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162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古雅之美的金石趣味 惟中国画独有
相关描述:  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
梅墨生: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意之美、...
2017年春拍,艺术市场回暖了吗?
相关描述:  4月初在香港开始的春季拍卖至6月底接近尾声,尽管仍不时有高价创出,但从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等拍卖公司春拍交出的“成绩单”来看,今年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并没有实质性的回暖,自2011年以来的调整期并没有结束。   调整期并未结束   ...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相关描述: 黄宾虹 西泠小景 中国画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
北魏墓志书法: 重现世间的另一种魏楷风范
相关描述: 《元瑛墓志》(局部) 《张玄墓志》(局部)   从龙门造像记诞生以来,人们逐渐习惯把这种粗放朴拙的书风作为北魏楷书的代表。但随着清代金石学的发展,洛阳周边北魏墓葬的不断发掘,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们又发现了北魏楷书的另一种风格,即精致的北魏墓志书法。   墓志是安置于墓室中的刻石,...
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中国榜书艺术讲座
相关描述:   8月1日,军旅榜书艺术家陈培明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展区报告厅,做了一场名为《翰墨铸千秋 榜书壮情怀:中国榜书艺术》的讲座。   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早在秦以前,榜书就出现了。历经千年,也依旧较为常见。陈培明,安徽砀山人。1974年入伍,步入中年之后重点研习榜书,现...
匡时国际拍卖2017公开征集现已启动 8月中旬江苏地区率先展开
相关描述:  匡时国际拍卖2017公开征集启动   匡时国际2017年公开征集已经启动,从8月11日至17日,匡时专家团队将依次奔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等地举行大型的公开征集活动,届时现场将为广大藏友提供专业的艺术品委托拍卖等服务。其中苏州站征集的时间为8月11日至12日全天,地点为苏州会...
书中有我·萧娴诞辰115周年遗墨展
相关描述:  7月29至8月6日,“国家美术捐赠奖励与收藏系列展:书中有我——萧娴先生诞辰115周年遗墨展”在中国美术馆5层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从三个方面对萧娴的书法进行阐述,展出其遗墨100余件。“蜕阁生平”部分简要介绍了萧娴的生平,展出作品10余件,按作品创作的年代顺序排列。“大笔豪情”部...
书法用墨,是这样调的
相关描述:  一、浓墨   古人作书多用浓墨,墨浓如漆,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字迹清晰秀丽,神采外耀。浓墨易见其厚重、凝练、神韵尤佳,但非功力至深者不能达此妙用。清代刘墉有“浓墨宰相”之美誉,他博通经史,擅长丹青,墨迹临帖功力极深,他正是在丰腴、厚重的方面见其真力祢漫。   二、淡墨...
明清文人书法 行情有所突破
相关描述:  11月22号,北京嘉德推出「食笋斋中国书法」专场。一共50件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1469.49万人民币。此专场包括5件宋元书札、7件明代书法、27件清朝书法和11件近现代书法。100万人民币以上的有2件:Lot826董其昌的行书手卷《汪继环墓志》以143万人民币成交,居本专场之...
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院藏徐悲鸿、丰子恺等名家书法作品
相关描述:  沈阳故宫博物院于近日展出院藏徐悲鸿、丰子恺、老舍等近现代名家书法作品,这些近现代书法作品满纸的墨色让人沉醉,是深藏宫中的艺术瑰宝。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李瑞清、曾熙、沈尹默、溥伒等名家的作品外,还有被启功先生誉为“如今魏法在辽东”的沈延毅,专攻汉隶的霍安荣,融篆隶为一体的宁斧成等诸家...
探寻三千年丝路风物之美(七)
相关描述:  (接)赤子之心与自然之性:世俗世界的精神超越  两千年前的孟子曾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所谓的赤子之心,是指人的心性的纯朴、善良与天真无邪。这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这种赤子之心,其实与庄子的自然之性乃是相通的。人类的原始状态,本来是没有邪念、没有虚伪的,这种状态接近于...
创造工笔在未来美术史中的“新粉本”
相关描述: 角度的仪式(绢本设色)  王晖   日前,森林中国、今日美术馆联袂主办的“新粉本——学院新方阵十年展工笔画学术单元”展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学院新方阵”展览自2007年末启动,以关注、推介当代水墨艺术新作新秀为主旨,注重对当代水墨生态的营造,先后在京、沪等地举办了十余次展览,一直...
论穆家善“焦墨千毫皴”对于国画技法武库的意义
相关描述:  画有中西之分、古今之别,不仅由于画家所属国度、民族、时代的差异,使画作内容不同,更因为绘画工具、材质,特别是画法的差异,使画种、画风不同。千百年来,无数画家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试图在画法上有所突破,但真正能够贡献新质乃至有所创造者,寥若晨星。穆家善先生以“焦墨千毫皴”信步进入焦墨画领域...
“当代水墨”未定论——关于当下水墨状态
相关描述:  水墨的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主要是个体的。因为它具有丰厚的历史,也形成了历史化的天然的欣赏口味,所以在一种惯性的心理下,人们不愿意动它毫厘,不愿意它有少许越出笔墨范畴的行为。那么,当代水墨是否可以转型呢?是否在现代化的中国经济环境中,也有现代性的问题?或者游戏于笔墨...
戴卓群:卓与群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一个最伟大思想,就是天人合一朴素辩证的价值体系。大体儒墨道释,不分儒家、道家、刑名法术、养生炼形、兵法阴阳、数术方技、各有融通,将对阴阳乾坤天道的认识,归汇于对卓尔不群,和而不同人道的践行。“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谓道也。”,“道不远人,远人不可以为道。”道...
龙门石窟造像记: 来自平民工匠的另类书法
相关描述: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借伐南朝齐之机,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并实施汉化政策。当时的洛阳除儒家文化外,佛教文化也日益兴盛。从北魏起至唐宋的半个多世纪,在洛阳伊河两岸不断开凿洞窟,兴造佛像达十万余尊...
拓片遭热炒后升值40倍 功夫不高不要轻易碰
相关描述:  拓片是欣赏和研究文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从而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重要项目。然而,拓片也被业内称作“黑老虎”,它可不是一般新手能玩得转的。   自古文人收藏不离拓片   广义上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其数量、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比如...
一幅好画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是书法
相关描述:  中国画应该从整体看是一幅画,分开看,都不是画,是书法。   书法关过不了,画法关也过不了。金石、书法、诗文,画画的人都必须熟悉。   书法是艺术,因此与绘画一样,有真感情就美,矫揉造作则丑。   书法柔媚者,世以为美,其实极丑。大凡人无独立之人格,其艺术则柔媚,既无独立人格,何来...
艺术的尊严 学术的尊严
相关描述: 篆书对联 张颔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系列丛书所收一般多为民国以来,或民国出生的,在书法史上多享盛誉者的选集。张颔先生是其中不多的几位尚健在于世者,按照我们传统的虚两岁习惯,老人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常常把此种由于德高望重常受敬重抑或学富五车且寿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