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275条信息
- 时光在走 匠心依旧 他们在三峡博物馆修文物
- 相关描述:
书画修复师杨军(右)、牛伟宏正在修复古画。
纪录片、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相继问世,引发了人们对文物修复师的关注。银幕上下,宫墙内外,这样的工匠离我们其实并不远。他们,是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部的文物修复师们。一件件文物在他们的手中起死回生,重新焕发昔日容颜,工匠精神在...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02/n920831.html
2017-04-02 08:45:57
- “工匠精神 艺术传承”景德镇陶瓷艺术展将在富阳开幕
- 相关描述: 为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弘扬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者的工匠精神,大瓷网陶瓷艺术交流中心将联合60位景德镇知名陶瓷艺术家在富阳现代商厦一楼举办“工匠精神 艺术传承”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展览时间自4月8日至12日,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展览期间,活动主办方将开展陶艺交流、体验及幸运抽奖活动。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01/n920732.html
2017-04-01 17:27:48
- 一个皮匠艺人的坚守与创新:掉“坑里”的新媒体人
- 相关描述: 如今,很多手工皮制品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无论是精致的手工皮质钥匙链,还是简单质朴的手工皮包,在天然皮料的温润质感和一针一线中,都可以感受到皮匠的用心和手工皮制品的独特魅力。
其实,我们看到的这些手工皮制品只是皮圈的冰山一角。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皮圈,他们的初衷大多类似,只是喜...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01/n920478.html
2017-04-01 08:30:53
- “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传播
- 相关描述: 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青年报社、黄陵县人民政府、黄帝陵管理局共同主办的“字说中国·节传文脉”之“文创黄陵”大型文化创意活动,于2017年3月31日在陕西黄陵举行。 “字说中国节传文脉”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青年报社重力打造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大型系列活动,“文创黄陵”是“字说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331/n920372.html
2017-03-31 15:21:13
- 以“工匠精神”修复西夏文献——对话古籍修复师刘建明
- 相关描述: 走进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办公室,只见修复师刘建明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包包破损的西夏文献,他正在为修复新入藏的西夏文献做着准备。早在2003年,作为中国境内收藏西夏文献最多的单位,国图就曾启动西夏文献修复工程,对当时馆藏西夏文献进行全面修复,那时刘建明就是修复小组的成员。日前,记者...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31/n920296.html
2017-03-31 12:26:01
- 景宁畲族自治县畲银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
- 相关描述:
在2017中国畲乡三月三暨浙江省第四届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即将开幕之际,3月29日上午,景宁畲族自治县畲银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丽水市副市长、景宁畲族自治县委书记陈重,中国白银集团主席陈万天等参加了开馆仪式。
千百年来,勤劳的畲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畲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30/n920002.html
2017-03-30 13:51:08
- 单霁翔:文明古国要“唤醒”文物
- 相关描述:
他走完了故宫9000多间房屋,能准确报出当时文物的总数量——1807558件(套),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创意经济:从文明古国到文创强国”的分论坛上首次披露,故宫博物院正在制作一个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的装置,每次可以让60位观众走进去,绘画中的人物可以动,而...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9/n919641.html
2017-03-29 11:07:00
- 唤醒文物 让博物馆走进生活
- 相关描述:
▲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的单霁翔在接受采访。(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编者按:
3月23日,海南省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立足故宫资源优势和海南文化特色,在文物保护、展览交流、人才培训等方面加...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9/n919590.html
2017-03-29 09:46:20
- 阎焰:从中国古代的文物中 探索东方美学
- 相关描述: 2017年3月27日下午14:00点,在深圳市龙华文化艺术中心一楼报告厅,望野博物馆与深圳市时尚文化创意协会联合举办“中国古代文物的时尚和设计”讲座,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现场为朋友们解析“古人的时尚与审美,古代文物所见的设计”。
阎焰馆长签名是特有的“花押体”
阎焰:笔名...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8/n919756.html
2017-03-28 15:42:56
- 山东省聘任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和首批文物修复师
