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49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应天齐深圳十年艺术展
相关描述:   展览时间:2011-01-19~2011-02-20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协办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湖南美术出版社 深圳大学 《美术天地》杂志社   展览前言:   应天齐是中国美术发展新时期以来颇为重要的艺术家,他的《西递村系列》版画享誉画坛,是中国美术新时期以来...
拓印是版画创造的重要空间
相关描述:  在版画艺术创作中有两个区别于其它画种的独特空间,一是制版、二是拓印。就传统意义的架上绘画而言,其它画种主要是仰仗画笔和纸、布的亲密接触(偶尔有利用油画刀或综合材料)产生种种痕迹或肌理,以此组织成画面。比如,中国画技法中的皴法和油画的各种笔触等等……。而版画创作从严格意义上说与画笔没有多...
水墨追忆
相关描述:科隆大教堂(速写)应天齐于德国写生 2005年  我从事水印版画创作已有三十个年头。水印版画是东方特有的一门技术,源于明代的“十竹斋”,鼎盛于近代的“荣宝斋”,从印制中使用墨这一点看来,时间可上溯千年。其中水、墨这二种特定的元素和材料是其根本,墨因水的介入而分五色,浓、淡、虚、实,干、湿、...
从“饮水的熊”到《又一头饮水的熊》
相关描述:  《徐冰艺术:又一头饮水的熊》(载《江苏画刊》1990年2期,作者:王林)发表以来,受到理论界的赞赏。首先《江苏画刊》在发表该文时破例加了编者按,肯定了这篇文章是一篇并非人云亦云的好文章。接着,有人在《现代批评模式的建立》(载《江苏画刊》1991年8期)一文中对这篇文章极为推祟:认为该文...
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相关描述:​访问埃及开罗、卢克索等地,为《世纪遗痕》搜集素材 2010年  自从进入西递村之后,25年来,应天齐再也没能离开。尽管他不断表示要走出,尽管他的新老朋友也鼓励他走出,然而他却如同水边蜻蜓,飞来飞去,总会返回原处。他从古老的西递走进了引领时尚的深圳,用解构的行为和解构的手法消解西递之恋。他...
新生代批评笔谈
相关描述:  为了训练研究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批评写作的能力,在我的指导方向“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划”教学中,首先整理了应天齐历年创作的相关作品及艺术经历,作为同学研究艺术家个案的基础资料,然后做些适当介绍与引导,让自认有感触的同学独立写就评论文章,经导师修改后自己再调整成文。其重点是应天齐新近创作的综合...
应天齐的天边外
相关描述:德国柏林速写 应天齐 2005年  按照通常的交往定律,频繁地接触一个人很容易导致对其“去魅”,但这对著名画家应天齐来说似乎是失效的: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识他起,我已经勘探他的精神版图近二十年了,却依然没有发现其边界——他对我和许多朋友来说依旧是个充满未知领域的神秘存在。  在写作博士论文...
迷墙:昨天,空间,现在
相关描述:  什么是痕迹?停止行走的脚步。   什么是记忆?一所房子只适合已逝的事物居住。   什么是秘密?一扇紧闭的门,一打开就会破碎。   什么是时光?我们穿上的衣服,却再也脱不下来。   什么是现实?语言之河的沉积物。   什么是存在?总需要重新审视的那种东西。   什么是意义?无...
历史遗痕与文化感怀
相关描述: 在意大利 庞贝古城写生 2005年   深暗的木纹、灰涩的砖痕、斑痕累累的墙面,深深地流露出历史的苍桑。当我第一次在深圳大学应天齐工作室观看他近期创作的现代绘画系列作品《遗痕》时,就被他的绘画新作深深打动,并自然引发起我的沉思冥想与深深地感怀。思索沉重的历史与现代精神的翱翔。   ...
乡关日暮梦里情怀
相关描述:  应天齐的艺术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他在西递的建筑中发现了形式之美。80年代正是前卫艺术风起云涌之时,西方现代艺术成为很多人追随的目标,这种追随总是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尽管精神可嘉,却丧失了原创和传统断裂。其实这正是应天齐思考的问题,与其说他发现了西递,不如说他发现了现代。   传统是...
