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638条信息
- 秋拍:名家精品遭争抢普品少人问津
- 相关描述:
黄胄《听琴图》
国内秋拍市场当前正如火如荼。中国嘉德秋拍历经5天顺利结束,其标志性的“大观”之夜以9.2亿元落槌,与春拍成绩持平。其中,李可染《万山红遍》一举拍出1.84亿元的高价,令内地收藏拍卖界为之振奋。
今年秋拍季明显出现的趋势是:生货、精品、低估价,这些几乎...
-
http://news.artron.net/20151123/n795005.html
2015-11-23 08:54:06
- 【雅昌专稿】王冬龄再“乱”纽约 当代艺术家在西方世界展现中国书法
- 相关描述:王冬龄一袭标志红衣亮相,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铺设于大厅正中央长3.7米,宽4.4米的宣纸上落墨书写《心经》(陈旭江摄) “棒极了”的纽约“乱书” (纽约时间)2015年11月7日晚六时许,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规模在纽约众多博物馆中排名第二的布鲁克林博物馆中央大厅内,一千多名来自纽约当...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1109/n791727.html
2015-11-09 19:48:02
- 书法创作的意义: 在“不变”的基础上求“变”
- 相关描述:
行书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中堂 蒋乐志
当代书法艺术标准的建构,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就是对“书法”本身要有一个根本的判断标准;“量”的方面就是建立起区分书法作品高下的标准。
何为“书法”
“质”的标准也就是解决什么是“书法” ,什么不是“书法...
-
https://news.artron.net/20151019/n786193.html
2015-10-19 16:20:01
- 【雅昌快讯】北京匡时2015夏季拍卖会将于10月16日举槌
- 相关描述: 2015年10月16至17日,北京匡时2015夏季拍卖会将在昆仑饭店举行。本次拍卖推出“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专场”、“近现代书画精品专场”、“二十世纪名人书法专场”、“扇画小品专场”、“近现代书画专场”以及“古代书画专场”等六个专拍,共计1300余件作品。其中,台静农作品及藏品...
-
http://news.artron.net/20151014/n784945.html
2015-10-14 10:25:41
- 承上启下 贯之以道
- 相关描述: 我与李一兄同肖,认识亦早,旨趣相近,意气相投,这些年来手札往来,诗词酬唱,相互切磋,引为知音。
他已在全国多次办展,嘉评如潮。这次到浙江美术馆展示新作,让我有机会得近水之便学习观摩,其快何极。展览名称“一以贯之”,我一听就叫好,深感切题,激赏不已。这个展名,不但嵌入了他的名讳,蕴...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1009/n783746.html
2015-10-09 17:16:36
- 一以贯之
- 相关描述: 奔流千载的大运河将北京和杭州连在一起,北驾南航,一线贯串,成为南北沟通的大动脉。我生有幸,自幼生长于运河中段的山东济宁地区,后来又到运河尽头的北京学习工作。此次应邀南下浙江,来到大运河的起点,向同道和各方求教,深感荣幸。我虽久居杭州先贤龚自珍所谓“水深土厚词气重”的北方,艺术生命却与浙...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1009/n783743.html
2015-10-09 17:11:51
- 台静农作品藏品首次集中展出
- 相关描述: 记者昨日从北京匡时公司获悉,由北京杏坛美术馆主办,匡时公司协办,《中国书法》杂志社提供学术支持的“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将于9月28日下午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
北京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介绍,此次“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将展出台静农的书法佳作以及台静农的知交老友所赠笔墨丹...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924/n780758.html
2015-09-24 09:00:01
- 台静农作品及藏品亮相匡时夏拍
- 相关描述: 记者昨日从北京匡时公司获悉,2015匡时夏拍将于10月举槌,拍品包括“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专场”、“近现代书画精品专场”、“二十世纪名人书法专场”、“扇画小品专场”、“近现代书画专场”、“古代书画专场”,1300余件作品将集中亮相。
据北京匡时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介绍,台静农...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917/n778853.html
2015-09-17 08:42:44
- 2015春拍: 民国书法拍卖走高
- 相关描述: 民国书法拍卖走高
书法艺术是中国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因为书法是一种汉字的书写艺术,善于表现性格和精神,所以它具有艺术价值、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书法而言,20世纪是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碑帖两派并驾齐驱,在碑派大家沈曾植、康有...
-
http://news.artron.net/20150910/n778699.html
2015-09-10 14:17:43
- 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白话文 钱玄同文物展在沪展出
- 相关描述:
1925年鲁迅致钱玄同信。(资料)
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资料)
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新文化运动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昨起在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展出,展期至9月10日。
该展览共展出81件文物,其中3件为国家...
