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55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略考孟州民间流散《淳化阁帖》帖石
相关描述: 薛本《淳化阁帖》 薛所蕴题跋原石   《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书法丛帖。北宋淳化年间,宋太宗收集了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法书墨迹,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册。《淳化阁帖》历代都有翻刻,但宋代《淳化阁帖》原石早已佚失,后世翻刻的《淳化阁帖》刻石也不过三四种。2...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展出元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复活
相关描述: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国宝级藏品悉数亮相;8月1日起团体预约,9月9日面向个人开放。   由国家图书馆加挂牌子成立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宣布开馆(试运行),该馆是我国首家典籍博物馆,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图书典籍阅览形式。据悉,国家典籍博物馆8月1日起接受团体预约参观,9月9日正式开馆并...
泓盛2014文献邮币杂项春拍现南宋内府宫装高宗御制手拓本
相关描述:  泓盛2014春季文献邮币杂项拍卖会   中国纸币/铜镜/古铜珍玩/茶道具/邮品/纸杂文献/古币/金银锭/机制币/新中国金银币   预展:2014年7月16日至拍前一日   拍卖:2014年7月18-21日   预展及拍卖地点:上海建国宾馆4楼(上海市漕溪北路439号)   碑...
冷峭俊美风姿飘逸——吴湖帆书法艺术分析
相关描述: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斋名梅景书屋。江苏苏州人,吴大澂孙。现代书画大师,书画鉴定家、收藏家。自幼受家庭熏陶,长于中国画、书法及书画鉴定、诗词等。擅山水,融合南北宗法,独树一帜,熔水墨晕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烟云弥漫,霞岫...
吴湖帆:是大画家也是大藏家
相关描述:  吴湖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位重要画家,当时有将他与张大千并称“北张南吴”之说。吴湖帆还是一个眼光独到的鉴赏家,曾经收藏了《剩山图》等国宝。   是张大千佩服的画家之首   吴湖帆生于晚清,他的祖父吴大澂曾任晚清湖南巡抚,精于鉴赏,书法造诣颇深。   ...
纸上墨痕 吴湖帆绘竹
相关描述:     抗战胜利后,我从昆明取道重庆回到上海《文汇报》参与复刊,适与表亲范烟桥老兄共事,朝夕相对,承其推爱,持纪念册请吴湖帆先生品题。   吴湖帆,与桥兄为苏州中学同窗,且均为甲午同庚会成员,交谊自非一般。他欣然命笔,绘竹一幅,聊聊数笔,片刻即就,题曰:《绿玉》(见图),寓意良深。 ...
吴湖帆:梅景书屋 神仙眷侣情谊深
相关描述:  吴湖帆不仅是家族宠儿,更是上天的宠儿。   22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吴公子迎娶簪缨世族的千金潘静淑为妻。富足的吴家和显贵的潘家是世交。静淑的曾祖父潘世恩是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是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敌东南。   静淑姑娘虽然娇艳不若桃李,但清秀端庄、...
吴湖帆收藏《剩山图》的往事
相关描述:   皋庑吴氏与书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吴湖帆在祖父吴大瀓影响下,幼年时期便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还从祖父那里继承了一大批重要的藏品。在此基础上,他本人又将书画、收藏等推向时代的高潮。“纵观曾祖父的整个文化艺术生命,他以习古、藏古、敬古为宗旨。凡是...
个人趣味
相关描述: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书法经典,如同南极洲的冰山一样,并不是亿万年不变地留守在那里。它由各种破碎的、大小不一的冰块,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机缘、不同的方式集结在一起。在没有经过我们同意的情况下,一下奔突到我们面前。   在米芾那个时代,要看到王羲之的真迹已不容易,所以,米芾于舟中得见友人所藏...
“清劲典雅 精美超绝”启功行书作品赏析之二
相关描述:  启功先生精通书法理论,撰写了不少书法理论著作,他以自己数十年的书法实践,写出了《论书绝句百首》,其内容之广泛,理论之深邃,令人惊叹不已。他对书法艺术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对历史上各时代及历代著名书家的体势风格,辨别书体源流和变迁的原因等方面,论述非常精辟,深受当代...
