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438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绚丽多彩的康熙五彩人物瓶
相关描述:     五彩瓷,是我国釉上彩绘瓷的名品,它始自元代,到明代晚期的嘉靖、万历时已经相当完备,清代康熙则是五彩瓷发展的辉煌时期,它以绚丽的色彩、精湛的绘画、丰富的品类著称于世。   本文介绍一件康熙五彩器。此器高46.5厘米,口径24.3厘米,大盘口,粗颈,长圆腹,圈足。此器内外施豆...
光绪粉彩花卉瓶
相关描述: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五十二年,盛极雍乾时期。粉彩瓷画,是在已烧成素胎的釉面上勾饰纹线,再敷一层氧化砷粉(玻璃白),然后分层次接色渲染,经700—800℃窑火二次烧成。由于低温釉上彩呈色较“五彩”绵软粉润,因而还被称为“软彩”。   这种釉上彩新品种,虽然容易受腐蚀磨损,导致失...
茶叶末釉双耳葫芦瓶
相关描述:     这件双耳葫芦(谐音福禄)瓶,是清末仿乾隆茶叶末釉瓷的民窑产品,高1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圈直径3.8厘米,无款识。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色泽润。呈褐色并带有浅黄色斑点。为单色釉,俗称“鳝鱼皮”,是清乾隆时期最为流行的用瓷品种。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盛行明清,是由唐代的...
隋唐时期陶瓷业的发展
相关描述:  杨坚先后兼并了北周和南陈,统一中原,方国号隋,至炀帝而亡。时间不长,但这一时期的陶瓷业却比较发达。这是一个承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时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风格的开始。   陶瓷器造型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风格,又有所变化,更加饱满。从已经发掘出的隋墓里,我们可看到大量质量较高...
明清瓷器的作伪与鉴定
相关描述:  在瓷器仿品中,明清仿最为多见,仿品作伪品种繁多,下面简单归成十个大类。当然这种归类仅仅是阶段性的,因为仿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冒出来,就是说仿品也有时代性,如电脑扫描纹饰等。   1.加款:把没有款的旧瓷器加上相应的款,特别是把民窑精品加款后变成“官窑精品”。这种仿品鉴定起来有难度...
长沙窑褐彩盘口瓷壶的鉴赏
相关描述:     笔者在安徽望江县偶然发现并收藏到一件较为珍稀的长沙窑青釉褐彩双系盘口瓷壶。该壶通高13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5厘米,通体青黄釉、褐彩,盘口沿、短直颈六棱形短流、肩上有双系,绳纹曲柄、溜肩、椭圆腹,胎质灰白、厚重,保存完好,整个造型朴实简洁,优美明快,具有明显唐代长沙窑产...
再说“高温釉下彩”的源头
相关描述:     近读高学训先生《探究高温釉下彩的源头》(《收藏快报》总第159期),不点名对我的《高温铜红釉起源再探》一文提出了否定意见,认为高温釉下彩源头在江西洪州窑。我认为进行有益的研讨是必要的,特弊宋模敫魑环郊疑倘丁 笔者曾力排众议,提出“高温铜红釉”为四川邛窑首创。2006年春...
金品卿浅绛彩瓷画赏析
相关描述:     金品卿,名诰,号品卿居士、寒峰山人。安徽黟县人,活跃于清同治元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间(1862 1908年),曾在景德镇御窑厂专为同治、光绪两朝绘制御瓷,其瓷艺也深得同、光两朝皇帝和西太后的赏识。与当时同在御窑厂供职的王少维并称“御厂两只笔”,而金品卿为“巨笔”。擅长浅绛山水...
【雅昌讲堂3731期】吕成龙:后仿明代嘉靖御窑五彩瓷器鉴定要点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吕成龙: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吕成龙   导语:   明嘉靖、万历五彩是明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其色调纯正、绚彩斑斓,可以与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相媲美。另外,人们往往将“嘉靖、万历五彩”与“成化...
九谷烧:中国瓷器的东瀛变身
相关描述: ▲春名繁春的“金襕手”花鸟壶(19世纪中叶) ▲九谷陶艺村的体验式连房登窑,仍然是柴窑     梁二平 文/图   “这是日本的名牌产九谷烧”,在京都鸭川边一个中国游客常去的商店里,一个店员用汉语向我推荐一套茶具,约人民帀1500元。这价格将日本瓷器卖给来自瓷国的中国游客,...
