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197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
相关描述: 张伟民 拟《李迪雪树寒禽图》 绢本设色 题跋:画写物外形,要形不改,此宋画也。生死新老烟云风雨,必曲尽其态,合乎天造而厌人意,此幅为证。   关于临摹:   1988年我入读文化部招收的首届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在导师陆抑非先生指导下对古画分门别类进行专题研究,成套的专...
生动的作品带来美的享受——访青年艺术家李金鹏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质,以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工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物象的中国画表现方式。中国的工笔画历史悠久,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尤其明末以后,西洋绘画技法传入中国...
【雅昌专稿】当代表现与传统趣味:多重视角下的徐晓华
相关描述:  导言:2018年2月至3月,“意蕴情深——徐晓华中国画作品学术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湖北省美术院主办,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协办,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院创作交流部及湖北省美术院中国画创作研究室承办,展出徐晓华1993年至今创作的中国画作品80余幅作品,其中涵盖艺术...
写生活之逸 谱格局之意 ——浅析苏百钧教授的花鸟艺术
相关描述:  2016年11月,苏百钧先生应邀携160余件精品力作重返母校,在广州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到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大型的一次个展。展览以“闳约逸致”为主题,所谓“闳”,有宏大、宽广之义,指画面格局之大;“约”有约束之义,指作画之法度;“逸”指高格调、高品位;“致”则指画面所追求的精致与极致。看...
独立荒寒千秋雪 豁然开朗万木春——方政和花鸟画的慧境
相关描述:  政和在南艺读研选修我的书画美学课时,已经是在全国渐露峥嵘的工笔画家,也许是授课内容的点滴感染,他主动送我一本画集。虽然页数不多,但其中的《几度秋霜》与《宣和往事》,满目荒寒,直教人肝胆莹彻,顿入孤光自照之境。想起来已有十年的光阴了,但大雪压竹的咔咔声似乎还在心里回响。那时我便觉得政和有...
中国画最重视的是艺术品格——王迦南、蔡小丽的绘画创作
相关描述:  王迦南、蔡小丽伉俪曾经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高材生,1982年毕业后,他们以优秀的艺术创作在画坛享有名声。1988年赴英国从事艺术创作,凭着他们在国内奠定的坚实造型功力和丰厚的传统艺术修养,也凭着他们的睿智与勤奋,逐渐在西方艺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空间,作品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但他们一直情系祖国,...
雕塑的深处:王伟和他的雕塑
相关描述:  王伟  1968年10月生于北京。  1994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至今 2015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主任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能把事情往深里做并且希望做好的王伟  王伟是低我一届的美院同学,他读的是雕塑系,我读的是美术史系,或许...
6件于非闇四十年代工笔花鸟精品亮相蘇富比春拍
相关描述:  二十世纪画家中以于非闇最长于作工笔花卉鸟虫,本场春拍以六幅其四十年代精品,一展大师风采。   于非闇擅写花卉,或外游所见,或庭园自栽,对之写生,以资画趣。他尤好水仙清雅,每谓取赵彝斋法,寓贞洁之节操。笔下叶细瘦飘逸,纷披侧偃,不假雕饰,曲尽生动活泼之态。本幅《水仙蝴蝶》即画家自谓同年...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名家画梅花活动在南京中山陵举行
相关描述: 活动现场   3月3日上午,梅报春讯,东风拂面,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赏梅季,素有“天下第一梅山”的南京梅花山色彩斑澜,红的、绿的、白的、粉的、、、、、这里不仅是梅花的海洋,更是游人如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都如约而至,踏青赏梅,欣赏这一年梅花山最美的风光,在这熙熙的攘攘的人群中,最受欢迎而...
工笔花鸟大家于非闇
相关描述:   泛舟太液池(国画)  125.5×62厘米  于非闇   薛良   编者:由苏州博物馆和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妙造自然——于非闇绘画作品展”将于3月11日闭幕。此次展览从北京画院珍藏的于非闇作品中精选40件进行展出,整个展览共分为“与古为徒”“我师造化”“诗情画意”三大板块,全面...
