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16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浙江兰亭拍卖首秀:历史悠久的“新”面孔
相关描述:浙江兰亭2018年首届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1月4日在杭州维景国际大酒店2楼举槌(11月2日-3日预展),本次首秀中,姚虞琴瓷器专场可谓最大亮点。作为昔日赫赫有名的艺术家、藏家和鉴定家,其经手与保有之物此番有缘集体上拍,真可谓既是缘分,亦是乐事。秋拍举槌前夕,雅昌艺术网特邀约浙江兰亭拍卖创...
清乾隆陶质蟋蟀罐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蟋蟀,亦名“促织”,俗称“蛐蛐”,是一种喜欢互相打斗的昆虫。   中国人玩蟋蟀的历史悠久,据考,斗蟋蟀这项活动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装蟋蟀的器具也随之出现,而且制作精细,并被赋予了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三足凤眼冲天耳香炉
相关描述: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因此,宣德炉不但在市面上所有的香炉里价值最高,在拍卖场上也屡屡创出新高。   该炉三足双耳,鼓腹,炉体上...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 为什么会俗称“景泰蓝”
相关描述: 掐丝珐琅 鸳鸯式香熏 明晚期, 高20cm,长17.3cm 此器造型优美,鸳鸯体态轻盈,背上有钱形盖,中心为方孔。动物造型的珐琅器出现于明代晚期,但鸳鸯形器也不多见。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俗称“景泰蓝”,其制作工艺以金属(主要是红铜,少量为金)做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焊着于成形的金属胎...
宣德青花蟋蟀罐欣赏
相关描述:   在中国历朝的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负盛名。宣德皇帝喜欢斗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间玩虫之风日盛。为满足宫廷养斗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下命御窑厂烧造了大量蟋蟀罐。宣德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空前发展,加之御窑厂烧造的蟋蟀罐工艺精良,纹饰新颖多样,遂成为...
那些你所不知的考古另一面
相关描述:  今天,学术专业泾渭分明,考古学的相关作品虽然往往以知识丰富、信息密集引人入胜,但因考古学特有的实践特点,仅凭文字终难以带领普通读者登入堂奥。另一方面,考古题材因其趣味性,每每为各路畅销文学染指,对其科学性造成消解。因而,急需文理清正的作品去芜存菁。   最近读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
折扇往事千载间
相关描述:  不同于中国传入日本的团扇,折扇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纯日本设计”,从团扇到形同今日折扇的蝙蝠扇的产生,时在平安时代(794—1192)的初期。生活在平安时代末期的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在《枕草子》“怀恋过去的事”一段,曾提到蝙蝠扇:   怀恋过去的事是:枯了的葵叶;雏祭的器具...
解读中国珐琅器 从舶来品到本土特色的工艺品
相关描述:  中国的珐琅器工艺于元代由西亚引进,是典型的舶来品。在明初,它似乎仍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格古要论》的作者曹昭甚至认为它只适合做妇人的闺阁用品。然而,经过明宣德、景泰两朝的努力,珐琅器工艺突飞猛进,从闺阁用品变身成为宫廷用品,直至清代,它仍是皇家贵族的宠儿。其雍容华贵的造型,富丽堂皇的色彩...
【讲座预告】朱万章研究员谈“明清肖像画的演变与发展”
相关描述: 王时敏小像 曾鲸 明 绢本设色 纵64厘米 横42.3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讲座信息】   讲座主题:明清肖像画的演变与发展   主 讲 人:朱万章   讲座时间:2017年11月17日(周五)9:30-11:30   讲座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五层报告厅 摹吴伟业...
三件瓷器成交破亿:“朕说行就行”
相关描述:    “乾隆御制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一对   一季春拍,三件瓷器成交破亿,而且这里的每一件,据说,都曾令接触过它的拍卖师激动得难以自持。我们相信这样的激动不是套路,而是深情。   因为好的物件,凝聚着制造者的精气神和智慧,尽管他们的音容已于数百年前消散,但他们的卓越作为,在物件...
宣德皇帝与宫中蟋蟀罐
相关描述: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是中国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宫廷,宋人顾文荐《负曝杂录》中说:“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那时长安富豪竞相以重金购买好斗之蛩。宫廷内上至帝王、后妃、宫眷,下至宫女、太监,乃至宫内民役,无不以斗蟋蟀为雅兴,此风在明宣德时期达到鼎...
