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9秒
所有结果168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水墨万能”的梦呓:评“都市水墨”
相关描述:  鲁虹说:“伴随着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历史性步伐,我们迎来了消费时代。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消费已经成了一个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方式,而当今的文化体系就建立于其上。人们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上它有力地控制着我们的整个生活。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观,也演变成了有力与有影...
实验水墨:被市场忽略的潜力股
相关描述: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鲁虹的当代艺术史写作
相关描述:  作者声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及其问题—访鲁虹》,已经发表在各个专业杂志和专业网上,我们一看标题就知道,是让鲁虹专门来谈当代艺术史写作,当时我针对这篇谈话所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反对意见后,鲁虹说我写作不严谨,理由是我不看他的《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就批评他的当代艺术史写作方法论,我的回答...
民族主义以及文化出路
相关描述:  “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这个说法在中国流行到俗套的地步,从小民百姓到专家大师都无不朗朗上口。它不止一般意义的狭隘,简直愚蠢到疯狂的地步,其误导性给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后患,无论官方意志还是学术倾向都出现这一错误导向,致使当代中国主流文艺走入民族主义的狭隘误区,以为民族特色便是征...
墨海中立定精神
相关描述:  虽然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不断被人讨论和书写,但是当代艺术史的写作真正形成风气,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我看到的几本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中,基本上还是以油画为主要的叙述主线,而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历史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整理和表述。在这种情况下收集并梳理90年代以来的中国水墨艺术发展的...
实验水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一大遗憾
相关描述:
实验水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一大遗憾
相关描述:  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实验水墨      实验水墨是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多极化而逐渐成熟并成为中国与经济发展相应的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更是中国水墨自在、自为、自律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它受到过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
水墨画的现代性走向
相关描述:  经过一百多年的争论和试验,水墨画的命运似乎很清晰了,这从它的走向就能看到结果,那就是随着中国整体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墨画,确实有着强大的生命活力。在进入21世纪后,水墨画以更加快速的节奏发生变化,这也说明水墨画的语言是在发展变化着的,是有可塑性的,它适合中国艺术家得心应手地描绘变化着的...
“2007水墨边缘”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意中心开幕
相关描述:  2007年3月24日,有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水墨缘国画工作室主办的《2007水墨边缘》作品展今天在上海莫干山路50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创意中心开幕。参展艺术家有(按年龄排列)张桂铭、王劼音、丁荣魁、陈谷长、杨正新、凌启宁、罗步臻、张培础、奚阿兴、邱瑞敏、陈可爱、韩硕、...
刘庆和水墨创造的几个关键词
相关描述:  90年代,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刘庆和的水墨话语及其文化指向》。当时的庆和老师在美院的中国画系和人物画领域尚属于新潮和前卫,其原因在于他用工写结合的方式积极的介入对于当代生活的描绘以及当下情绪的把握。这些作品即脱离传统中国画造型系统,又有异于所谓新中国画的意识形态性。对于我和当时的大...
中国实验水墨绘画的非凡起点
相关描述:
后记
相关描述:  2006年9月4日帮助学生徐香林策划的“渡——当代水墨方式”艺术展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该展览的主持人之一的批评家殷双喜来天津参加开幕式。中午一起就餐时我们从水墨说到实验水墨,又说到我,双喜说:十几年你一直为实验水墨及实验水墨的群体辛勤地工作默默地付出,策划了许多有意义的艺术活...
张羽与实验水墨的崛起
相关描述:  实验水墨作为当代中国绘画中活跃的一支,直接起源似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直正发端,却在60年代初台湾刘国松的水墨实验。那时候,刘国松就开始反对笔墨中心论,并从材料、工具、观念等多种角度对“中国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他的“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及通过实验得出的全新的...
实验水墨的典范路向——“指印”之灵在
相关描述:  当代实验水墨的创作中,张羽、李华生、刘子建三位艺术家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极限书写的特征。李华生在很容易浸染的麻布上画横线、竖线,交织形成窗格似的艺术图式。在这个人心烦躁、急功近利的时代,它表达着艺术对高贵静穆的古典审美理想的向往与持守;刘子建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墨作品,以十字架的原初图式...
“方言”的转换
相关描述:  横滨国际电影节,是一个看似与水墨无关的话题。但2004年11月在横滨BarkART1929马车道举办的新媒体艺术展中,它却因为张羽的《指印》与水墨发生了关联。电影节的开幕式上,三幅尺寸巨大的红色“指印”与VIDIO荧屏上指印的呈现过程结合,将影像与水墨组合成为一种多种方式的综合体验。并...
指尖上的宇宙——评张羽的《指印》系列
相关描述:  转变的历程   张羽是中国大陆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他的《灵光》系列创立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动上的组织者。与众多实验艺术家一样,他的风格原本也是从写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象征、表现和意象的阶段后,最终进入了抽象语境。   在199...
身体力行
相关描述:  继《灵光》系列之后,艺术家张羽近年来开始重新创作《指印》系列。这个系列作品的雏形事实上早于《灵光》,而且同样也是《灵光》系列的来源之一,然而,在出现这个初步形象之后,张羽的创作转向了《灵光》,《指印》也因此暂时停止。近几年,张羽重新回到了这个母题,并完成了大量的创作。在整个创作过程,张...
指尖上的宇宙——评张羽的《指印》系列摘要
相关描述:  转变的历程   张羽是中国大陆实验水墨的重要代表人物,自1990年代初期他的《灵光》系列创立以来,他就一直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创者、理论上的建设者和活动上的组织者。与众多实验艺术家一样,他的风格原本也是从写实一路走来,在经历了象征、表现和意象的阶段后,最终进入了抽象语境。   《灵光》...
夹缝中的实验:张羽的实验水墨
相关描述:  张羽是1990年代实验水墨的核心人物和主要创导者之一。关于水墨似是而非的形式实践和概念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但张羽始终是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实践者。他的实践像使传统在语言内部真正完成向当代的过渡,并且在理论意义上真正开辟出一种语言可能性。   在某种意义上,张羽的水墨实验可以称作一种夹缝中...
舍“形”而得“体”之路
相关描述:  听说张羽也开始搞起了“极多”。难道这个多年来现代水墨的力倡者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初衷去投身另一种时尚?看着他的《指印》作品我在寻找答案。然而,《指印》系列却始于1991年。而放置了十年后张羽又重新开始他的《指印》创作。我现在所读到的《指印》作品更多的是他2002年后创作的。   宣纸上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