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8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姚江进《江南丽人-宫扇》系列
相关描述:  简介  姚江进  《江南丽人-宫扇》  姚江进 ,1965年生于南京。美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学习三年。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篆刻研究会会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南唐画院院长等。  1976年开始正式拜师学习书画篆刻,大量临摹唐宋人物画、宋元山水、花鸟,...
团裁尺素临皓月 只用丹青作秋风
相关描述:  扇,古时又称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萐蒲,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这是关于扇的最早记载。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到了西汉,出现了团扇,在明代折扇流行之前,团扇是最...
15日成都博物馆举行乾隆皇帝特展 罕见文物亮瞎眼
相关描述:   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故宫博物院供图)   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9月15日,《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展。   据了解,这次展览是时隔30多年后故宫展第一次来到成都,也是西南地区的首个乾隆大展,精选了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
成都博物馆举行乾隆皇帝特展 展品价值连城
相关描述:  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9月15日,《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在成都博物馆开展。   据了解,这次展览是时隔30多年后故宫展第一次来到成都,也是西南地区的首个乾隆大展,精选了故宫博物院所藏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文物一百余件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等多个领域,为观众全...
明代文化繁荣 折扇广泛流传
相关描述:   根据汉代班婕妤的题诗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老媪书扇的故事,说明扇子在汉、晋时代有的已成为艺术品。长期以来,扇面绘画成为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一种形制,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组长潘深亮称:“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题诗作画为风雅,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宋代宫廷扇兴盛造型多样 ...
怀袖雅物 名家扇子值得收藏
相关描述: 黄宾虹成扇北京保利2015春拍拍品   扇子是古人夏日必备的纳凉工具,有“摇风”、“凉友”的别称,无论是器宇轩昂、肃肃如松的公子,还是温柔娴雅、淡淡如菊的淑女,手中都有它的身影。   现代人的夏天有空调为伴,扇子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却成了彰显品位和逼格的神器。最近几期大河收藏艺...
明代文化繁荣 折扇广泛流传
相关描述:  根据汉代班婕妤的题诗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老媪书扇的故事,说明扇子在汉、晋时代有的已成为艺术品。长期以来,扇面绘画成为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一种形制,故宫博物院书画组组长潘深亮称:“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题诗作画为风雅,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宋代宫廷扇兴盛造型多样   ...
扇·境
相关描述:  扇面画,实际上就是被中国文人认可的一种国粹。和对现实精神生活追求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儒、释、道所追求的,所谓“仙风道骨”的一种精神表象。说白了,就是人们借以的一种载体,来表现其儒雅风度的一种人文文化。   自古到今,扇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实际的现实生活。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现实的历...
文人津津乐道的团扇
相关描述:  团扇纨扇从一开始便是哀怨的符号,像明代大画家唐伯虎《秋风纨扇图》用图画加诗词的形式,更加明晰地表达了以往的寓意,从而使“秋风纨扇”成为一个新典,比喻秋日凉风至扇子弃不用,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唐伯虎在这画上跋曰:“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炎凉。”这真真是...
张捷:风物在手——传统扇面艺术
相关描述: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扇画是传统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语言和艺术奇葩。扇子在古代有“摇风”“凉友”等别称,在电风扇、空调普及之前,扇子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暑良助,自始画家和文人在扇子上绘画书写之时,扇子开始从单一的实用性而走向功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从而变为文人...
苏扇渐成橱窗艺术品 怀袖雅物与我们渐行渐远
相关描述: 品赏苏扇的诀窍在观察扇腰和扇座 一群苏扇爱好者在把玩扇子 制好的扇骨要放在一起仔细检查其均匀度   盛夏直逼而来,让人不禁念叨起出怀入袖的扇子来。而以历史悠久、制作精巧著称的苏扇更是让人怀念不已。这几天,记者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一度红极一时的苏扇行业时至今日已经离我们“渐...
苏扇渐成橱窗艺术品 怀袖雅物与我们渐行渐远
相关描述: 品赏苏扇的诀窍在观察扇腰和扇座。 一群苏扇爱好者在把玩扇子。 制好的扇骨要放在一起仔细检查其均匀度。   盛夏直逼而来,让人不禁念叨起出怀入袖的扇子来。而以历史悠久、制作精巧著称的苏扇更是让人怀念不已。这几天,记者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一度红极一时的苏扇行业时至今日已经离我...
雍正宝座:打造“内廷恭造之式”
相关描述:  收藏家马可乐旧藏的一件清雍正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通体紫檀制,五屏风式雕夔龙纹座围,以边框和面板的榫接法组成。搭脑卷书式。面下束腰,上下各起阳线。鼓腿彭牙,牙条下垂变异洼堂肚,雕云纹。卷云马蹄,下承拖泥。   综观整个宝座,设计巧妙,在有限的空间内严格遵循礼制,借束腰承托接转,腿足膨...
【雅昌快讯】保利春拍:清雍正至乾隆紫檀宝座1955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6月6日晚,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禹贡——天子与庶民的感应 古董珍玩之夜”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14件拍品。其中,清雍正至乾隆紫檀列屏式有束腰宝座以1700万元落槌,195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6,000,000-10,000,000)。   L...
吴娟娟(北香子)荣获品牌影响力书画家称号
相关描述: 北香子近照   5月27日,从“2016中国好品牌Haobrand艺术人物榜”评选委员会获悉,书画家吴娟娟(北香子)喜获——品牌影响力书画家荣誉,并将参加获奖作品全国巡展以及于今年12月28日在西安举行的颁奖盛典。   本次大赛设品牌影响力书画、最具收藏价值作品艺术人物、品牌影响力...
团扇
相关描述:  扇子起源于中国,团扇又称宫扇、执扇。圆形或者近似圆形,柄不长。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品。团扇一般在扇面上画仕女图,到了南宋,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扇面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扇的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如何表现
相关描述: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 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 扇...
2016汉品美术馆"寻常的精致"当代手工艺术展五月全新开幕
相关描述:   2016年,杭州,一场以"寻常的精致"为主体的当代工艺家新作联展在汉品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以当代艺术空间中传统工艺的再生演绎为线索,邀请来自苏州、福州、杭州的多位艺术家展示他们最新力作。通过呈现缂丝、大漆、金丝楠木佛雕、茶系统以及传统文人插花等作品,引领观众发现中国文脉中被忽略的日...
苏扇具有特定的文化收藏价值
相关描述: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扇)作...
苏扇的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如何表现?
相关描述:  中国的扇文化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流传甚广,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在殷代,用雄雉尾制成,称为“雉尾扇”。当时的扇子不是用来纳凉的,而是为帝王“示威仪”的仪仗装饰品,又叫“仪仗扇”。后来扇子由大变小,到了汉代,有了绢制纨扇,又称团扇,(绢宫扇)作...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