陈池瑜:清韵典雅 品味隽永
相关描述:  王菊生先生面对我国花鸟画的丰厚传统,思考和探索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他在研究和借鉴我国古代绘画特别是宋代花鸟画形式特征的同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样式。王菊生是60年代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他的学术视野开阔,由于他早年从事过年画、连环画、宣传画以及油画与水墨写意画的创作,这样对多种绘画形式的...
陆抑非獭祭成大家
相关描述:  陆抑非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陆抑非借用这成语强调的是素材的积累,任何创作都不可凭空得之。一是面向传统,一是面向自然,将两者有机结合,正是其后来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
撕掉“青年”的标签 青年艺术还剩什么?
相关描述:  在艺术界,“青年”是个热词。近年来,无论是官方机构还是私立画廊,学院教育还是艺术区画家群落,都注重对青年美术创作的发掘与展现。8月13日至31日,由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美术馆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出30多位青年美术家的60余件绘画、雕塑作品,...
巴蜀画派举行创作研讨会 本土美术大腕都来了
相关描述:  封面新闻讯(记者 杨帆)2月28日,“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2018工作通气会暨创作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作为持续为宣传和推广四川优秀艺术家和美术事业的平台,“巴蜀画派”近年来举行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重要展览,因此当天的创作研讨会吸引了四川美术界的不少大腕前来参加,比如四川省美协主席阿...
清韵典雅 品味隽永
相关描述:  王菊生先生面对我国花鸟画的丰厚传统,思考和探索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他在研究和借鉴我国古代绘画特别是宋代花鸟画形式特征的同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样式。王菊生是60年代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他的学术视野开阔,由于他早年从事过年画、连环画、宣传画以及油画与水墨写意画的创作,这样对多种绘画形式的...
“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前言)
相关描述:  甫入新秋,天清气爽,深圳迎来了著名中国画画家马书林先生的首次个展《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展》。作为书林的一个老朋友,我怀着期待,精神为之一振。马书林作为当代中国的美术学院和美术馆事业的优秀管理者为美术界同仁所尊重,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画画家亦为画坛所共知。追溯马书林的中国画创作...
《北京青年周刊》梁琴访谈
相关描述:  梁琴:您是如何达到“从有了才画的必然王国到画了才有的自由王国”的这种境界的。   马书林:有了才画和画了才有是两个概念,有了才画是指停留于客观物象外在表象阶段,它往往是受物象本身外在形象的限制,拘泥于对物象本身的传达,这其中更偏重于描绘物象的能力之上,而画了才有多指对客观物象形象本身...
雅韵芳华 婀娜隽永
相关描述: 雅韵芳华 婀娜隽永 靳小航   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幸参与编辑艺术家冯倩女士从学生时期至今不同阶段的部分作品,既有时代的温情又倍感亲切。说有时代的温情,在于其从传统的根基中撷其真意,又从时代精神出发,使作品富含生活气息与时代趣味。说到亲切,则在于其作品中笔墨静穆、和谐,流露着一种自然...
意蕴情深——读徐晓华工笔花鸟画有感
相关描述:   读徐晓华的画,犹如读诗。他的画集也可以当成“诗集”来读。如新雨春花,江浸秋月,似风动霓裳,小山云接。或日色欲昏,或疏竹藏石,或霜冻冷玉,或大漠飞雪。画既优雅,又很现代,亦工亦写,抒写胸臆,得江南秀逸超脱之美,耕耘出了一片属于自我的工笔新天地。   他的画有一个很重要的艺术特色:“...
立春之后,来这里看盎然春意——这也许是您看过颜色最丰富艳丽的国画展
相关描述:   本报讯(记者王慧纯)桃红柳绿、郁郁葱葱,昨天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幕的“意蕴情深——徐晓华中国画作品学术展”,也许是您看过颜色最丰富艳丽的国画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80余幅作品,涵盖了徐晓华1993年至今的优秀作品,既有鸿篇巨制的工笔花鸟,也有笔精墨妙的写意小品,其中多幅作品获...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