【雅昌讲堂3729期】吕成龙:明代嘉靖御窑五彩鱼藻图罐赏析
相关描述:  主讲人介绍:   吕成龙: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文化部青年委员。 吕成龙   导语:   明嘉靖、万历五彩是明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其色调纯正、绚彩斑斓,可以与著名的永乐、宣德青花瓷相媲美。另外,人们往往将“嘉靖、万历五彩”与“成化...
一座“价值连城“的瓷藏艺术博物馆,落户重庆!
相关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浩瀚的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瓷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代表我们祖国的国名——中国(CHINA)。   所以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
浙江宁波展300余件古瓷器 再现千年“海丝”盛景
相关描述:     图为“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现场 李佳赟 摄   1月19日,“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在浙江宁波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精选了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22个文博单位、共计300余件(套)古代贸易瓷器及相关展品,展现了自唐...
五彩镂雕《西厢记》故事瓶赏析
相关描述: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瓷器精品中有一件十分珍贵的棒槌瓶(图1),器高49.6厘米,口径13.4厘米,底径11厘米。   瓷瓶形制较为高大奇特,整体上(口、颈、肩)圆下方,撇口,长束颈,形似喇叭。丰厚的圆肩只有狭窄的弧面延展,便硬折演变为长方腹。腹壁四面形如丰满的美人肩截面一般。...
印泥盒上“秋声”图
相关描述:     此瓷印泥盒胎体洁白无疵,莹润如玉,直径7厘米、高3.5厘米。盒吻上下口边及腹底各绘一圈黑回饰纹。盖面有民国时期江西景德镇彩瓷草虫绘画高手李明亮彩绘的草虫小品,并有行楷“秋声、己卯之春写”(1939年)字样,钤一朱红印款。   在这只大不盈握的瓷印泥盒盖面上,李明亮所绘“秋...
北朝白瓷:一个承前启后的陶瓷时代
相关描述:     近来出差路经重庆,在重庆觅得几件北朝时代的白瓷标本,甚为珍贵。通过研究实物标本,有缘与北朝时期的白瓷和白釉绿彩陶瓷对话,收获颇丰。加深了不少关于中国白瓷的历史渊源的一些概念性常识,并纠正了一些以往的错误概念。   中国历史上的白瓷是指施白釉的陶瓷。它是指在含铁量较低的瓷土...
明代蓝地白菊缠枝纹瓷罐
相关描述:     此罐造型端庄圆满、品相完美。其口略侈,唇圆润,颈高适中,肩略耸,胸较宽,往下收腹明显,底足略外撇。除口沿内壁一圈及底足圈二处露胎,其余都满施青白釉,有缩釉和窑粘现象,罐内中部有一圈明显的接胎痕迹,整器瓷化程度高。罐外表面描绘具满画感,呈色主要分蓝多白少两种,蓝彩色为淡灰蓝及...
绞胎及绞釉瓷片析
相关描述:     绞胎又称搅胎。绞胎瓷器起源于唐代,器型多为枕、瓶、香盒,现存世完整器物较少。绞胎的发现几乎与三彩同步,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考古发现,绞胎与三彩的窑口相同。绞胎瓷器因胎色白中带粉红,既有称陶者,又有谓瓷者,各执一词,不一而足。   恰巧手边有近几年收集到若干片绞胎和绞釉瓷...
窥见“万园之园”曾经的气派 ——圆明园遗址最新考古发现披露
相关描述:  灵动的“鎏金铜象首”、精致的“雀笼黄釉琉璃”、古朴的“嘉庆御制刻石”、精美的“粉彩瓷砖”等,圆明园废墟之下这些“高大上”的皇家文物,终于重见天日。   日前,北京市文物局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公布了近年来的考古挖掘成果,并首次向公众展出100余件“有故事”的文物,从中可窥见“万园之园...
流失国外博物馆的中国瓷器之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相关描述:法国吉美博物馆实质上为卢浮宫的亚洲部。该馆收藏中国珍贵文物之多,全世界博物馆无出其右,其中中国历代陶瓷器1.2万余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瓷器收藏之首。  茧形双耳瓶 仰韶文化半坡时期  吉美馆藏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几乎...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