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52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元代大内遗迹暗藏故宫 挖出定窑磁州窑碎片
相关描述: 故宫首次发现元代地层,位于隆宗门以西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洁)神秘的元代大内皇宫终于找到“真身”,原来它竟暗藏于紫禁城之内。根据故宫最新的考古成果,在隆宗门以西发现了一组元代皇宫建筑物遗存,同时出土的定窑白瓷碗残片、磁州窑黑梅瓶残片等也佐证了遗迹为元代。   昨天,故宫研...
单霁翔谈中华文明的原生性和可信性
相关描述:  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了共识。下面我就讲讲中华文明的几个基本特点。   中华文明的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
单霁翔谈中华文明的原生性和可信性
相关描述:  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不能不重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逐渐达成了共识。下面我就讲讲中华文明的几个基本特点。   中华文明的原生性   中华文明是在欧亚大陆东部产生的一...
故宫考古首次发现元明清故宫“三叠层”
相关描述:  4月18日上午,故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专家咨询会在故宫召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介绍了故宫隆宗门西遗址和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隆宗门西遗址发现叠压关系清楚的元明清遗迹,堪称故宫“三叠层”;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发现了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工艺考究的明早期宫殿建筑基址。来自中国...
“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落幕
相关描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17日落下帷幕,这是继《富山春居图》联展后,两岸故宫再次联手举办同一主题的展出。   17日下午故宫103、104展厅的灯光渐渐暗下来,为期60多天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开始撤展,...
由表知里:考古遗址表土层的有关问题
相关描述:  表土层 (Topsoil) 是在田野考古发掘时首先要遇到的遗迹现象。该土层叠压于古代遗迹的最上层,接近于现代人的活动面,由于近现代人对其进行了持续的扰动,导致在这一土层里缺乏考古工作者所关注的古代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现象,包含的文化遗物往往也比较混杂,各个时期的遗物都有。有研究者称这...
阜南台家寺遗址将启动新一轮发掘
相关描述:  2014年8月底,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历史系联合,对阜南县台家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近两年发掘,出土包括玉器、铜器、陶器、骨角蚌器、原始瓷器等小件文物约500件。   此次发掘的遗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包含高等级建筑群、青铜铸造遗址及灰坑多处。此考古发现,...
陕西周原遗址又获新发现
相关描述:   在近日启动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活动中,已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周原遗址再次成为陕西入围考古项目之一。自2003年,周原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西周宫室建筑基址以及21050片甲骨开始,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周原遗址的每一次考古发掘都会...
陕西周原遗址有新发现:水网系统填补周代空白
相关描述:  在近日启动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活动中,已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周原遗址再次成为陕西入围考古项目之一。自2003年,周原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西周宫室建筑基址以及21050片甲骨开始,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周原遗址的每一次考古发掘都会引起...
陕西周原遗址又有新发现:水网系统填补周代空白
相关描述:  在近日启动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活动中,已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的周原遗址再次成为陕西入围考古项目之一。自2003年,周原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西周宫室建筑基址以及21050片甲骨开始,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周原遗址的每一次考古发掘都会引起...
古代女神妇好王后身后的历史
相关描述: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殷墟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3 月 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承办方为首都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上展文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代女神妇好身后的历史
相关描述:  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殷墟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3 月 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承办方为首都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上展文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御用瓷
相关描述:  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名“东三省博物馆”,又称盛京皇宫,馆址设于沈阳故宫宫殿群中。沈阳故宫博物院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1636年),是清王朝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具有浓郁多姿的满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   沈阳故宫收藏的清宫帝后御用之物,种类...
故宫端门数字馆再度开放 需网上预约将限流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自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开馆试运行,其间得到社会极大关注。故宫院方表示,根据观众反馈意见,故宫进行了相应调整,端门数字馆即日起至7月15日(周一例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和暑期除外)再次对外开放。登录故宫官方门票预售系统(http://gugong.228.com.cn...
故宫乾清宫也失踪一件“骑凤仙人” 将定制补配
相关描述: 乾清宫全景 ▲宫殿东南角上檐缺少了最前端的骑凤仙人,只剩下走兽 摄/记者 崔毅飞 ▲乾清宫东南角下檐尚存的骑凤仙人 摄/记者 崔毅飞   前日,《法制晚报》报道颐和园一古建筑上的骑凤仙人丢失,引发关注。导游赵先生昨天致电本报称,故宫乾清宫的檐角上,同样也缺少了一尊骑凤仙人...
两岸故宫合作策划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
相关描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策划的“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2月1日起将在台北故宫正馆展出。   台北故宫30日晚间发布的新闻稿介绍,透过借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与知名摄影家庄灵的400余幅历史影像,以及院藏相关史料旧照,观展者可一睹慈禧个人照、末代帝后溥仪和婉容等皇...
辽宁姜女石遗迹现海中通道 或为秦始皇祭祀修筑
相关描述:  外媒称,中国辽宁省文物局在14日公布10多项重大考古发现,其中一项在姜女石遗迹所发现的水下遗址,经过仪器探测与水下搜索后,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长宽约60公尺的人工建构平台,认为与秦始皇东临碣石有关。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0日报道,姜女石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临近渤海,是一处秦朝至西...
阿房宫前殿下发现河沟 秦始皇咸阳城中轴线显现
相关描述:  在有宏大规模夯土建筑台基的西安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古代河沟延伸进入。专家认为,此次发现是秦始皇咸阳城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这是记者21日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得的消息。   记者了解到,阿房宫遗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考古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南...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考古发现
相关描述: 考古现场图片   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属商周时期,距今3100年至3500年。1957年在遗址旁的润河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共8件,2012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和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发...
水下考古发现“人工活石”姜女石遗址真有海中甬道
相关描述: 水下考古人员正在测绘   经过3年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尤其是经过潜水探摸,基本摸清了姜女石遗址及周边水下礁石的保存状况。昨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在沈阳接受本报采访表示,经仪器检测和人工水下探摸,在辽宁姜女石遗址水下发现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60米的四边形疑似人工构筑基...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