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19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再造的乐趣:鞋履的建筑美学
相关描述:   鞋子需要承受人体体重,因此必须找到足够结实又耐久的材质。设计鞋子的最终目的是想要让人们可以穿着,而并不只是一件美丽的装饰品。香港女鞋设计师Chau Har Lee这样看待她的工作。   Chau大胆采用不锈钢、木质拼接等创新材质与高难度工艺,融汇汽车、建筑等领域的设计理念,在兼顾...
《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相关描述:   书    名:《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   作    者:冒亚龙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9月1日   推荐理由   返璞归真,天人融会,当代建筑美学同传统的建筑美学在研究内涵、重心和审美视角上已经大相径庭,其视野所及已远非只是狭义...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家美术馆?
相关描述:  近日,中国美术馆在其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隆重发布《关于举行中国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并公开邀请应征规划设计人参加资格预审的公告》,以及《中国国家美术馆概念性建筑设计方案征集相关规定和要求》两个文件,开始征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这标志着,将代表中国美术最...
殿堂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超前破格是常态
相关描述:  殿堂级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以多层次的透视,无穷的消失点,倾斜的多角度,及峰回路转的水平面挑战传统建筑美学。小小的新加坡也有三个哈迪德的作品。   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建筑是一场线条、水平面的交响曲,也是超现实的狂想。婀娜多姿的线条蜿蜒曲折地飞扬,震撼了建...
古根海姆:艺术中心还是连锁超市?
相关描述:     路易丝-布尔乔亚的青铜蜘蛛《妈妈》   由大都会美术馆向北,第五大道路东,从82街到104街这二十多个街区,各类博物馆鳞次栉比,俗称“博物馆一英里”。88街路口东北角,是一座白色建筑。以曼哈顿标准衡量,体量不算太大,但在方方正正、式样守旧的大厦群落中,却是个毫不打折的异类...
艺术中心乎?连锁超市乎?
相关描述:  纽约各大博物馆中,就数古根海姆“不务正业”,简直就像沃尔玛,或迪士尼   由大都会美术馆向北,第五大道路东,从82街到104街这二十多个街区,各类博物馆鳞次栉比,俗称“博物馆一英里”。88街路口东北角,是一座白色建筑。以曼哈顿标准衡量,体量不算太大,但在方方正正、式样守旧的大厦群落中...
感悟天地
相关描述:  2006年10月10日,我从成都出发,经川茶马古道、滇茶马古道进入西藏,历尽艰辛终于到达珠峰一号营地。站在这海拔5500多米的高原,仰望巍巍珠峰,感受着迎面而来的丝丝沁人凉气,万籁俱寂,碧空万里,强烈的阳光照耀着山峰,山尖飘起的旗云丝纹不动,那场景肃穆而庄严、圣洁而空灵。凝神之际,似乎...
五一假期 沪上热闹展览挨个看
相关描述:  上海美术馆   4.10-5.9 陈逸飞艺术展   这次展览是上海美术馆向代表了上海文化特色的陈逸飞先生致敬的活动,同时也作为美术馆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的一次重要艺术活动。其中的油画作品,由上海美术馆及陈逸飞艺术基金向国内外众多艺术机构和藏家征集而来,涵盖了陈逸飞早期的主题创...
寻找建筑设计与中国画的共通之处
相关描述:  4月19日,西子湖烟雨迷蒙。一场有关“建筑设计与书画艺术”的思想碰撞在品茗闲谈中诞生。谈话的“主角”是来自北京的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建筑设计师王登悦。话题的交集落在建筑设计的艺术原理上,不同的身份却有相近的体悟,每个人都从各自的角度打开了一扇视窗,恰好构成了一场精彩的...
都市的乡愁
相关描述:  都市的乡愁   我们每个人都有眺望城市的经验,从远郊的高地上望;从市中心的空地上望;从高速高架公路的疾行中望。这眺望在我们的心中拉起一座座城的天际轮廓线。这里展示的是一件远眺城市的系列摄影作品,作者选择远距离的拍摄角度,我们的视野正从郊外的平野上远望城市,那高楼叠起的都市剪影格外令人...
杨铁军访谈
相关描述:  杨铁军访谈  时间:2007年9月28日 地点:北京环铁艺术区杨铁军工作室   蔡萌(以下简称“蔡”):以前是学什么的?   杨铁军(以下简称“杨”):工业设计。   蔡:用摄影这个媒介进行创作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杨:以前做摄影,从2001年开始用大相机拍。以前拍传统...
建筑的“脸皮”有多厚?
相关描述: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拿建筑喻人,中外皆然;但由于时代、民族和美学上的差异,作为比喻主体出现的人格形象却会大相径庭。   比方说,西方人喜欢把建筑比喻成直立的男性——据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说法,多立安柱式模仿的是“刚强的男性”,正如爱奥尼亚柱式模仿的是“柔美的女性”;现代高层建...
理想作品短评
相关描述:  艺术家王国锋的建筑系列摄影作品,针对的是中国以及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他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并运用摄影考古学的方法,对过去的社会主义建筑——体现国家意志的标志性建筑——进行了主观和客观的拍摄。其中艺术家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的一批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公共建筑,这些建筑所隐含的意义远...
《五谷杂粮》演绎艺术“成份”——与许江谈江湖、学院及其他
相关描述:  做为中国美术学院80 年校庆的引子《五谷杂粮》展吸引了国内许多艺术家评论家的关注;3月2日的论坛上顾振清、吕澎、周彦、吕胜中、邱志杰、高士明、杨劲松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与许江就本次展览进行了简要的对话。 ...
策展览方法与艺术批评
相关描述:  今天,中国的饿现代化进程与全球化紧密联系,现代化对全球化起着关键性推动作用,而全球化又被看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只要留意就会发现,由流动资本和技术进步驱动的全球化力量,使人为隔绝和统一化社会向全球化的多元主义状态转变。这在文化上并非意味着同一性,而是在世界范围的社会关系总强化了各自独立文...
读《西方美学范畴史》与《中国美学范畴史》
相关描述:  近日,朱立元先生和王振复先生各自主编的三卷本皇皇巨著《西方美学范畴史》和《中国美学范畴史》出版了。二书可看作是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研究界的一份厚礼。   列宁曾经给“范畴”下过著名定义:范畴是认识事物之网的“网上纽结”。这个定义至为精辟。认识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思想,我们既可从...
首页< 上一页6 7 8 9 10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