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3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何桂彦: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何桂彦: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现代主义雕塑已经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何桂彦: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
相关描述: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
中国与德国的纠葛:新表现主义的感情债
相关描述:  我们有时会将德国新表现主义想象成对于表现主义的推进,仿佛“新”赋予了表现主义全新的活力,让他们从坟墓中爬出来挥舞着拳头来抵抗美国人以及那些从来不绘画的艺术家。于是我们将架上绘画的胜利看作是德国对于美国的胜利,看作是画架下的幽灵卡住了钱袋子和艺评家的嘴,看作是画笔的一次巨大的逆袭。  ...
当代艺术的批评理论危机与重建
相关描述:  艺术批评是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包括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思潮和流派等)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哲学、文化学、历史学以及文艺理论,为艺术批评在方法论上奠定了新的基础。相比之下,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则主要侧重于鉴...
论弗雷德对格林伯格形式批评的推进[1]
相关描述: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1939-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人文学科波恩讲席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1960年代初,才二十出头的弗雷德就在风云际会中走上艺术批评之路:求学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哈佛大学期间,他就与弗兰克·史特拉(Frank Ste...
书法批评散论
相关描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艺术批评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成为艺术家及其作品和广大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主要纽带和桥梁。然而,在中国,特别是书法篆刻批评,从古到今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种正常力量来制约和协调书印艺术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书法篆刻热潮的兴起,加上书印出版事业的日益兴旺发达,这方面的批评文章已经有了...
对20世纪形式主义艺术的批判
相关描述:  艺术家自身成为一个世界,又试图用艺术的方式使作品建立一个世界的欲望,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它是艺术创造内容、形式、手法诸要素到达了整一性的发力点。与意识形态无节制的概念滥用有本质的区别。   人类艺术现代主义运动的划时代意义是让“艺术回到艺术本身”这一时代命题投入了实践。二十世纪...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价值认识之我见
相关描述:  论文摘要   本文[①]的目的在于讨论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艺术批评与艺术史的价值认识问题。本文认为两者的呈现方式是文字形态的,属于文字语言,讨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和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价值认识问题,实际上就是讨论文字语言对中国当代视觉艺术创作的文本写作的价值、作用和地位问题,其中的核心是文...
形式与写实
相关描述:  “形式”一词的使用源于古希腊时期,与其他频繁出现在文艺理论中的词汇一样,在不同的语种当中,都有相应能够用以表达“形式”的词汇。“形式”一词的语义宽泛而模糊。在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认识中的形式等同于在同一平面里的抽象的形式,或者说是在同一平...
重建传统 亚洲根系中的当代艺术之花在哪?
相关描述:  在世界艺术的版图上,亚洲消失很久了。亚洲人自己的亚洲,从亚洲的文化根系里萌发出来的亚洲当代艺术,到底在哪里?中国、亚洲,都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当代艺术传统。   近日,“软力量——亚洲态度”艺术展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开幕。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沈其斌联合两位知名策展人——澳大利亚的皇甫...
抵抗资本强权
相关描述:  上午的议题,我理解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史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很多批评家都做出了关于艺术意义的不同表述。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这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演进,需要建构自己的本体。这种本体也就是批评家创造艺术史、书写艺术史的独特价值。从这个本体生成意义上来说,当代艺术史也是当代艺术批评史,1...
面对批评谁是权威?
相关描述:  美术同盟的首页上有一篇田敬红的《批评要对症下药——对耿纪朋美术批评方法的批评》,能够有人批评我的批评方法使我很高兴。我已经回了一篇《也论耿纪朋的批评方法》来回应。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马一丹还是田敬红都没有新的言论抛出来,这是令我失望的。因为我已经得知了某些我原来并不知道的信息:马一丹是西...
色彩的幻想——张润世的油画
相关描述:  张润世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取巧,以前看他的版画和插图就有这个感觉,构图和造型都很实在,人物笨笨的,完全是生活中的样子,场景也不修饰,但弄得虚虚实实,好像是老花眼看到的东西。就艺术而言,真正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如实的叙事,也是以真实的个人体验为基础,在真实与体验之间的孰重孰轻往往...
首页<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