王拯与国宝《大观帖》的“墨缘奇遇”
相关描述:  近二十年来,举国上下“收藏热”是空前地热起来了,而且一直持续不断,不仅民间,即使是博物馆等官方单位的购藏也时有报道,其中稀世之宝宋拓本《大观帖》的动静就曾多次见于大报要端。而在百多年前,柳州人王拯(1815~1874年)就与这部名帖有过这样一段“墨缘奇遇”。   宋拓《大观帖》  ...
《郙阁颂》的瑕瑜观 良莠互见的金石治学态度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藏明拓《郙阁颂》原刻(裱册)   对《郙阁颂》的关注、研究,自两宋起即领先于其他汉两颂。早在南宋绍定三年(1230),《郙阁颂》所在地沔州(陕西略阳)知州田克仁,即以得自江苏镇江《郙阁颂》旧拓本,重新勒诸略阳城南灵岩寺崖间以祈传之后世。明万历后期略阳知县申如埙又有“重刻”举...
王世贞藏赵孟行书《二赞二诗》研究 (下)
相关描述:  二 王世贞对《二赞二诗》的品鉴   对赵孟俯《二赞二诗》的笔法,历代鉴赏家们有不同的分析:   王世贞在题跋时论述:『此卷赵吴兴行书二赞二图诗及跋尾凡二百三十二字,李北海法十四,米襄阳法十六,而妙际时以大令发之。天真纵逸中极自紧密,波磔遒丽外不废拙古。』⑦   孙矿在《〈书画跋〉...
清末孔氏岳雪楼号称藏书33万卷 家道中落藏书尽佚
相关描述:  清末广州藏书家有“南孔北方”之说,北方指方功惠的碧琳琅馆,南孔则指孔广陶的“三十三万卷楼”。三十三万卷楼又称岳雪楼,建于南海南庄罗格,即今天广州市北京路太平沙一带。可惜现在楼已不存,而雪岳楼旧藏有不少归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令人稍感欣慰。孔广陶之子孔昭鋆另建有南园别业,又称烟浒楼,也是...
文人销夏:四大销夏录的前世今生
相关描述:  在书画著录史上,先后有四部以“销夏录”或“消夏录”(消与销通假)名世的著录专著:孙承泽(1592-1676)《庚子销夏记》八卷、高士奇(1645-1704)《江村销夏录》三卷、吴荣光(1773-1843)《辛丑消夏记》五卷、端方(1861-1911)《壬寅消夏录》四十卷,被后人称为“四...
翁志飞:读帖与临摹
相关描述:   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读帖和临摹,通过读帖和临摹,了解和体会古人用笔用墨的技巧,体会古人结字的个性特征以及对行气、章法的处理,以形取神,体悟古人由技法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引发出自我的真性情,施之于创作,成就有个性有新意之作品。书法的学习不外乎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第一步极...
孙邦瑞上款吴湖帆精品成扇亮相2014西泠春拍
相关描述:
孙邦瑞上款吴湖帆精品成扇亮相2014西泠春拍
相关描述:     2014西泠春拍 吴湖帆 云壑奔泉图 书法设色纸本 成扇1939年作   估价:100-200万元   20世纪30、40年代,吴湖帆以其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笔下功夫,成为海上画坛的一代宗主。他和妻子潘静淑的“梅景书屋”则为江浙一带影响最大的艺术沙龙,几乎当时著名的书画、词...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清宫内府所藏典籍书画
相关描述:  “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其中,《石渠宝笈》最受关注,因近年来在拍场上众多高价拍品收录在该部文献中,而重获生机。   “天禄琳琅”是清宫内府藏书的专称,多为宋、元、明善本的精华,可以说部部是缥缃精品、琅嬛秘笈。《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
乾隆视为珍宝的兰亭诗序首亮相
相关描述: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清宫旧藏书画200余件,溯其来源主要为末代皇帝溥仪自清宫移运而出,伪满政权解体后散佚东北,后通过拨交、购买、捐献等渠道转归入馆。   这些藏品绝大多数为《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著录,此次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联展展出其中的12件,其中被乾隆...

每日最新