大剪纸:红色异托邦
相关描述: 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作大剪纸装置 2004年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的艺术家提出了让艺术等于生活的口号。于是,一些世俗的物品或客观对象被纳入了艺术的范围,遂产生了以波普为名的艺术流派。此后不久,艺术家们将这一口号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走出艺术,进而否定艺术、反艺术甚或打倒艺...
放大了窗花春来多
相关描述: 对话万科 装置 2007年   一把剪刀,游走龙蛇;陕北大风,入袭深圳。   不知最早是哪一朝代的哪个村姑,在腊月寒窗下,就着一豆灯火、一片碎纸和一番心思,绕指蜿蜒,剪生万物,打扮了窗格和门脸,让年喜滋滋进入。其实,纸上能唱信天游,能饮米酒,能舞安塞腰鼓。纸上的鸡是东方破晓,纸上的...
砸碎黑色的孤独
相关描述: 砸碎黑色装置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砸碎黑色装置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版画以黑白为正宗,但敢于大面积运用,用黑色整块印在画上的人,恐怕只有应天齐一个。他的《西递村系列》很有名,海内外赞誉颇多。黑色在他的画中或许真的是无所不容:夜空、土地、山墙、门洞,或者是神秘、宿命、苦育...
刻刀下刻出的戏剧
相关描述:  初次见到应天齐,是在我家。画家邹文将他和黄梅戏演员韩再芬介绍给我。  在我的印象里,一般说搞绘画的艺术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种“扮相”,留着长头发,或者长胡子,也许长眉毛,有时甚至鼻子里的毛也会伸出几根到嘴边来,总之他们有些“毛重”。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也不知是什么地方来的传统,亦或根本...
电视片《走出徽州》
相关描述:西递村系列·古巷(水印版画)应天齐 1999年国家邮政总局以《西递村系列》版画作图发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邮票 2004年  徽州是历史,是从前.是一个浸润着文化的地域。  从新安江边的这些村落开始  一种纯净而不可描述的情绪  飘荡过天空和旷野  古徽州包括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
我所认识的应天齐
相关描述: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十二下,1999年到了,这世纪最后的一年啊。窗外,居然劈劈啪啪响起了鞭炮,然而这断断续续的鞭炮声里,是否有一丝世纪末的忧伤?   我准备睡了。电话铃响,是应天齐。他说,刚才钟声响到最后一下,他举起锄头朝一块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砸去,然后把这片破碎的世界拓成黑色的版画,这创...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相关描述: 访问欧洲期间在巴黎乡间 2005年 西递祭坛装置 中国美术馆 2001年   版画家、一级教授应天齐第一次应邀到深圳办展讲学,最后几乎是“逃回安徽芜湖去的”。现在,他却已应深圳市长李子彬的邀请,再临深圳,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   那是1992年,他带着他那组红遍了中国美术...
装置作品《输液PAINLESS》
相关描述: 应天齐在“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装置作品《输液painless》 1996年   装置作品《输液PAINLESS》是画家应天齐在“1996首届厂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最新作品。作者将自己在走出西递村之后投身商业社会的种种体验集中表现在这件作品中。   四位身着奇异服装的模特儿,...
开拓版画艺术的新路
相关描述: 著名版画家王琦先生在深圳大学应天齐工作室题字 2000年 在工作室印制大幅水印版画《碎裂的黑色》 2000年   应天齐是中国美术发展新时期以来颇为重要的版画家。他的代表作《西递村系列》版画曾经享誉画坛,成为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十二年前,我曾为他在中国美术馆...
致应天齐的信
相关描述: 在西递村建成的“应天齐西递村艺术馆” 1999年   天齐兄:   西递之行,完全是由于你的作品感染所至,不然怎知有个西递村呢?遗憾的是见面不能相逢。我头一天已去过一趟西递,因有些木雕未能买到,不太甘心故而又去一次。头天很想参观您艺术馆,但上了锁,不想第二天会有你人在此。所以见你时...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