明宣德金质龙纹高足杯亮相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相关描述:  古人将杯盆称之为瓯,金质的杯盆称之为金瓯。宋代有诗云:“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以金瓯喻满月,暗指疆土如满月般完整,如金瓯般坚固无缺。故历代帝王皆铸金瓯,取其坚固不易损缺之意,以祈江山稳固,疆土无缺。    Lot  6045 明宣德 金质龙纹高足杯 高11.8 cm  口径11...
玫茵堂珍藏元、明、清御瓷
相关描述:  如果你不知道玫茵堂是谁,那你至少需要知道2014年刘益谦2.8港元买下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就是来自玫茵堂旧藏。玫茵堂主人的真实身份,是瑞士的Zuellig兄弟。玫茵堂意为“玫瑰花丛中的殿堂”,也是他们在瑞士的家乡Meienberg的谐音。他们收藏古董有三大原则:珍奇稀有、品质上乘、品相完...
技术贴:元明书画纸绢辨识
相关描述:   元代书画纸、绢总的来说不如宋代,绢的质地粗糙稀松,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如任仁发、吴镇所用的绢,织得都较稀松,似乎也不坚固;元纸亦然,其藏经纸以白色为主。但元代也有质量高的绢,如赵孟頫绢本《临兰亭序》的用绢就较细密匀净。   明代的纸、绢显得丰富多彩。由于造纸业的发达,纸不仅品种多,...
不爱江山爱文雅的明宣宗画技如何
相关描述:  明宣宗,本名朱瞻基,自号长春真人。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宣宗。在其当政(1426-1435)的十年之间,政治方面,任用贤能,社会稳定,史称“仁宣之治”,是著名的守成之君。此外,明宣宗在艺术方面的表现,使他在历代帝王之中显得更加耀眼。    (明宣宗坐像轴)  ...
元明书画纸绢的辨识
相关描述:   元代书画纸、绢总的来说不如宋代,绢的质地粗糙稀松,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如任仁发、吴镇所用的绢,织得都较稀松,似乎也不坚固;元纸亦然,其藏经纸以白色为主。但元代也有质量高的绢,如赵孟頫绢本《临兰亭序》的用绢就较细密匀净。   明代的纸、绢显得丰富多彩。由于造纸业的发达,纸不仅品种多,...
嘉德拍卖:何区别鎏金、贴金、镀金、描金、洒金
相关描述:   明宣德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铜鎏金 高28cm   中国嘉德 2006 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1,100,000   此尊释迦牟尼佛全跏趺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座上,佛头饰螺髻,顶有高肉髻,脸形方正,双耳垂肩,法相庄严。莲座上阴刻“大明宣德年施”款。宣德皇帝在位时,特下令从暹...
蘇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明·国风专场”即将举槌
相关描述:   纽约蘇富比将于3月14日呈献“明‧国风”专场拍卖,为本季纽约亚洲艺术周拍卖系列揭开序幕。是次拍卖汇集明代三百多年来的瓷艺典范,探索大明国风的影响,展示明瓷创新精进面貌。从元明易代以来精心改良之白瓷臻品,至十六世纪末的青花款例,14件拍品充分彰显明代皇帝与朝廷对工艺珍品的重视...
225件瓷器:讲述明清官窑故事
相关描述:  《胜代崇文物,官窑重楷模——景德镇·南京官窑瓷器联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通过景德镇发掘、修复的109件(套)官窑瓷器与南京市博物馆出土及历年征集、调拨的明清官窑精品116件(套)共同展出,全景式地展示明清两代官窑的工艺发展和产品谱系。   明清官窑在烧制时,试烧的、多烧的、残次的统...
225件瓷器讲述明清官窑故事
相关描述:  昨天,《胜代崇文物,官窑重楷模——景德镇·南京官窑瓷器联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通过景德镇发掘、修复的109件(套)官窑瓷器与南京市博物馆出土及历年征集、调拨的明清官窑精品116件(套)共同展出,全景式地展示明清两代官窑的工艺发展和产品谱系。   明清官窑在烧制时,试烧的、多烧的、残...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