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26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冯苗个展开幕:游走在水墨世界的“理想国”
相关描述:  “理想国 冯苗作品展”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8月26日上午,“理想国 冯苗作品展”在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开幕。本展览由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主办,由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赵旭红担任总策展人,是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首展”系列第三回。本次展览呈现山水画家冯苗的水墨世界,从《流...
青年艺术家陈洋美国加州举办个人展览
相关描述:  陈洋是一位多媒介艺术家,她的创作涵盖雕塑,装置,绘画,版画,首饰,陶瓷,木头,金属,水泥,硅胶等材料。陈洋在北京长大,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她的作品游走在诗意的,安静的表达当中,却又带有着内在深层的反抗,讽刺的意味,荒谬性,有一种原始的力量,冲破束缚的...
李纲:水墨是宿命 颠覆是使命
相关描述:  初见李纲老师的作品,可能会颠覆你对“水墨”作品的固有观念。在整幅作品中,你看不到艺术家具体描绘的形象,他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用笔,取而代之的是一切可以造成水墨痕迹的物品,把物的印记和甩滴渲染结合起来,呈现出某些“象形”的墨迹渲染,很抽象,看似随性为之,但是那些被重复的印记,早已在作品中弥漫...
【艺术90后】郭城:“技术流”艺术家的“养成”
相关描述: 青年艺术家郭城   【编者按】不知不觉,青年艺术家的“标签”已滑向“90一代”。出生于经济持续增长的九十年代,经历电脑、游戏、数码相机、手机等智能系统的革新,“90后”艺术家的关注领域、创作方式和成果、对于自身的运营能力,以及对整个行业的判断力,都和他们的前辈大不相同。他们正在发现、...
刘若望后人类
相关描述:   末日浩劫总是在当过去真正成为永恒之后发生。   无情的灾难和断裂从中横穿,将“从前”和“以后”分割。   这种分割由一种对既发事件充满了残酷感受的情怀造成,这情怀讲历史中的许多章节清空,将个体生活中的许多事件抹杀,这些曾经活生生的个体的情感在城市和乡村都不再存在。   他们消...
【展览预告】体觉与色醒:《感同身受》雕塑展将在松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8月23日,《感同身受》雕塑展将在松美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田世信、隋建国、展望、姜杰、向京、王伟、梁硕、耿雪等老中青三代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分为“体觉”和“色醒”两个单元。   策展人刘礼宾讲到,“感同身受”的惯常解释是在你、我感知的相通性的角度展开,同时...
南宋宫廷画师这么上班,开眼了
相关描述: 李嵩款《西湖图》 上海博物馆   1127年汴宋皇城倒塌之后,宫廷画师走出宫墙。但走过南宋,当1279年临安宫墙再度塌陷,蒙元以后的悼念者,如何在废墟锋镝的荒烟蔓草下,诉说西湖云烟旧梦?   12—13世纪的南宋临安都城充斥着半官方、半民间的轮值、当班、和雇制度。三种制度的灵活施展...
SHUI-MO论坛 | 夏可君:空白的活化 ——水墨艺术的现代性转化原理
相关描述:  2017年11月11日,《库艺术》主办、香港水墨艺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联合举办的“SHUI-MO:亚洲视野下的水墨现代性转化”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顺利闭幕。   梅墨生、邱振中、夏可君、陈池瑜、张羽、许剑龙六位来自当代水墨不同领域的嘉宾就各自不同的论点展开异彩纷呈的论...
【雅昌专稿】2018雅昌月度(7月)画廊影响力观察报告
相关描述:  导言:“雅昌月度画廊影响力观察报告”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艺术品一级市场具备合作代理机制关系的画廊与艺术家发展现状的呈现。  艺术家代理机制为画廊提供更有效的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充分的创作条件和空间,也为艺术成就和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与现代社会更有效对接的方式。雅...
王鲁湘:玻光异趣
相关描述:   没有玻璃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已经习惯于被玻璃围绕,大到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中到各式各样的玻璃柜子、瓶子、杯子,小到眼镜、珠子——没有玻璃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其实,玻璃带给世界的改变,远不止这些。玻璃实际上充当了人类改变世界的思想工具。棱镜让我们知道了太阳光是一个...
