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1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现场|叁柒贰叁美术馆年末重磅展览“线·索 2024——当代艺术邀请展”正式启幕!
相关描述:2024年10月18日,“线·索 2024——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作为“2023年上海市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的入选项目,汇集了王璜生、计文于和朱卫兵、边平山、李山、杨冬白、余友涵、周长江、胡项城、龚新如、谭平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精彩作品。作品类型涵盖了架...
雅昌现场 | 行吟者的视觉志——2024潘微个展在福建福州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开幕
相关描述:2024年4月20日,“行吟者的视觉志”——2024潘微个展在福建福州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所呈现的艺术创作形态以架上纸本综合材料为主,集中展现艺术家潘微逾30幅《年·月·日》系列抽象艺术作品。本次展览策展人郑娜博士,与艺术家潘微共同阐释演绎传统书写文字在当下的解读、重构,以及如何...
雅昌专稿 | 五位艺术家三代人:关于“绘画”的提问和探讨
相关描述:2024年3月20日,“绘画的提问——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央美院美术馆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展研究中心成立后的首展,由王春辰担任策展人,邀请陈雷、陈曦、戴增钧、吴啸海、王茜瑶五位艺术家,涵盖60、70、90后三代人,视为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时间线。也由此引出了关...
含香体素:一种不圆满的残缺之美
相关描述: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浸染着历史与文化印痕的瓷器,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缓缓的诉说着它们的故事。(宿利群 纸本水墨 佛手成化双杯 30x45cm 2016年)  画家宿利群是一位爱瓷之人。与常人追求瓷器完美无瑕的质感不同,宿利群似乎更加偏爱那些无人问津的“破碎残物”。每每有客人...
【艺术号·专栏】杨小彦: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思考摄影——《文艺研究》与我的摄影文化研究
相关描述:我承认,由于某种原因,我一直游走在绘画与摄影之间,尽管仍然以艺术批评为主,但实际上不得不经常思考摄影,进而影像的问题。这大概要得益于我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任教,有机会了解传播学这一学科,其中的一些方法论,再次燃起了我对摄影、影像乃至视觉研究的兴趣。而其中缘由,竟与《文艺研究》有着莫大的...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丨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
相关描述:​《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的创作体会  《开放的中国——文明·互鉴》这幅作品的创作正值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征稿期间。自从2014年参加完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后,我就一直忙于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之后又忙于博士后的科研论文,总之各种原因导致我无暇顾及大型创作的思考,而自身对于艺术的思考研究和探索并...
审美边界更关键 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相关描述:  审美边界更关键 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审美边界更关键 ——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相关描述:  书法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意象的高度抽象性,使审美主体在不同的视角中常常出现审美结论的极大反差:作者得意之处可能被视而不见或视为拙笔,作品出现的败笔则可能被大加赞赏。此即唐代孙过庭所谓:“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
审美边界更关键,也谈当代书法的丑俗之辨
相关描述:  书法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表达意象的高度抽象性,使审美主体在不同的视角中常常出现审美结论的极大反差:作者得意之处可能被视而不见或视为拙笔,作品出现的败笔则可能被大加赞赏。此即唐代孙过庭所谓:“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
王劼音:“海派”新声
相关描述:  40 年代出生于上海的艺术家王劼音,深受海派艺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也被视为今天海派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曾经的“海派”艺术经历过时移世易的变迁,其文化语意和艺术立场变得有些含混不清了,但在上海独具地缘文化的艺术圈层中,“海派”精神仍旧是许多艺术家的精神归属,在曾经的精神故土中,不断...
吴鸿:对象·方式·背景——数字时代艺术批评
相关描述:  “数码”之于“艺术批评”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一,是把之前已经有了的东西数码化;其二,是新出现的只能以数码的形态而存在的东西;其三,与前两者相关,而并不止于前两者范围的一种社会文化特征和形态。   就第一层意义而言,是指一种数码(数字)化信息的转换、存储方式,将传统的以视觉可知的方式存在...
焦兴涛:物 语
相关描述:  在我看来,除却作为一门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定义、概念和约定俗成之外,雕塑在形态上,就只剩下三维空间中立体的物质形态这个最后的外壳了。我的兴趣是: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都具有“三维立体的物质形态”这一特征,“艺术家意图存在与否决定了一件物品是否是艺术品”(H.G.布洛克)。在没有明显...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