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92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海盐面向全社会征集非遗手工艺品
相关描述:  收割稻谷用的甩领,养蚕的蚕匾、蚕架,农耕用具犁、耙……近日,于城镇构塍村村民何留法来到海盐县非遗保护中心,送来了两套自己用竹篾精心编制的养蚕系列用具等微缩手工艺品,这是海盐县启动非遗手工艺作品征集工作后收到的首批非遗手工艺作品。   海盐置县已有2200多年,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海盐...
土豪新菜油画逢春
相关描述: 梵高 《雏菊和罂粟花》 马丁·基彭伯奇 《无题》   马丁·基彭伯奇的《无题》1.15亿元!毕加索的《两个小孩》1.72亿元!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3.77亿元!被这些天价油画惊呆的小伙伴们,要是知道买主全是国内的土豪们,刚扶住的下巴会不会又掉了?在收藏界,苏富比、佳士得这些老...
中国藏家团纽约秋拍频出手西方大师画作
相关描述: 中国藏家团纽约秋拍频出手西方大师画作   大约十年前,国际拍卖行把中国的古董艺术品兜售给西方收藏家;不过现在,这些拍卖行正转变观念,他们要把西方的绘画艺术品卖给中国人。   纽约时间11月4日结束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中国人再次展示了这样的实力。在这场被西方媒体称...
古沉船中发现少量民国时瓷器及日本瓷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
江西赣州:在旧城改造中传承历史文脉
相关描述:  【暖心房·安居梦——棚户区改造进行时】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838年前,时任江西提点刑狱的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挥毫写下了千古名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位于江西赣州的郁孤台从此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地标。   作为赣州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区域和赣州宋城文化的发祥地,...
成化斗彩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退休研究员叶佩兰 拍卖价高达2.8124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经黏合完整的明成化斗彩残器藏品。 经黏合完整的明成化斗彩残器藏品。   今年4月,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一时之间,庙堂之高...
唐山古沉船确定是货船
相关描述:  昨天中午12时左右,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这也意味着我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首个大型考古项目——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记者获悉,考古队基本确定“东坑坨I号”是艘货船。   □本报记者 黄蓥   发现:少量瓷器与船体构件出水   东坑坨位于唐...
唐山古沉船中发现少量民国时瓷器及日本瓷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 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
考古队发现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货船
相关描述:  10月28日中午12时左右, 中国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自10月初考古队工作的一段时间以来,经过对沉船瓷器和船体构建的研究,基本确定“东坑坨Ⅰ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的铜皮木船,其性质是一艘货...
唐山古沉船确定是货船 有少量瓷器出水
相关描述:   ■水下考古 (资料图片)小杰 摄   昨天中午12时左右,人称中国考古第一船的“中国考古01号”驶离唐山,这也意味着我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首个大型考古项目——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告一段落。记者获悉,考古队基本确定“东坑坨I号”是艘货船。   发现:少量瓷器与船体构件出水...
当代水墨:梳理家底胜过全盘西化
相关描述: 早在“五四”时期,有关中国画应该全盘西化的问题,就曾在文化界引起了深入的讨论。今天,“中国新水墨”的发展依旧面临极大争议。  正方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江舟——水墨画家应好好研究传统写意精神   当代水墨更需要的恐怕是在学习西方之外,好好研究传统,把自己的家底搞明白,才知道自...
耕者的艺术
相关描述: 耿自礼作品   (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艺术就是耕者的艺术,书者面对一张白纸,犹如农民面对一块黄土,伴随着心血的倾注,播下一种心愿,总想得到最美好的回报。   打开耿自礼先生的隶书长卷,展现在面前的便是一块块田畴,一行行禾苗,一粒粒种子,那田畴雨湿露润,那禾苗茁壮质朴,生...
郑欣淼: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世界
相关描述:   “故宫及皇家收藏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物,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世界,它让海内外的清宫旧藏有了‘学术归宿’。”10月20日,故宫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郑欣淼为我国首届故宫学博士生上了一堂专业课。   “很多人都存在误区,认为故宫皇家收藏都是清代...
河南省探索让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惠及百姓
相关描述:  2012年10月,国务院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河南省率先落实普查经费,在全省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近日,记者对河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王瑞琴进行了采访,了解河南省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进展情况。   据记者了解,可移动文物普查首先要做好清库建档、人员培训等...
缅怀“五老”
相关描述:  2012年2月23日,徐邦达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至此,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界的“五老”谢稚柳、刘久庵、启功、杨仁恺、徐邦达全部归于道山,以人民网为代表的所有媒体一致认为:书画鉴定界拥有大师的时代结束了!换句话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而这个时代从此只有专家、没有权威!    ...
八年,“五老”巨献到底多少?
相关描述:  据光明网提供的信息,2013年12月,北京文津阁2013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五老作品”专场受到收藏界高度关注,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五位“国宝级”鉴定家的53件书画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拍场,引发了非常大的轰动,拍品80%以上成交,“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五位大家的作...
首艘考古船 水下寻宝“专业户”
相关描述:  船身上“中国考古01”的字样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图案,让“中国考古01”号显得格外抢眼。这艘重980吨的考古船在船舶世界里算不上大块头,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则说:“中国首艘考古船圆了一代中国考古人的梦,在潜水设施、出水文物处理、改善考古人员生活等方面在亚洲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
青海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认定阶段
相关描述:  “青海各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通过这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文物‘家底’。”9日,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董志强对记者说,通过普查,还能为下一阶段的保护和文化资源共享提供便利。   据了解,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预计2016年底全面结束,范围是...
假古董盛行 传统风格建筑如何“与古为新”
相关描述:  日前,法国建筑设计师让·努维尔中标全世界最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新馆的设计方案。这份被网友戏称为“太空大铁碗”的设计,再次引发“中国地标性建筑为什么看不到中国味”“国家级殿堂为什么总沦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等热议。   今年8月,因为开发地产,福建福州上下杭苍霞片区31处历史建筑中...
专家:现代建筑上加一组亭子 不是传承中华文化
相关描述:  日前,法国建筑设计师让·努维尔中标全世界最大的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新馆的设计方案。这份被网友戏称为“太空大铁碗”的设计,再次引发“中国地标性建筑为什么看不到中国味”“国家级殿堂为什么总沦为外国设计师的试验场”等热议。   今年8月,因为开发地产,福建福州上下杭苍霞片区31处历史建筑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