光之幻变 其乐无穷
相关描述:  没有玻璃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已经习惯于被玻璃围绕,大到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中到各式各样的玻璃柜子、瓶子、杯子,小到眼镜、珠子——没有玻璃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其实,玻璃带给世界的改变,远不止这些。玻璃实际上充当了人类改变世界的思想工具。棱镜让我们知道了太阳光是一个由...
“吴哥见闻录”三清上开启 限量画册同步首发
相关描述: 2018年8月5日,“东南梵天·吴哥见闻录”在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开幕。图为嘉宾现场合影 开幕式现场 学术主持董捷导览直播一场寻访吴哥秘境的异国邂逅(点击进入)   2018年8月5日,“东南梵天·吴哥见闻录”在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作为信雅达文化艺术五年一度...
有些艺术品 不需要展馆
相关描述:   从废墟中走出来的复活,艺术品不需要在画廊里展出。   灾难过后,仅剩废墟。   2014年5月,非常著名的英国格拉斯艺术学院发生了火灾,图书、无数经典藏书和设计艺术品都毁于一旦。   到了2017年,有二十余件重生的艺术品再现。   他们在废墟中找到一些残骸,将它们重新创作...
郝青松:为什么艺术转折还没有到来
相关描述:  一定意义上,艺术史也是艺术转折史。艺术转折的时候,往往众家争鸣,开启新风。当艺术长久陷入沉闷,人们通常会有一种盼望,艺术转折什么时候到来?或者问自己,我是否能够预知和把握这个转折?   回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几十年,有两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一,20世纪70年代末;其二,90年代初。从伤痕美...
“流火——武汉酷暑展映计划”在武汉自在生成实验室开幕
相关描述:  2018年7月29日晚上,“流火——武汉酷暑展映计划”在武汉自在生成实验室开幕。   计划发起人:苍鑫、王猛、欧阳李文、曹恺   计划执行人:欧阳李文   总监:王猛   学术主持:曹恺   特邀学术嘉宾:李巨川   参与艺术家:丛峰、黄伟凯、黄香、刘畅、史杰鹏、炭叹、毛晨...
考古人:我们感觉到了源头的召唤
相关描述:  源头在召唤   戴着母亲手缝的远游冠,挑起行囊,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远行的旅程,他这一走前后就是30多年。   徐霞客探索过许多江河源流,其中以对长江的考察尤为深入。出生在大江之阴的徐霞客拥有大江情怀,他要由江尾至江头究明奔腾的大江由何而来。   大江东流去,大江西源何处,成书于...
艺术家白羽平与他的黄土高原
相关描述:  好的艺术家应该走出画室,体会大自然的意境,没有意境也就没有意义。 风景隐喻与现实象征 ——白羽平油画风景近作解读   白羽平的油画风景新作可以归结为意象化抒情,作品风格建构在意境美学精神之上,其特征是运用意象语言的隐喻性,在抽象与具象,观念过程和形式结果之间,营造了超越自然客...
李新伟:谜中之考古学家 ——《问学之路—考古学人访谈录III》评介
相关描述:  考古学家在公众心目中自带神秘效果,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是谜。“中国考古网”众多栏目中,“考古人物”的浏览量最大,由网站访谈修改增补结集出版的系列丛书《考古学人访谈录》也已经出到了第三集,这应该与读者探秘解谜的热情密切相关吧。   这一集中有与罗布泊沙漠中小河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装...
“射墨”者说
相关描述:  艺术创作应当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唯有求真,方能抵达艺术主体心灵的自由。如此艺术创作,才会更具人性的温度,才能更深地触及人类的精神世界。当代艺术必须超越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克服对所谓的美学趣味的迷恋;必须像镜子一样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精神,揭示出时代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代艺术应当是活在...
四川美术学院学术讲座:应天齐——《直面现实的废墟之问》
相关描述: 直面现实的废墟之问   22日晚7点,第二届“山花•虎溪诗会”第一场大型学术讲座《直面现实的废墟之问》在四川美术学院小剧场举行,讲座由深圳大学教授应天齐主讲,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重庆市高校版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韦嘉和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傅舟主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