- 相关描述: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了解到,3月24日,山东省文物保护委员会、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举行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和修复师聘请暨《匠心神韵——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开展活动。
山东省副省长、省文物保护委员会主任季缃绮出席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颁发聘书,省文物局党组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8/n919268.html
2017-03-28 09:45:54
- 国办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 相关描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
《计划》指出,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7/n918838.html
2017-03-27 09:41:50
- 自然和谐艺术馆在越秀山开馆
- 相关描述: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杨逸)日前,由广州市越秀公园和广东省民间博物馆联袂打造的“自然和谐艺术馆”正式开馆。“礼赞自然油画风景研究会精品展”同期开幕。自然和谐艺术馆地处美丽的越秀山下,由中国本土国家一级设计师设计,馆中心的天井与红花继木巧夺天工,与公园美景浑然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4/n918238.html
2017-03-24 09:25:55
- 不被束缚的工笔:第十届工笔画大展尝试新架构
- 相关描述: 1988年“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举办时,潘絜兹先生在《献词》中曾说:“中国工笔画正走上复兴之路,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这门衰微已久的艺术获得新生。”至今,三年一届的工笔画大展即将开启第十届的序幕,中国工笔画学会也迎来成立30周年的庆典,在时间的推移下,工笔画的边界被笔耕不辍的艺术家们一...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323/n918084.html
2017-03-23 14:41:03
- 知名画家高小华:过年,梦回莫高窟
- 相关描述:1979年高小华在敦煌莫高窟内 高小华 丁酉年大年初一,我又独自在画室里度过,“又”字俨然披露出我的“独”属“常态”——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独自在画室里过春节了?原本今年是有外出旅游计划的:想与老友雕塑家严永明两家人,陪同恩师叶毓山夫妇一道去夏威夷度假,结果先生病情恶化,骤然离世,没能如...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321/n917536.html
2017-03-21 15:12:56
- 成都丝绸服博会上演“首届大学生蜀绣文化艺术节”
- 相关描述: 成都6月15日讯15日,2016年成都时尚丝绸服装博览会与四川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场以弘扬蜀绣文化为主题的“不止于秀——首届大学生蜀绣文化艺术节”。
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又名“川绣”,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主要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0/n894513.html
2017-03-20 00:44:54
- 张西昌:丑陋的名利合谋——工艺美术中的“代工”现象
- 相关描述: “代工”与“代笔”近同,是美术行当不光彩的越轨行为,也是艺术市场中的毒瘤。
在书画界,代笔现象为众所知。据说,吴道子、董其昌、张大千、齐白石等都有找人代笔的做法。齐白石曾公开说:“余自四十以后不喜画人物,或有酬应,必使儿辈为之。”听语气,很是稀松平常。不少画家抱怨“活太多,忙不过...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6/n916207.html
2017-03-16 14:24:38
- 许泽荣窑变结晶釉瓷器展
- 相关描述: 3月9日,由广东岭南工艺美术馆、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主办,广东岭南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广东岭南文化艺术研究会学术支持的“岭南九遗·窑火凝珍——许泽荣窑变结晶釉瓷器展暨学术研讨会”在越秀区图书馆首层展厅举行。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是“岭南九遗”全球推广计划系列展的一部分,许泽荣...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3/n915227.html
2017-03-13 14:01:22
- 单霁翔:年轻人点赞“我在故宫修文物”令我感动
- 相关描述:
“点赞的大多是年轻人,这特别令我感动。”提及近期热播的纪录片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很是感慨。统计数据显示,为这部片子点赞的有70%是18岁到22岁的年轻人。
“片子节奏是比较慢的,我原本以为受众会以时间相对充裕的中老年人居多,没想到会被年...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3/n915116.html
2017-03-13 11:45:10
- 敦煌造诠释千年之前的“工匠精神”
- 相关描述:
成都博物馆的“丝路之魂”展还有一个月就要闭幕了,有超过50万的观众前来看了展览。相信大伙儿在观展时常常会疑惑,建造敦煌石窟和壁画的人是谁呢?
3月11日下午,来自敦煌研究院的专家马德专程为大家解答了这个问题——敦煌石窟的营造者和敦煌艺术的创造者是千年前普通工匠。马老师告诉...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3/n915111.html
2017-03-13 11:33:46
- 保护文化地标 延续城市文脉
- 相关描述: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如何将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如何保护好文化地标,让民族的文化记忆传得下去?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来自江苏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
南京市市长缪瑞林代表说,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载着城市的文化记忆。近年来,南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13/n914968.html
2017-03-13 09: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