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秒
所有结果60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大艺博小课堂之当代艺术:当代绘画还有吸引力吗?
相关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一切艺术流派都消失了。艺术史也不再受到某种内在必然性的驱动。人们感觉不到任何明确的叙事方向。人们也不再争论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式和发展方向。艺术已经进入了一种"后历史"状态。长期以来艺术一直以审美作为其主导价值,但今天的艺术(当代艺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价值...
【雅昌快讯】中国嘉德2014秋拍:潘天寿《荷塘翠鸟》1656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4年11月21日晚,中国嘉德2014年秋季拍卖会“大观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雨后江山铁铸成”专场中,潘天寿1961年作《荷塘翠鸟》1440万落槌,最终以1656万元成交,此前估价:RMB3,800,000-5,800,000。...
中国文人画的灭亡
相关描述:   中国画、文人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从属关系。中国画这个名称是现代相对于西画而提出来的泛称或统称,主要着眼在艺术形式风格上。在外国人眼里,一般是不能区别工匠画、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特点和意义之差别的,只知都是中国画。而文人画,乃是相对于工匠画和院体画而提出来的,是就整体艺术风格特点的不...
中国“文人画”的灭亡
相关描述:  中国画、文人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从属关系。中国画这个名称是现代相对于西画而提出来的泛称或统称,主要着眼在艺术形式风格上。在外国人眼里,一般是不能区别工匠画、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特点和意义之差别的,只知都是中国画。而文人画,乃是相对于工匠画和院体画而提出来的,是就整体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来...
名家的“招牌菜”
相关描述:  之前我给林风眠、李可染、程十发等名家精品作点评,屡屡提及名家的“招牌菜”。名家为什么会给人印象深刻难忘?就因为他们各自有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招牌菜”。不是吗?凡提到林风眠,我们立刻就会想起他的秋鹜和红叶小鸟等名作;提到李可染,就会想起他的漓江和牧牛图等精品;提到陆俨少,就会想起他的陆家...
高适连环画巨作唐诗宋词屈原等将现身拍卖市场
相关描述: 高适黄鹤楼纸本画心83×46cm 约3.5平方尺1994年作 高适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纸本画心82×46cm 约3.46平方尺1994年作 高适昭君怨纸本画心68.5×54.5cm 约3.43平方尺1994年作   中国的连环画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画土壤中的一株奇花, 图文交辉...
不肯弯腰的建筑师王大闳
相关描述: 建筑设计大师王大闳。(资料图片) 王大闳台北自宅模型。(图片由展览方提供) 王大闳设计的台湾“国父纪念馆”。(竞标方案)。(图片由展览方提供) 王大闳,广东东莞人,1918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台湾著名建筑师,台湾现代建筑运动先驱。   早期赴英、美求学,为W.Gr...
第二届中国人物画展——纪念蒋兆和诞辰一百周年
相关描述:   展览时间: 2004.09.04——2004.09.10   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   策 展 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   参展人员: 徐冰  等   展览备注:   开幕时间:2004-09...
小逻辑解读大问题 “ 小逻辑——当代艺术的语言编码与话语表述”主题展开幕
相关描述:   9月14日下午4时,由芳草地画廊举办的2014年芳草地艺术节“小逻辑——当代艺术的语言编码与话语表述”主题展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在芳草地画廊(侨福芳草地)和芳草地画廊798(798艺术区)同时开幕。   “小逻辑”解读“大问题”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小逻辑”来源于黑格尔。在...
沈其斌与杨千问答录
相关描述:  沈其斌(以下简称沈):最近几年你主要用纸屑这种媒材来进行创作,为什么?   杨千(以下简称杨):几年前我一直比较关注社会问题。流行杂志和媒体自然是我关注的对象。我一直对流行杂志和媒体有许多质疑。现在,流行杂志铺天盖地的进入大众的生活,除了它的过分商业性以外(今天不细谈这个),很多杂志...
论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相关描述:  一、“写意”的艺术观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正因如此,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后来,南朝的谢赫继承和发展了顾恺之的理论,在《古画品录》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六...
张仁芝的荷花系列:荷塘清影
相关描述:   前些日子,我去看张仁芝先生创作的荷花系列作品。一幅幅荷花图铺展开来,顿然荷风洗荡,清气弥漫。   从宋人的《出水芙蓉》、《太液荷风图》到潘天寿的《露气》、张大千的《荷花》,历代都有以画荷著称的画家,当代更是荷曲尽咏。周敦颐在《爱莲说》所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展览时代的书法创作
相关描述:  李刚田   书法是古人文化生活独特的部分,虽云“翰墨小道”,实则包容大千。古代文人通过书法感受着深远的文化传承。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修身”虽是一个人的事,但却关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所以修身是做人之本,是成事业的基础,君子务修其本,而书法则是修身的重要课程。这...
从基础理论出发,探索中国画的核心价值
相关描述:  从基础理论出发,探索中国画的核心价值   ——记“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当前,中国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探索广泛,有写实的、表现的、象征的、装饰的、工笔的、写意的等等。它既给了我们新的视觉体验,也满足了多层次的审美需求;不仅富有时代气息,而且个人面目也颇为显著。然而...
自有我在
相关描述:  张伟是一位令人感兴趣的艺术家。   这种兴趣的建立,并非单纯因为他作品的画面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个性”的视觉标签,往往是最早被洗刷殆尽的部分。创作者急于在作品中定位终极的形式风格,正如讨论者急于给对象套上一副典型面孔的做法一样,往往能将艺术所有的个性与生命力消灭殆尽,指向一个...
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呼唤文心
相关描述:  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画学体系、推动中国画的创作,7月28至29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中国画学会和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共同主办的“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龙泉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专家围绕 “中国画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中国画学的文化特色与基...
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呼唤文心
相关描述:  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画学体系、推动中国画的创作,7月28至29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中国画学会和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共同主办的“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龙泉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专家围绕 “中国画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中国画学的文化特色与基...
《易图境画展》北京研讨会纪要之九
相关描述: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也很自豪,我们湖南老乡易老先生的画展能够震动京华,这是我们同乡的光荣,对易老的画展表示祝贺。   易老的画原来没有接触过,这次海源兄的引见,才看到了易先生的画册。今天看了原作,我感觉比画册更好,画册因受印刷条件限制没有能把易老的写意花鸟画艺术精华表现出来。看...
没有彼岸的过渡——韦红燕作品解读
相关描述:一、“回到艺术自身”的选择   在世纪之交的绘画脉络里,尤其是近20年来的中国画坛,现代精神与现代意义影响深远。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发生了剧烈震荡,一批领风气之先者,在创作中逐渐偏离感怀伤时,对景吟咏的传统与陈旧气息,转而思辩主体心性、研究形式风格、唤醒内心的感觉、遐想精...
艺术世界里不安分的探索者――访著名油画家李晓伟
相关描述:  遥想童年随父亲从漳州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情形,已人到中年的油画家李晓伟脸上浮起了微笑,整个人显得单纯明亮。在火车上,他最感兴趣的是给形形色色的旅客画肖像,而回到老家,满脸皱纹的爷爷更成了他最理想的模特儿。那时,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喜欢观察与思考,敏锐的心灵触角引来纷繁复杂的感受,很想用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