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61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性价比高的拍品不会降价
相关描述:  2011秋拍上半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通过拍卖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总成交率和成交价都有所下滑,但是相对于今年春拍更为理智,价格较为合理。将在下半程亮相的拍卖行针对市场的变化会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秋拍是否有可能低开高走,后程发力? 对此北京歌德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
纽约的许汉卿收藏品拍卖
相关描述: 许汉卿一家   整体来看许汉卿的专场拍品文人气息较浓,他的收藏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他的藏品与其学识积淀是一个相连的整体。正是这种特质才让他的专场拍卖更有价值。   今年9月15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举行了一场许汉卿收藏品专场拍卖。专场拍卖一直是拍卖会中比较有特色和亮点的拍卖形...
文人藏家徐汉卿与《淳化阁帖》(图)
相关描述: 许汉卿先生与夫人朱淑芳女士(摄于1920年前) 《淳化阁帖》乾隆拓本   清末民初收藏者的主体,是“亦官亦藏”的文人群体,他们对藏品重视来源、流传,藏品多经考证,或题记,或钤鉴藏印。将收藏与学识相贯连,成为硕学鸿儒乐享其间的雅事。   9月份纽约亚洲艺术周即将开始,这也意味着...
文人藏家徐汉卿与《淳化阁帖》(图)
相关描述: 许汉卿先生与夫人朱淑芳女士(摄于1920年前) 《淳化阁帖》乾隆拓本   清末民初收藏者的主体,是“亦官亦藏”的文人群体,他们对藏品重视来源、流传,藏品多经考证,或题记,或钤鉴藏印。将收藏与学识相贯连,成为硕学鸿儒乐享其间的雅事。   9月份纽约亚洲艺术周即将开始,这也意味着...
艺术品收藏重新苏醒 “十亿元时代”只是畅想?
相关描述:  上世纪80年代末,沉寂已久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重新苏醒。从那时起到出现价格亿元的艺术品,用去了20年时间;而从1亿元拍到5亿元,只用了2010年一年就完成了。一些投资界和收藏界人士预言,中国艺术品的“十亿元时代”将在3~5年内到来。   收藏成了“击鼓传花”   《谁在拍卖中国》的作者...
2011年艺术品投资仍将持续火爆 怎样投资艺术品最给力?
相关描述:  如果要问,你认为长期而言哪种投资方式的收益率最高?相信许多人会毫不扰豫地答是股票。的确,各种投资教科书都明白地告诉我们:风险与收益通常会成正比,风险越高,收益越大;风险越低,收益越小。在股票、债券、房产、储蓄等投资方式中,无疑股票的投资风险比较大,相应的收益也校高。   但事实又是如...
虞坚讲述青铜器收藏之美
相关描述:  虞坚在国内收藏界虽然声名不显,但在海外青铜器收藏市场上却是后起之秀。   即使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对青铜器大概也能说出自己耳熟能详的几个名字来,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等。但当进入珠江之畔广州星河湾的青铜器藏家虞坚充满古典韵味的住宅中,亲手把玩馆藏级的青铜器时,才能真正体会到...
揭开艺术品拍市大款藏家神秘面纱(图)
相关描述: 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 北京海润嘉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星亭 叶永青《逃逸的困惑》 布面综合材料   刚落幕的春拍,人潮涌动的拍卖场内,腋下夹着黑皮包、不停打着电话的生意人模样的“大款”以及那些看上去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商们代替了往年熟悉的老藏家的面孔。他们开名车戴名...
胡同是我永远的故乡
相关描述: 杨沛作品展现场  摄影:孟玉芳 艺术家杨沛(左一)为嘉宾介绍作品 摄影:孟玉芳   (雅昌艺术网讯 孟玉芳)2011年7月30日下午三点半,杨沛油画作品展“胡同胡同”在奥体玲珑塔的“塔奥艺术中心”开幕。艺术家杨沛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老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次展出的...
我跟杨沛有缘——杨飞云先生为《孤独的旅程》序言
相关描述:  高尔基说过:人生就是一座博物馆。   杨沛跟我是同龄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经历了中国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可以说每个人的阅历都很丰富,而杨沛的则更为复杂,因此我们一见如故。 接触久了,我渐渐发现了杨沛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生长在北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气息的城市,有幸结...
