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179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狂狷逐渐演进为狂狷美进入书法领域
相关描述: 《清和帖》米芾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儒家把“中庸”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若“中庸”不及,则降而与“狂狷”者游,亦未尝不可。从这个意义来引申,儒家之“游于艺”者,先得“中庸”而行之,次则“狂狷”。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
管峻书画精品国博展出
相关描述: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管峻书画精品展”3月12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管峻,国家一级美术师,1964年出生于江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兼书画委员会主任等。本次展览共展出管峻作品42件(套),其中包括30件书法作...
由个案充分展示谢稚柳笔墨风格 分析鉴定学的魅力
相关描述:  对唐柳公权《蒙诏帖》的鉴定也可以比较清晰地显示出谢稚柳以笔墨风格为主的书画鉴定方法特点。谢稚柳认为《蒙诏帖》是伪作的依据是“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两句与事实不符。谢稚柳不仅从文献中找出证据对这两句加以合理解释,更指出以文字内容作为判定法书真伪的决定性要点、而无视法书的本身,乃至以文字...
峻书画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管峻书画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管峻作品42件(套),其中30件书法作品中包括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另外还有12件绘画作品。   管峻,1964年出生于江苏滨海县,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华...
乐泉: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律动
相关描述:  程阳阳(以下简称程):书法传承已逾千年,今天,请谈一谈您在《白云无门——乐泉谈书道》一书中论及的“书道”的真正含义。  乐泉(以下简称乐):一个民族的书写,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律动。书受之于天象,出入于人之心相。体现的是人格与精神,还原的是人的本性。艺术当与人性、人格同参同修,方可开...
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在台北故宫展出
相关描述: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董其昌不但是明代后期的艺坛领袖,也是启迪后世无数书画家的一代宗师,他的书画作品与理论都深具启发与创造性,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为追求境界。...
谢稚柳鉴赏: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相关描述:  与其他鉴定学派相比,谢稚柳的鉴定方法和观念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以书画本身的笔墨特点、风格形式的比较分析为最本质的鉴定方法。他还特别指出,从印章、题跋、著录、别字、款识等作为鉴别所依据的种种,其根本缺点在于抛开了书画的本身,而完全以利用书画的外围因素为主。   对书画本身...
谢稚柳鉴赏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相关描述:  与其他鉴定学派相比,谢稚柳的鉴定方法和观念有着与众不同的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以书画本身的笔墨特点、风格形式的比较分析为最本质的鉴定方法。他还特别指出,从印章、题跋、著录、别字、款识等作为鉴别所依据的种种,其根本缺点在于抛开了书画的本身,而完全以利用书画的外围因素为主。   对书画本身...
文徵明书画展
相关描述:  数年前,研究明清书画的老白来香港,在城市大学作了一系列精彩讲座之后,到上海图书馆去演讲,讲他擅长的书牍文化与文人交往。临行跟我说,最近苏州博物馆正举办文徵明书画大展,你要是来上海,别忘了跟我联络,我和你一起到苏州去参观。过了一个月,我到复旦大学讲学,打电话给老白,想抽出有空的一天去苏州...
怀素《食鱼帖》:病中的脆弱
相关描述:  《食鱼帖》在怀素传世法帖中,写得真不算好,不要说与洋洋洒洒可谓鸿篇巨制的《自叙帖》不能比,即使与只寥寥两行的 《苦笋帖》也不能比,甚至比之怀素那些“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作品,也显得有点松散,有点拘谨,有点犹豫,有点精神不足、萎靡不振;但我读 之还是很喜欢——但这主要不是因...
喜酒书家的酒酣之作
相关描述: 怀素 自叙帖(局部)   蔡显良(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李颀《赠张旭》)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   这是张旭之“颠”。 ...
吴湖帆与20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三)
相关描述: 董文敏(董其昌) 为雷宸甫书东坡词真迹 吴湖帆题   历史之发展起伏总有某种相似性,犹如清初王时敏、吴湖帆家族亦是集官宦、文艺于一身。良好之门第,使吴湖帆与王烟客一样,自幼得以进入当时的主流文化精英圈,从艺伊始即受正统文人画学思想之影响(如吴大澂、戴熙、顾麟士、陆恢等);优渥之家境...
忆启功先生二三事
相关描述:   启功 《山水花卉册》十二开之一   29.5cm×41.8cm 纸本设色 1945年   1981年,收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位长辈对我说:“你可以见到启功先生啦。”很快,我就在校园里认出了启先生。   1982年,学校80周年校庆,我已经参加了学生美术社团,为校庆展...
读怀素《食鱼帖》:病中的脆弱
相关描述: 《食鱼帖》   《食鱼帖》在怀素传世法帖中,写得真不算好,不要说与洋洋洒洒可谓鸿篇巨制的《自叙帖》不能比,即使与只寥寥两行的 《苦笋帖》也不能比,甚至比之怀素那些“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的作品,也显得有点松散,有点拘谨,有点犹豫,有点精神不足、萎靡不振;但我读 之还是很喜欢...
陈振濂谈孙位《高逸图》与承名世先生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藏历代人物画中,孙位《高逸图》可谓首屈一指。20多岁时赴上博观看展览,那大概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馆藏展,看到了许多顶级的书画珍品。印象很深的如怀素《苦笋帖》、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法书与五代(传)徐熙《雪竹图》、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等等,孙位《高逸图》长卷,也是我非常仰慕...
傅榆翔老师部分评论集
相关描述:  傅榆翔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将生命的轻与重问题诗意化了,那些安居在大地上的动物与人,飘荡在时间停止的“别处”。在他稀薄的黑白灰世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剩下人小小的执着,夹杂着希望、自怜、幻想、失望,去面对这个喧嚣却又虚无的大千世界。   ——李笑男(今日艺术网总编)   傅榆翔...
假如没有酒,李白怀素只属三流
相关描述:  蔡显良(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白(701-762)人狂。李白可谓天字第一号“狂人”。他自喻的带“狂”字的称号就有“狂人”、“狂痴”、“狂客”、“狂夫”等,不一而足:“我本楚狂人”、“狂客落魄尚如此”、“窃笑有狂夫”、“一州笑我为狂客”。李白人到中年,曾被唐玄宗...
米芾晚年为何大骂王羲之?
相关描述:  米芾想入魏晋,但笔下太狠,未得魏晋风流。这主观上是米芾之憾,客观上是米芾之福。从书法史来看,得魏晋风流的米芾不可能比得上开有宋一派书风的米芾。当时米薛(绍彭)并称,主要是在学习古人方面,得魏晋平和蕴藉之韵,薛还胜米一筹。但事实上,得魏晋风流的薛绍彭,毕竟不是划时代的书法家。   米芾...
盘点扬州八怪的“怪”和“美”
相关描述:  在古代书法圈里,“怪”大概是一个偏褒义的词语,而以怪出名的书法家,“扬州八怪”属当之无愧。“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
欣赏宋拓怀素《千字文》
相关描述:   有关碑帖的拍卖还是一个不常见的事情,但年末嘉德的一场碑帖拍卖专场中却表现出了不俗的成绩。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藏家的各种兴趣也在慢慢培养。今天子正君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所藏的宋拓碑帖——宋拓怀素千字文。   简介:   《历代碑帖法书选:宋拓怀素千字文》内容简介:...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