-
http://exhibit.artron.net/20150812/n769383.html
2015-08-12 10:04:23
-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二)
- 相关描述:二、执笔谈
从古至今,关于执笔法的论证洋洋近八万字(有资料可查的),众说纷云,莫衷一是。首先是东晋女书家卫铄,世称卫夫人(二七二年--三四九年),在《笔陈图》一文中谈到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805/n767478.html
2015-08-05 15:44:40
- 董桥写字 “像宋词,有韵致”
- 相关描述: 董桥曾在《白谦慎带来了〈桃花鱼〉》一文中,如此记下跟白谦慎初次见面的印象:“幸亏这位英年学者是个雅道中人……毕竟他是真行家,不是越洋留学满肚子汉堡包的时髦人。姓‘白’已然够脱俗了,名字带的又是传家的诗礼,那天众里寻他一点也不难:稍稍拉长了两分的宋体‘国’字脸,五官细致如江南老宅粉墙上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710/n757873.html
2015-07-10 08:43:53
- 赵时中:“缺圆斋”的记忆
- 相关描述:
赵时中,赵冷月之子,赵冷月书法教育基金会副会长。藏有其父书法作品以及吴昌硕、傅抱石、沈尹默、康生等人的书画作品。
赵时中自认为是一名“凡夫俗子”,因而即便出身世家,祖父赵介甫与父亲赵冷月均精于书法,且父亲书名远播,赵时中也从未想过学习书画。他认为凡事刻意去寻求未必得结果,...
-
http://news.artron.net/20150709/n757422.html
2015-07-09 09:22:38
- 闺秀张充和:古色今香仕女图
- 相关描述:
闺秀张充和:古色今香仕女图
十分冷淡、一曲微茫的张充和应该不曾料想,百年之后,她被冠以“最后的闺秀、世纪才女”受到国内最浮华的社交网络的热捧。连收集她吉光片羽的系列丛书,也迅速得到市场青睐。流传的文章中,有零零碎碎故人往事,有真真假假是非情缘,然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那种淡...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630/n754792.html
2015-06-30 19:58:09
- 【雅昌快讯】北京翰海2015春拍:谢稚柳《秋山吟侣》874万元成交
-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6月26日下午,北京翰海2015春拍“为之动容—宝聚斋重要藏家藏中国书画”专场拍卖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槌,共推出87件作品,其中,谢稚柳作于1946年的《秋山吟侣》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以760万元落槌,成交价达到874万元(拍前估价:RMB 3,000,00...
-
http://news.artron.net/20150626/n753731.html
2015-06-26 15:37:39
- 何柏青:重新认识赵冷月
- 相关描述:
在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上海一直保持着在全国领先的重镇地位。清末民初,上海地区租界经济繁荣,文化宽容,市民对书画文化消费日增,沈曾植、李瑞清、曾熙、吴昌硕、郑孝胥等一大批名家迁居上海。这些在近现代中国书法史享有盛名的大师,奠定了海派书法的基本格局。海派无派,海派是文...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626/n753660.html
2015-06-26 13:06:31
- 国展与新人展的纠结
- 相关描述: 在所有对国展的评价中,无疑“国展变成了新人展,是中国书协会员的入会资格展”是最为“负面”的,相当于对“国展代表当前创作的最高水平”的彻底否定,就如同我们评价一个混了几十年的人“像刚出道”一样。对于这一问题,大家观点不尽一致,甚至也展开了一些争论。其实争论来争论去,又是举例子又是摆数据,...
-
http://huadong.artron.net/20150621/n752300.html
2015-06-21 09:24:15
- 张充和既不卖字也不参展 书法只是自娱而已
- 相关描述: “她的书法笔笔稳帖字字生姿。”业界评述“才女”艺术历程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湖南凤凰听涛山下的沈从文墓地,其背面赫然刻着这意味深长的十六个字,乃为其一生的最佳写照。而撰文及书写者,便是张充和。
书法与昆曲是张充和一生的爱好。而就书法而言,她从5岁...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621/n752286.html
2015-06-21 08:37:11
- 张充和越到生命晚期 越对昆曲情有独钟
- 相关描述: “她是在安睡中体面老去的。”耶鲁教师苏炜回忆“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6月18日早上,张充和先生过世的新闻填满了网页,哀思也传遍了社交网络。这些文章的题目大多冠以“民国最后一位才女”、“民国名媛”、“民国传奇”等字眼,再者,便要配上她自拟的名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621/n752285.html
2015-06-21 08:35:45
- 学书在法 其妙在人
- 相关描述: 中國歷史,玄古邈遠;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吾華夏美術,肇始於三代。擴宇於兩漢,民族心裡基因,根深而蒂固,人文內涵,博大而精深。在東方藝術亦居主流。中國書畫藝術,同體未分,同源、同核、同理、同法。先見諸刻鏤,若商周之鼎彝:繼顯露筆墨,如秦漢之篆隸,已呈現出上佳得東方藝術美。
中國書法...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616/n751052.html
2015-06-16 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