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319条信息
- 浅谈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价值
- 相关描述: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是中国汉字独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的体现,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831/n648296.html
2014-08-31 17:49:11
- 克隆:创造力的死亡
- 相关描述: 作为以中国文字为载体的艺术——书法,像一朵耀眼的奇葩,绽放在古老而美丽的东方,中国甚至人类的数千年文明史,假如少了书法,她会变得苍白许多。这朵奇葩从远古开到今天,她是否依然焕发出永恒的美的魅力,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从秦汉的李斯、张芝,至后来的王羲之、钟繇、陆机、张旭、颜真卿、...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40825/n644797.html
2014-08-25 08:59:35
- 【专访】寇克让:在过程中寻找自己的风格
- 相关描述:
寇克让
导读:寇克让,男,1968年9月出生于陕西。学者,职业书法家。四体皆能,尤长真、草二体。
眼前的寇克让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 虽然行事低调,但开朗善谈,给人谦逊平和之感。雅昌艺术网记者与他面对面,听他讲述书法艺术如何传承的理性思辨,以及博采众家、独辟蹊径的...
-
http://news.artron.net/20140812/n640511.html
2014-08-12 14:39:31
- 刘永刚:艺术的线相与精神的尚立
- 相关描述: 刘永刚
对古今“线”的解读
通过梳理中国艺术史中书法、绘画、雕塑、建筑以及彩陶纹、青铜器纹样等艺术语言特色,笔者总结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特色是“线相”的艺术——“线”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相”则反映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精神面貌,唐尚法、宋尚意、元尚态、明尚朴、清尚...
-
http://hn.artron.net/20140808/n639541.html
2014-08-08 14:59:32
- 古代10大草书大师
- 相关描述:
一、张芝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710/n627393.html
2014-07-10 10:11:26
- 书法家谈书法:初学者学书法三技巧
- 相关描述: 经过很多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学习书法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古人执笔分两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写字用三指执笔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国推广书法时,只推广了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濒临失传,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实践,...
-
http://hn.artron.net/20140708/n626552.html
2014-07-08 11:36:24
- 书法家谈书法:初学者学书法三技巧
- 相关描述: 经过很多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学习书法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古人执笔分两种,坐着写字用五指执笔法,站着写字用三指执笔法,可是70年代上海沈尹默在全国推广书法时,只推广了五指执笔法,三指执笔法濒临失传,好在有林散之等巨匠的成功实践...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702/n624310.html
2014-07-02 11:26:05
- 京东赏玩艺术馆将举办中青年书画家作品展
- 相关描述:
刘振平作品
温庆海作品
谢敦毅作品
“大运河新艺潮——京东赏玩艺术馆首展暨首届著名中青年书画家作品邀请展”将于2014年7月12日在京东赏玩艺术馆举办,展览将持续至7月16日。
李成利作品
大运河新艺...
-
http://crc.artron.net/20140630/n622847.html
2014-06-30 14:47:04
- 王世贞藏赵孟行书《二赞二诗》研究 (下)
- 相关描述: 二 王世贞对《二赞二诗》的品鉴
对赵孟俯《二赞二诗》的笔法,历代鉴赏家们有不同的分析:
王世贞在题跋时论述:『此卷赵吴兴行书二赞二图诗及跋尾凡二百三十二字,李北海法十四,米襄阳法十六,而妙际时以大令发之。天真纵逸中极自紧密,波磔遒丽外不废拙古。』⑦
孙矿在《〈书画跋〉...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620/n618876.html
2014-06-20 17:22:46
- 书法形式基础之我见•二
- 相关描述: 点画形体的完整意味着一种秩序,行草书的点画造型亦须在秩序中展开。
图一是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中的“足”字。关于这个字的视觉描述如下:其一,起笔短竖尖入折角的外圆内方的造型,对于整个字内部的硬角形内部空间和外部起收笔的延展性造型、通透形空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二,此字右部的两处折笔...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612/n615972.html
2014-06-12 14:35:42
- 葛鸿桢启示录