北京保利第15期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7月底举槌
相关描述: 吴冠中 石头林里有人家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春拍季中,北京保利总成交额达61.3亿元,继2010年秋拍之后,再次刷新中国艺术拍卖市场成交纪录,揭开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崭新的一页。其中,苏州过云楼旧藏王蒙《稚川移居图》更以4.025亿元创造中国古代绘画的世界成交纪录。至此,中国书画市...
北京张伯驹故居将改建纪念馆
相关描述: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故居纪念馆将于明年2月、张伯驹诞辰115周年之时落成。届时,将还原张伯驹及夫人潘素在此生活时的故居原貌。   昨天,早报记者了解到,张伯驹、潘素的独生女,79岁的画家张传彩一家目前已搬离故居,这个复杂、庞大的工程刚刚开始。   张伯驹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
《游春图》年代的探讨
相关描述:  现藏故宫博物院隋展子虔《游春图》,是数百年来颇负盛名的一幅古代绘画作品。画幅至今大体保留了北宋宣和装钤印形式并宋徽宗赵佶题“展子虔游春图”6字签。近千年来,这幅名迹历经北宋内府、南宋贾似道、元仁宗、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清安歧、清内府、现代张伯驹等人递藏,又屡见于周密《云烟过眼录》、文...
精彩收藏要有文化坐标
相关描述:  闪光的人生要有奋斗目标,精彩的收藏要有文化坐标。   收藏之文化坐标又分为:收藏偶像人物之文化坐标;收藏专题器物之文化坐标;收藏展馆创建之文化坐标。   当代收藏偶像人物之文化坐标,书画界最令人敬佩的是书画收藏大家张伯驹。张伯驹生前把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藏珍品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
民国最有分量的收藏家——张伯驹
相关描述:   若说民国最有分量的收藏家,非“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莫属。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喜好古词、戏曲及书画收藏。他的收藏经历始自多事之秋的1927年,第一件藏品是得自琉璃厂的乾隆皇帝御笔“丛碧山房”四字,就连他的字以及他的书房都由此得...
苏州:收藏俱乐部起步
相关描述:  1960年,一群醉心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的香港藏家,在香港组建“敏求精舍”。敏求二字,取自《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这个收藏家团体,以“研究艺事,品鉴文物”为敏求之宗旨。   那时的香港,正是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流的重镇。那些顶级收藏家,已不满足于独自把藏品搬回家自...
珍罕元抄本《两汉策要》
相关描述:   《两汉策要》        有明以来,学术界、藏书界无不知晓的一部书,就是盛传四百余年的元赵孟頫抄本《两汉策要》。“天下何人不识君”即谓此也。一睹书中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毛氏汲古阁前后所钤八十余方印记,即可想见当年名动天下之状了。   然此本名动天下收藏界者,非其所收两汉政论文章...
近80件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亮相福建
相关描述:  近80件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7日起亮相福建,包括了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溥儒、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吴冠中等名家力作,先后在福建厦门及福州两城巡回展出。   近80件作品中,除吴昌硕等名家力作,闽籍现当代名家蔡鹤汀、郑乃珧、谢振瓯、董希源的闽派风骨亦是亮点。此外,近年受到文人学追捧...
点画结构 分间布白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笔墨为核心,与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密切关联、与书写者的人格修炼相表里的一门独特的艺术现象和文化现象。中国书法的内蕴是如此的丰富无尽,使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解悟与阐释。所谓贤者识其大,而不肖识其小,笔者仅就三十年临池经验与研读古代书...
孤独的“怪卡”苗丰联
相关描述:    在收藏圈,苗丰联绝对是个怪卡(台湾俚语,卡是大陆称的大腕、杰出人物的意思),特别是几杯小酒下肚后,亦疯亦戏,其言语诙谐,所问非所答的情状。使其真情实感溢于言表,且满腹经纶,故事,笑话高潮迭起,赢得了许多人的欢笑和爱戴。   2010年岁末,在台北的寓所我拜访了他,门厅正面洪...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