画家办展的惯例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1999年,他80岁,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
朱青生谈陈劭雄、耿建翌、郝敬班、李松松、赵赵.....
相关描述:  陈天灼   陈天灼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艺术:疯癫、狂热、荒诞。作为一个佛教徒,他自述最感兴趣的是生与死、轮回、灵魂是不是有实体这样的问题。“每个宗教里都或多或少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来提醒你,你自己的肉体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我同样借鉴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一个很残忍的方式,其实说的是一个...
画中国画建议多画白描 用线去造型
相关描述:  杜滋龄认为人物画家并非一定要坚持画多少年素描,但须有素描的修养   杜滋龄受叶浅予速写影响,被理论家孙克认为是“速写起家”。杜滋龄说:“到现在速写都没有停过。”他强调,速写是一个画家必须掌握的技术,但“速写画太多、画太快,容易浮躁”。谈及素描与中国画创作的关系,杜滋龄认为“并非要求一...
艺术和生命的礼赞
相关描述:  三十年来,他从大兴安岭的峰顶走到天山脚下,对天的崇拜,对山的敬畏,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感受天的旷达,刻画山的风骨,确立了他的艺术追求方向。于是古老的天山开始在他的心中重新排行布阵,历史的烟云不停地在他胸中回荡。铺成古道,复燃烽烟,响起驼铃,直至连成大象。   周尊圣昨天的“胆大妄为”...
管郁达:文化民族主义的远与近——从户县农民画到邱志杰的“不息”
相关描述:  近日刷朋友圈才知道,许多中国艺术家都争先恐后赶去出场、亮相的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办到第57届了。从1895年举办的第一届算起,一百多岁,按人的寿命来说,已经是“烈士暮年”了。虽然“壮心不已”,但毕竟年老体衰或年老色衰,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威尼斯双年展的历...
【雅昌快讯】OCAT西安馆夏季展览将启 四大展览探讨“人与社群”关系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据OCAT西安馆官方消息,OCAT西安馆5月31日至6月10日将临时闭馆,进行夏季展览布展工作。自6月11起,OCAT西安馆即将呈现四个展览,其中包括杨福东最新力作《愚公移山》、今夏展览主要实验项目“奥利弗-赫林: 四十七天”、自我空间项目-雷磊全新三屏影像装置《进...
【雅昌讲堂3190期】王其钧:中国人的审美与绘画(下)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王其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其绘画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国外展出,艺术理论书籍多次获奖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国语言。被多家媒体誉为“学者型画家”。 ...
画家中的“潜伏”
相关描述: 韩熙载夜宴图(国画) 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绘画功能,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得甚好,其《叙画之源流》篇开宗明义地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张彦远将绘画功能表述得至高无上,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若要笔者补充,绘画...
2017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范诗阳毕业作品
相关描述:  范诗阳   1983年生于沈阳   201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画图式语言研究   导师:李岩副教授   创作简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绘画形式——用光笔将光点投射到“载体”上,光笔移动时用相机记录下光点轨迹,...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以“不息”回应“艺术永生”
相关描述:   九重天(皮影装置)  邬建安   邱志杰   本届双年展总主题为“艺术永生”,而中国馆的展览标题为“不息”,来自《易经》。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正是中国关于“永生”的回答。   此次展览我们的目标便是捕捉这股“不息”的能量,并解释中国艺术不息的运行机制。我们要捕捉那古老文本...
回归本原 生生不息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不息”中国馆参展作品的审美思考
相关描述:  2017年5 月11日,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不息”中国馆揭幕。多位艺术家与姚惠芬、姚惠琴合作的苏绣新作,共三十余幅参展。   这些参展新作得来不易,是姚惠芬、姚惠琴姐妹率领近50位绣娘八十多个多个夜以继日的丰硕成果。   其中,《骷髅幻戏图》一组9幅,与邬建安合作;《遗忘之海20...
【AAC专稿】杨福东:探寻“不可说”的美学韵味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杨福东 Photo by Mark Gambino   【编者按】今年5月,经评选委员会评审,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三大奖项提名奖(“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正式揭晓。   三大提名奖获奖名单如下:   年度艺术家提名奖(按首字...
邱志杰:以“不息”回应“艺术永生”
相关描述:  本届双年展总主题为“艺术永生”,而中国馆的展览标题为“不息”,来自《易经》。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正是中国关于“永生”的回答。   此次展览我们的目标便是捕捉这股“不息”的能量,并解释中国艺术不息的运行机制。我们要捕捉那古老文本中不息的故事,捕捉那传统的制作工艺在今天的转换与重生,...
邱志杰: 以“不息”回应“艺术永生”
相关描述:   本届双年展总主题为“艺术永生”,而中国馆的展览标题为“不息”,来自《易经》。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正是中国关于“永生”的回答。   此次展览我们的目标便是捕捉这股“不息”的能量,并解释中国艺术不息的运行机制。我们要捕捉那古老文本中不息的故事,捕捉那传统的制作工艺在今天的转换与重...
以“不息”回应“艺术永生”
相关描述:  邱志杰   本届双年展总主题为“艺术永生”,而中国馆的展览标题为“不息”,来自《易经》。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正是中国关于“永生”的回答。   此次展览我们的目标便是捕捉这股“不息”的能量,并解释中国艺术不息的运行机制。我们要捕捉那古老文本中不息的故事,捕捉那传统的制作工艺在今天...
华辰2017年春拍推出徐晓燕作品
相关描述: 徐晓燕(1960—2012)   徐晓燕(1960-2012)河北承德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油画专业。病逝于2012年12月。大地是徐晓燕贯彻一生的创作主题,她总是以最朴素的表达支配画面。目光所及,总是再平凡不过的景物,她饶有兴致,并施以光彩。她也是一位苦情的画家,是一位...
【雅昌专栏】管郁达:威尼斯双年展上文化民族主义的远与近 ——从户县农民画到邱志杰的“不息”
相关描述:  汤南南《铸浪为山》(摄影:陈志远) 汤南南《铸浪为山》(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供图  摄影:陈旖)   今天刷朋友圈才知道,许多中国艺术家都争先恐后赶去出场、亮相的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办到第57届了。从1895年举办的第一届算起,一百多岁,按人的寿命来说,已经是“烈士暮年”...
吴冠中:这帮流氓美术家,我就是看不惯
相关描述:   1、看不惯 “美协”和“画院”   吴冠中以亲身经历细数美协、画院、文联、作协等各种艺术家组织的“协会弊端”。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就曾提出“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美协是个衙门,文联也是这样。谁都来管文艺,结果文艺上不去!”“国际上很少有这样养的。我亲戚的孩子是清华大学...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主题揭晓
相关描述:  记者从4月19日在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将于5月11日至11月26日举行。届时,以“不息”为主题的中国馆展览将亮相。   本届双年展的总主题为“艺术永生”。中国馆展览将通过当代艺术家和民间工艺美术家之间的积极互动,展示中国智慧的深刻内涵,阐释中华文明生...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