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82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见得真性情
相关描述:  我懒于文字,更不愿评论当代人,但我乐意地接受广君。   这些年,河南形成了一个相当可观的青年书家群体,他们是河南书坛的中坚,更是河南书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有了相当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若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队伍的构成,不少人似乎又缺少些什么,是扎实...
鲁迅七岁即描红 算不算书法家引争议
相关描述:  鲁迅,工书,书风简穆古朴,深得魏晋风度。他以一支“金不换”毛笔,蘸毕生心血,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鲁迅的书法性情,其爱、其憎、其美学思想、文化底蕴都诉诸笔端,然而鲁迅并不以书家名世。翻检《鲁迅全集》,少有关于书法的专门论述,更无专论书法的文章。“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
鲁迅算不算书法家?
相关描述:  鲁迅,工书,书风简穆古朴,深得魏晋风度。他以一支“金不换”毛笔,蘸毕生心血,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鲁迅的书法性情,其爱、其憎、其美学思想、文化底蕴都诉诸笔端,然而鲁迅并不以书家名世。翻检《鲁迅全集》,少有关于书法的专门论述,更无专论书法的文章。“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
争议:鲁迅算不算书法家
相关描述: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工书,书风简穆古朴,深得魏晋风度。他以一支“金不换”毛笔,蘸毕生心血,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鲁迅的书法性情,其爱、其憎、其美学思想、文化底蕴都诉诸笔端,然而鲁迅并不以书家名世。翻检《鲁迅全集》,少有关于书法的专门...
李杲伟书法长卷《金刚经》280万拍出
相关描述:   著名金石书画家李杲伟先生所书小楷《金刚经》长卷,在长沙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280万元高价。   今日,记者从湖南省岳麓书画研究院获悉,在长沙举行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著名金石书画家李杲伟先生所书小楷《金刚经》长卷惊爆全场,最终以全场最高拍卖价280万元人民币被一神秘买家收藏。 ...
弘一法师精品力作现身上海嘉禾秋拍 先睹为快
相关描述:
收录弘一法师手抄经书 《弘一鼓浪写经》重刊典藏
相关描述:  收录了弘一法师在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寺闭关期间手抄三部经书真迹的书籍——《弘一鼓浪写经》8日在厦重刊典藏。   来自文化界、书法界以及佛教协会等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当天在厦门鼓浪屿举行的重刊典藏仪式,并细数弘一法师鼓浪屿写经的典故。   主办方鼓浪屿管委会主任曹放告诉记者,弘一法师与鼓浪...
艺术与公众相遇的城市雕塑
相关描述:   从11月23日开始,作为2012上海城市雕塑邀请展“不可言说”的参展作品,来自36位艺术家的48件城市雕塑会在大宁灵石绿地展出两个月。受邀的既有成熟知名的艺术家文楼、王燮达等,又有年轻艺术家杨雪等。开幕当天上海刮风下雨,灵石绿地显得很阴沉,但是走到人工海滩边,这些因簇新而显得鲜...
清泉出山
相关描述:  12岁那年,四姑妈过生曰,我父亲就跟着他的三叔到四姑妈家去了。四姑妈嫁到了离举淤口村几十里外的湖山乡,湖山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父亲来说,那可是一个大地方,那儿有不少做生意的有钱人。湖山乡人不无自豪地说:遂昌店面100间,湖山占了51间。可见当时的湖山在整个遂昌县是一个商贸发达的地区。那时...
李叔同旧画《半裸女像》 失踪与归来
相关描述:   李叔同画像   李叔同(1880年至1942年),弘一法师的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图为李叔同的自画像。   2011年夏天,中央美院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李垚辰在整理库房的民国...
李叔同旧画《半裸女像》的失踪与归来
相关描述:   李叔同画像   李叔同(1880年至1942年),弘一法师的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图为李叔同的自画像。   2011年夏天,中央美院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李垚辰在整理库房的民国...
鲁迅先生墨宝存甘肃陇原 从旧书摊购回
相关描述:     鲁迅书法   上世纪60年代,甘肃省图书馆曾在上海的旧书摊上购回一批旧书,在其中一本旧书中,竟然夹着两封鲁迅先生写给原北京大学副校长、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先生的书札真迹。这对于研究鲁迅先生的书法、创作及社会活动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其中一封信这样写到:建功...
零言碎语—词与时髦
相关描述:  有些辞汇和字眼,用的太熟之后,变了味了。比如:“境界”首当其冲的过了时,王国维当初在《人间词话》中用这个词时,肯定非常新颖,很说明问题,但是现在“这幅画很有境界”——等于没说。   “淡泊”被用的太烂,以至于这两个字似乎换上了一副假模假式的嘴脸,“我这个人淡泊名利”——听上去就令人生...
著作等身之叹
相关描述:  对一个中国文人的最高评价就四个字,“著作等身”。我的第一本文集《大忘楼笔记》出版之时,大脑“屏幕”上老是出现这四个大字,有一点点窃喜,好像就要建功立业似的。于是,见四下无人,便取一本放在脚边来比,其高还未过脚面,顿受打击,何时才能著作等身啊。我粗算了一下,25本到膝盖,等身至少95本,...
史有国良
相关描述:  史国良的还俗,还是让美术圈里的朋友们吃了一惊。起因是这样的,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慧眼识珠,相中国良。对于画家,能进入国家画院,那是很高的荣誉与认可。脱掉袈裟,为国家建功立业。石涛当年就没有国良这么幸运,千里迢迢乘舟骑马来到京城,托人与乾隆爷联系,希望得到皇上赏识,可惜,乾隆看走了眼,错过...
碑骨帖韵,直抒性灵
相关描述:  清代碑学的兴起,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康有为“尊碑卑帖”之论盛行后,人们的审美观点大为改变,重骨力尚气势追厚重求粗犷成为时尚书风。遒媚潇洒清劲爽快的帖学虽然受到冷落,但仍然在书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基本形成了书法碑帖双向发展的模式。后来有识之士尝试着将碑帖书法进行融合...
李叔同书法信札展开幕
相关描述:  在李叔同创作《春游》歌曲百年、开启中国合唱事业帷幕,且推出《护生画集》八十五周年之际,“华枝春满——李叔同书法、信札展”日前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该展览汇集了浙江省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杭州李叔同弘一法师纪念馆、温州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单位所藏的96套共190余件李叔同书法、信札、条...
夏宗禹藏名人手迹 专题亮相匡时秋拍
相关描述:  记者昨日从北京匡时公司获悉,2013“匡时秋拍”将重点推出“夏宗禹旧藏名人手迹”专题,推出丰子恺、巴金、郭沫若、马一浮、叶圣陶、费新我、何其芳等多位文化名人与《君子书》编者夏宗禹的50余通信札及手稿。   据北京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介绍,“这批信札为夏宗禹先生旧藏。夏宗禹历任重庆《商...
宁静与致远的禅行者——平君与他的绘画意象
相关描述:  独立于时代的艺术。   远在北京的平君兄的展览。   早春冬日的北京,去北京平君兄的画室,他既是大学的同学,更是艺术道路上的挚友和同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浙江美术学院孕育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处在西方思想的大量传播和当代艺术的繁杂碰撞中。在绝大部分艺术家追逐流行艺术与波普艺术的时...
师徒相承 薪火相传
相关描述:  如果没有师徒相授(包括父子相传)这样一种教育模式,难以想象中国传统美术何以传承和发扬?同样,如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前没有“作坊模式”遵循的师徒传承,几千年的欧洲绘画艺术又何以发扬光大?   现代教育中,诗人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也说:“牛津是世界上名胜压得倒人的一个学府。牛津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