- 相关描述: 不久前,翻阅一份书法报刊,见到有位作者愤愤不平地写道:“如今的书家介绍文章千篇一律,被评者大名换成谁都可以。而且,多肉麻捧场之词,不能给读者丝毫的有益之启示。”对此,笔者亦深有同感。故尔,笔者接受介绍葛鸿桢先生一文的任务时颇感为难——如何去做才能不重蹈旧辙呢?好在葛鸿桢先生早已是一位成...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23/n607736.html
2014-05-23 09:06:24
- 临池尽墨方能事事皆然
- 相关描述: 古代,书法家是社会给予汉字写得好的文人的一种尊称,是一种很高的荣誉。由于书法是文人之艺、君子之艺,那时书法和书法家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其他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别的艺术被认为是下九流,而书法却是艺中之艺,阳春白雪。自然,无数人也都梦寐以求想成为书法家,想得到书法家...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22/n607546.html
2014-05-22 15:58:37
- 寻觅、感悟、尝试
- 相关描述:
画什么?怎么画?这个问题常令画家们烦恼。我虽然也常常会想到这个问题,但绘画创作对我来说毕竟是余艺,没有压力,没有思想负担,相对来说,反而轻松自在些。当然困难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深信这个道理。然而,怎样才能找到一种既不重复别人(重复与摹...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22/n607442.html
2014-05-22 11:22:37
- 行草笔法 “锥画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涵义真解
- 相关描述: 锥画沙、印印泥:唐禇遂良云:"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唐蔡希综云:"仆尝闻禇河南(褚遂良)用笔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险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盖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509/n602864.html
2014-05-09 10:46:06
- 刘熙载的书法批评
- 相关描述:
[摘要]刘熙载是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其书法批评思想也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法古能变、书如其人、中和可经、不工之工和意法相成。这些书法批评思想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刘熙载;书法;批评思想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06/n487530.html
2014-05-06 14:27:49
- 驰毫骤墨列奔驷
- 相关描述: 十月金秋,第21届全国部分城市文联工作会议在龙城太原举行。会议期间,太原市文联主席李克仁在文庙东展厅推出了自己的狂草作品展,让观众又一次领略了他积健为雄、气势恢宏的豪迈书风。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各独特艺术。千百年来,在发展中演变,在演变中更新,诸体兼备,名家万千。但是,在璀璨的...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505/n600396.html
2014-05-05 17:02:19
- 翁志飞:读帖与临摹
- 相关描述: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帖和临摹,通过读帖和临摹,了解和体会古人用笔用墨的技巧,体会古人结字的个性特征以及对行气、章法的处理,以形取神,体悟古人由技法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引发出自我的真性情,施之于创作,成就有个性有新意之作品。书法的学习不外乎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第一步极...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503/n599276.html
2014-05-03 11:10:00
- 隐逸与超越06
- 相关描述:1.3 绘画品评中的逸品意识
东晋·顾恺之《论画》应该是最早的绘画品评文献[1],但只有片言只语,没做系统归纳。在中国绘画批评史上真正开始品评的是谢赫《古画品録》,其中所品评之画家,以陆杲为最晚。据《梁书》卷二十六所载,陆杲“中大通元年,加特进,中正如故,四年卒。”[2]又谢赫评陆杲...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314/n574148.html
2014-03-14 10:11:00
- 永恒的艺术——我的书法观
- 相关描述: 书法,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神奇梦想。而什么是书法,正如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从幼年自家乡受教于乡贤、开始描红临帖算起来,我与书法结缘已有半个多世纪。时光流逝,我不管在哪里、干什么,都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并不是因为目光远大、...
-
https://news.artron.net/20140311/n577593.html
2014-03-11 11:48:13
- “张芝奖”获奖作品创作手记
- 相关描述: 书法是人思想状态和精神力量的体现,是人心情、心境、心声的流露和写照。一幅成功的作品往往和书者的创作环境、身心状况不无关系。特别写大草作品还有精力、体能上的要求。所以就大草而言,创作的最佳状态应该是精神饱满、气血两旺、情绪高涨、思维畅达时,创作的最佳时机应该是神怡务闲、时合气润、感惠徇知...
-
http://artist.artron.net/20140305/n575275.html
2014-03-05 14: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